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拼音很艰难?试试让拼音笑起来吧!(附超实用教程)

 

拼音为什么这么难?...

作者 | 周周
来源 | 周周乐读(ID:zhouzhouyuedu)

拼音为什么这么难?



从9月开始,我有了双重身份,既是一个语文老师,也是一个新晋小学生的妈妈,看着自己孩子上学以来的种种,越发体会到了新晋小学生和他们父母的不容易。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我觉得应该有三难:识字、写字还有拼音,尤其是拼音。

我们学校的拼音学习比别的学校要晚了一些,所以我们的“拼音难”才刚刚开始,昨晚我们娘俩在完成录音作业的时候,冲突爆发了数次,五同学(我的儿子)也没少抹眼泪。我是既无奈又好笑,后来在朋友圈里得知,原来学拼音掉眼泪乃是“常态”。
夜里睡不着,不禁想搞明白这个“常态”是怎么来的?

在这之前,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么几个问题:

拼音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拼音?学到什么程度?孩子学拼音难在哪里?怎么让枯燥的拼音变得有趣?

一个一个来解决吧!

拼音是什么?为什么要学拼音?

我查了一下资料:“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并在中国人的帮助下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现用的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也就是说,拼音其实最初是外国人为了学习汉字而发明的“音标”我们完善并沿用了下来。那么如今对拼音的定位为何呢?《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它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也就是说,第一它的作用是“帮助识字”第二个作用是“帮助普通话正音”。

从多年的语文教学来看,拼音确实对孩子们的识字、阅读帮助极大,可以借助拼音识记更多在有限的课堂上学不到的字,读更多的书。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方言各异,还有的孩子受家庭的影响发音不清晰,拼音可以帮助孩子们明确汉字普通话的正确发音。再者,拼音查字法是孩子们掌握的第一种也是最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

综上所述,学习拼音对当今孩子而言,还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就学起来吧!

学到什么程度?

再翻课标,里面这样表述:“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那这里的要求就是五个层次:

一、能读准。二、能拼读。三、能正确书写。四、能熟记。五、能借助识字。
只有明确了标准,辅导才能更有指向性,不能因为困难而降低标准,也不能人为拔高要求,增加难度。也就是说,拼音,孩子们会认,会用,会写,能帮助识字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分析音节的构成、默写音节、给汉字注音等。

可即使这样,孩子学习拼音的起始阶段还是很难的。

难在哪里呢?

通过观察五同学,同时在班里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1、字母没有任何意义,不好识记,尤其是有的字母长得太像,分不清或不认识。

2、字母数量太大,尤其是分为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三类,分类复杂,识记困难。

3、有些字母发音比较难,发不准确。

4、拼读困难,拼不出来或者拼不准。

5、拼读规则复杂,记不清,尤其是遇到ü的时候,还有三拼音节以及整体认读音节。

6、声调运用不熟练,分不清。

把这些问题分分类:第一大难:识记。(包含认识、读准和区分)第二大难:拼读。(包含拼读和规则)第三大难:声调。五同学昨天的数次崩溃就是因为第一大难。例如“bpmf”好容易认识了,新加入了“dtnl”,一下子就凌乱了。“bd””“ft”还长得特别像,再加上前面的“a o e I u ü”加上四声,有各种排列组合,孩子发蒙、畏难很正常,这也就是眼泪“常态”的由来了。

事实上,和孩子换位思考,汉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又有一个庞大的语言环境,而拼音作为生造的“音标”,没有任何意义,只能靠死记硬背,对孩子来说确实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理解,更要等待。最重要的,还要帮助他们。



怎么笑起来?



上面解决的是理论问题,从知识的角度着重研究了“学拼音掉眼泪”这一“常态”的来历,那么下面要解决的就是实践问题了,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思考,怎么让一个学拼音难的孩子笑起来呢?

