生活不要太“甜蜜”

 

求证...



点击求证 关注原创
吉报出品•求证
jlrbqiuzheng


 生活不要太“甜蜜”by 编辑小董

概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慢性常见病,已经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再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疾病。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肥胖……人们都能列举很多致病的原因,也都一知半解地知道些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但是传言中的“偏方”究竟能不能有效?水果能不能吃?胰岛素该如何使用?

本期《求证》邀请我省内分泌领域医疗专家为您一一解答那些关于糖尿病的传言,拨开迷雾,澄清谣言。

本期嘉宾


孙亚东:吉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二级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吉林省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朴春丽: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内容提要·


  • 真的告别水果了吗?
  • 主食到底该咋吃?
  • 偏爱 “粗糙” 远离“细致”
  • 只吃白肉不吃红肉
  • 无糖食品真没糖吗?
  • 胰岛素咋打?
  • 降糖药咋吃?
  • 蜂胶能治糖尿病?
·↓↓↓正文↓↓↓·
01

真的告别水果了吗?

【误区】糖尿病患者不敢吃水果,认为得了这病就不能吃水果了。还有的患者认为,水果可以吃,只要是酸的水果,不甜的就可以随便吃。

【求证】孙亚东:这是错误的,糖尿病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经过专科医生同意,可以摄入一定量水果,但所有糖尿病患者都要注意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影响血糖变化的主要是蔗糖和葡萄糖,水果中的果糖对血糖的影响远不如前两种糖。此外,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患者是有益的。

朴春丽:水果还能平衡人体的酸碱度,有人吃肉比较多容易尿酸高,然而,吃水果后就会一定程度上碱化血液,有利于尿酸的排出。此外,水果还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还有很多不能尽数的益处。

吃水果重要的是量的控制。血糖情控制良好时,如苹果、梨、橙子等每日不超过半斤,可分在两餐之间吃,也可以在运动前吃,既能帮助肌肉更好工作,也能在运动中消除果糖摄入的影响,一举多得。而水果的品种,建议热带水果少吃,对于血糖控制稳定的患者,完全可以食用含糖量低的水果,水果的含糖量不应该根据口感酸甜度来判断。像柚子、橙子、橘子、猕猴桃、李子、杏、葡萄、苹果、梨、桃等水果每日可以摄入200克,香蕉、荔枝等含糖量高的水果要少摄入。
02

主食到底该咋吃?

 
【误区】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少吃甚至不吃主食,认为吃主食血糖就会升高。

【求证】孙亚东:饮食治疗糖尿病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很多糖尿病患者可能一开始都很遵守原则,但是慢慢地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包括:坚持正确的进餐顺序,“先菜后饭,血糖减半;先饭后菜,血糖翻番”,应该按照蔬菜-主食-肉类-汤的顺序进餐,即先吃粗纤维的蔬菜,以增加饱腹感,随后进食主食,主食应少稀多干,多吃含膳食纤维食物,如小米、窝头等,肉类方面应尽量少摄入高油脂食物,汤要最后喝。

此外进餐时宜细嚼慢咽,唾液中的消化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有实验证明,人在进食5分钟后,食欲才会下降。所以从降低食欲的角度来讲,细嚼慢咽可避免食物摄入过多。

朴春丽:不吃主食,能量不足,也会导致患者精神焦虑、情绪波动,甚至睡眠不良、多思多虑。有些患者晚上不敢吃东西,夜里睡不好、翻来覆去。这些患者可以尝试睡前吃点东西,补充身体的能量。

那么,主食吃多少合适呢?要根据体重指数,肥胖程度来定,标准体重的糖友,每天维持5-6两主食。并不是主张过量地吃,但是必须要按量吃够。一般不做太重活儿的女性,也可以考虑每天5两主食;男性可以考虑6-7两。这样分配到三餐的话,每餐大概为1.5-2两(以上均为生重)。

此外,关于餐后血糖需要辩证地看待。有些年龄在65岁以上,患糖尿病接近十年或十年以上的人,重点观察餐前及餐后血糖。因为老年人餐后胰岛素分泌不足,如果应用药物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到9mmol/L以下,甚至8mmol/L以下后,下顿饭的餐前血糖会较低,有时身体会难以承受。因此,这样可能就不会受益于餐后血糖的降低,反而受害于不适当降低的餐前血糖。总之要维持一天血糖的稳定波动。
03

偏爱 “粗糙” 远离“细致”?

【误区】吃细粮血糖会升高,所以有的患者完全用玉米面、玉米碴、荞面、莜麦面当做主食。

【求证】孙亚东:这种做法也不恰当。虽然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一定延缓餐后血糖升高、降脂、通便的功效,但如果烹饪方法不当,也可能使血糖升高。比如玉米面熬玉米糊,或者用玉米碴做碴子粥,食用后会使血糖明显升高,也就是说,即使是粗粮,如果蒸煮时间过长,食用后也会有明显升糖效果。另外,进食粗粮过多,易造成早饱、腹胀、消化不良、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说,只吃粗粮不吃细粮的做法不正确。

不管粗粮、细粮都要注意烹饪方法,如果方法不当,都可能引起血糖升高。正确的烹饪方法是尽量减少粮食的蒸煮时间,多做干粮,少食稀食,因为各类食物做得越稀、越烂,消化吸收得越快、越充分,血糖也就升的越高。

朴春丽:糖尿病患者“吃粮”科学原则是:考虑粗细搭配,如一份粗粮搭配两至三份细粮,可在一顿饭中按这个比例吃,也可三顿饭中一顿粗粮一顿细粮交替吃;粗细搭配时要考虑患者体质,体质较差、身形瘦弱的,少吃粗粮,肥胖、身形健壮的,可稍微增加粗粮比例。

04

只吃白肉不吃红肉?

【误区】一些糖尿病患者认为,白肉可以吃,红肉绝对不能碰。

【求证】孙亚东:这种说法也不科学。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白肉、红肉都可以吃,但都要适量,要根据个体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确定每日食用量。 在有些国外的营养与疾病研究中,可以见到推荐多吃白肉少吃红肉的说法,但并没有绝对到只吃白肉不吃红肉,或只吃牛羊肉不吃猪肉的程度。理论上讲,红肉里的胆固醇含量较高,然而,胆固醇并非一无是处。人体的细胞也需要胆固醇来维系、更新。人体的一些激素,比如性激素就是以胆固醇为原料的。

朴春丽:营养的精要在于平衡和全面,而非绝对地吃和不吃。平衡、全面的意思是指所有的营养素都要包括,不能有这个没那个。

但对某些营养素,可以采取少而精的策略,而非完全不吃。
05

无糖食品真没糖吗?

【误区】 很多人认为无糖食品就是不含糖,完全是为糖尿病患者量身定做的食物。

【求证】孙亚东:无糖食品也只是在原有食物的结构基础上不人为添加蔗糖和葡萄糖,但这些食物本身也含有升糖物质,如其中的淀粉,进食后可以转化成葡萄糖,同样可以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无糖食品也并不是可以随意、不控制量地进食。

要想享用无糖食品,尽量在两餐之间、血糖偏低的时候少量食用;如果想在正餐时食用无糖食品,一定要适当减少正餐的食用量,从而保证进食的正餐和无糖食品的热量总量不会超标。

朴春丽:市场上很多食品包装上醒目地标着“不添加蔗糖”,但事实上,厂家可能添加其他“糖”,如在食品中添加由果糖和葡萄糖加工而成的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麦芽糖浆、麦芽糖等,让人长胖的几率和蔗糖相当,升高血糖的能力可能更高。所以,糖尿病患者购买此类商品时,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如果看到其中有果葡糖浆、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糊精等词,就不要期待它的“无糖”功效。
06

胰岛素咋打?

降糖药咋吃?

【误区】口服药对肝肾有损,应尽早打胰岛素。

【求证】孙亚东:有些患者来就医,所用胰岛素量很大,但血糖却波动很大,同时人精神也不好。这种情况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必要时选取合适的口服药物配伍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要达到对体重、血压、血脂、血糖控制适当。

朴春丽:是否需要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的使用剂量等问题,还是需要找专科医生进行详细检查后决定。

用药与不用药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要从几个角度去考虑。首先,从长远考虑,用药可以很快控制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次,用药的不适应期一般不会很长,往往一个月左右就会适应了。另外,代谢病的治疗是一种抗衰老的治疗,不是去除疾病,而是控制疾病。而控制疾病的概念就是调整、保健。所以,不要认为所吃的药是治疗疾病的,它是控制疾病的,将疾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保健概念。
07

蜂胶能治糖尿病?

【误区】有的患者认为吃上蜂胶就没事了,不会有并发症。

【求证】朴春丽:保健品不能有效治疗,更不能治愈糖尿病。蜂胶、鱼油等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保健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能调节人体的机能,但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糖友”要想做好保健不要忽略中医药的“治未病”预防保健及治疗作用,尤其是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需要得到中医内分泌代谢科医生的指导。
·END·





集合权威专家,探究养生真相,

规避养生误区,引导健康生活。

往期精彩回顾:

你睡得还好吗

春来养生正当时

感冒宝典来了

怎么吃油才安全?

滚蛋吧,肿瘤君!

谁都不是“吃素”的酸酸碱碱说体质心梗急救那些事儿

掰开揉碎说酵素


    关注 求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