我觉得应该有这样四个关键字:慢、勤、激、趣。“慢”是一种态度,“勤”是一种节奏,“激”是一种手段,“趣”是一种情境,加上恰当的方法,孩子一定不会那么痛苦的。

一、“慢”——放慢脚步,稳定军心

孩子接触拼音的初始阶段是最难的,因为拼音符号没有意义、没有环境、完全陌生,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放慢脚步,不要强求准确、速度,一步到位,对孩子来说,学了就会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所认为的“简单”,是使用了十几二十年的结果。

举个例子:

第一课的aoe看似很简单,孩子张口就来,但是加上了声调符号,对孩子来说,这3个符号就变成了“符号加符号”, 看似3个字母,却是12个组合。

第二课“iuü”加进来,就是24个符号组合,还有声母“y、w”,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整体认读还可以再加声调……所以看似孩子只学了几个字母,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几十个符号的叠加,因此在这个阶段,不仅老师要慢,家长更要慢。

作为家长,我们还要考虑到学校学习的现实问题,就是“教学进度”。一学期的时间有限,老师们为了兼顾整学期的学习内容不可能总在拼音上打转,所以一般留给拼音部分的教学时间都不会超过2个月,难免会“赶一些”。

但是作为家长,在家里的时间是自由的,更没有学期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拼音的学习和使用也不仅仅是一、两个月的任务;同时,每个孩子的语感、发音、生活环境、记忆方式、学习能力等都不一样,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就没有必要要求孩子“今日事,今日毕”,而是要求孩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就好。

从孩子的心理特征来看,一般年龄小的孩子,总是喜欢不厌其烦的阅读同一本书,这是因为这种重复性的语言让他更有安全感,学习拼音也是一样,我们不妨在起始阶段停留一下,在一份练习上多等一天,在拼音学习上,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也曾听过很多家反映孩子拼音学得不扎实,到了五六年级字母还分不清,不妨回想一下,是否在孩子学习拼音的阶段,对孩子的实际需要考虑不足,不曾给孩子缓冲的机会呢?学时轰轰烈烈,高度施压,学完就觉得孩子理所应当都会了,说放就放了呢?

所以,我们需要慢下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稳定的、包容的、支持的态度,让孩子学得更舒服、更宽松、更扎实。这一点,我尤其要反思!

二、“勤”——学而时习,勤读多练

昨天和五同学练习拼读的时候,我对他说:“拼音和汉字不一样,就是一个发音符号,不象形,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要想认识它们,就是靠多见面,见面多了就熟悉了,就会有一种本能。”所以尽管我们要慢下来,却不能停,要制造各种条件和机会让孩子和拼音字母多见面,多拼读,多使用。

当孩子遇到问题,用期待的眼光看着你的时候,可以告诉他“慢慢来,按照学习顺序(声调顺序)顺一顺,和它见面的次数多了就熟了。”甚至可以直接提示,或者范读,因为拼音是表音符号,拼读结果不是思考出来的,而是熟能生巧,练出来的。我们要相信孩子,只要静下心来一遍一遍复现,总会有进步的。
今天五同学再拼读的时候,常常说:“我蒙对了。”我就告诉他:“不是你蒙对了,而是你练得多了,形成了拼读的本能。”他很开心,就好像有了什么特异功能。

这就如同我们所说的“静待花开”之前,首先要“默默耕耘”。

三、“激”——物质、精神,双向激励

还记得五同学上学前,我给他的小伙伴们义务讲过一阵拼音课。小小的教室,只有一块黑板,没有多媒体,没有课本,只有我的几张拼音卡片和一支粉笔。但是孩子们学得特别投入,效果也很好,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两点:

一是关注孩子,每节课每个孩子都要张嘴,我会走到他们跟前,认真倾听,然后根据他们的每次发言进行评价,我常用“我没听清,你再读一次好吗?”“你真棒,一下子就读对了。”“你这次读得比上次好,再来一次好吗?”“你读得太标准了,你来当老师!”“你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大,了不起。”“我听出来了,你掌握了拼读的小窍门,所以每次都能拼对。”……

我发现孩子往往会为了这样专注的倾听更认真,为了这些鼓励更努力。我想,这些评价性的语言看似简单,但却像孩子们登山时的一个一个登山钉,帮助他们牢固信心,牵引他们继续学习。

二是每节课我都会发很多的小粘贴,下课后也都会有义务家长给孩子们兑换小礼物,例如10个换一个小玩具,8个换一个刮画板等等,孩子们得到的奖品越多,就越觉得自己很不错,连同拼音的难度都降低了。

其实,在越难的知识面前,就越需要信心和勇气,如果能帮助他们树立这些,我们为什么不多用些办法呢?

四、“趣”——创设情境,变枯燥为有趣

拼音字母对孩子而言已经够枯燥了,学习和巩固的过程就更需要我们花点心思,创设一些情境,用一些小方法:

   (一)讲故事

故事是最好的情境。我们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情境图给孩子编故事;还可以借助一些闯关读物中的情景,例如《拼音城奇遇记》这本书就很好,我给每届孩子都推荐,引领孩子们在寻找拼音字母,拯救拼音字母的过程中认识拼音家族的成员,学会拼读……
  (二) 做游戏,这应该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了。

“打扑克”:和孩子各拿一把拼音卡片,你出一个我读,我出一个你读。或者你拿声母我拿韵母,你出声母,我出韵母,咱们组合起来,能拼出什么?
“撕名牌”:一起用拼音写一些标签(标签上可以写一些小礼物的名字),贴在自己身上,撕下来并大声拼出名牌,拼对了就可以得到这个礼物。我们弱势一点,让孩子多撕一点,又何妨?

“编儿歌”:孩子们最擅长的就是形象记忆,按照拼音的样子和发音编一些小儿歌,或者找一些小儿歌和孩子一起读,一定可以事半功倍。这里也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是韩兴娥老师的《学拼音儿歌77首》里面给每个字母都编了有趣的儿歌,可以直接使用。
“换位置”:家长装得弱势一点,让孩子当小老师教教自己,给孩子一块黑板,几张卡片,请孩子给家长上一节拼音课,孩子讲的过程,也是巩固和复现的过程。

(三)动动手

“贴标签”:给家里的物品,桌子、冰箱、窗帘等等都贴上拼音标签,把自己的家也变成拼音王国。

“全家福”: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写上拼音卡,大家一起举着拍一张全家福传到朋友圈。让孩子感觉到全家都在陪伴他,支持他并且以此为荣。

“画画标注”:五同学昨天在拼音本上画了不少小人,开始我很想给他擦掉,后来没有舍得,而是和他一起给小人儿起了名字,用拼音写在了旁边。孩子们写不了大段的内容,但是给小人儿,小动物做点标注还是可以的。
“摆一摆”:家里做面食的时候,烤饼干的时候,做手工的时候,都可以用手中的材料摆一摆字母,如果能固定成形,或吃掉或珍藏,那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自制拼音卡”:不做板板正正的拼音卡片,而是换成各种图形,各种颜色,各种自己喜欢的主题,这样的拼音卡片,孩子是不是更喜欢用呢?
“拼音大转盘”:把声母韵母制作成拼音转盘,转一转、拼一拼,更加灵活,更加有趣。
其实,好办法还有很多,都可以为我们所用。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做家长的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千万不能摁着孩子读读读,拼拼拼,最后的结果也许会使孩子厌学,畏学,也许我们付出再多努力,孩子也不愿意再看拼音一眼了。

洋洋洒洒写了很多,重在自省和反思,让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且行且珍惜吧!
- END -
我是小木
每天一个宝妈贴心启示录
每天让自己前进一小步




不知道各位妈妈有没有发现格格屋的小秘密呢?

对了~就是点击鹏易哥哥图标进去那个。



以后每天鹏易哥哥都会在格格屋里放上一篇育儿小知识。

各位妈妈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困惑的。就留言告诉我们吧!
以下好物正在开团






还有更多爆款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每日一个睡前故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