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

 

十倍增强读书力的技法...



按:

近日小编整理书架,发现了去年买的一部了不起的长篇,买时只读了一页,于是今年年初下定决心 “今年要读读第二页” 。如今一年就快过去,小编真的只读到……第二页。

并非那部小说不好看,相反,小说极有意思,小编非常喜欢。但为什么,我没有继续阅读呢?

在审视自己的生活和阅读习惯时,又读到斋藤孝的《深阅读》,这本书可当做是一位长辈对年轻一辈无力的苦劝,最后讲到 “十倍增强读书力的技法”,小编觉得也许会对我们有点帮助。

全文共 6720 字,阅读大约需要 15 分钟
十倍增强读书力的技法
[日]斋藤孝


光用眼睛看字不叫读书。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提升阅读品质。下面介绍若干方法。
通过“转换阅读’’,将内容融入自身

一种方法是“转换阅读”。不只是读书,世界上的所有现象若用“y=f(x)”这一函数式来解读,都会很有趣。其中y是创意,x是素材。根据函数“f”,将对应现象代入“x”,即可得出“y”。

世界上的伟人、贤人和作家,或许都有各自的“f"。爱因斯坦观察世界用的是“爱因斯坦转换”,梵·高用的则是“梵·高转换”。这是人的思考轴心,简单地说,就是“世界”。

在阅读其作品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世界上还存在这样的想法”。也就是与伟人、贤人共享视角。这样一来,就能大概预测该作者下次会使用怎样的转换。而为了确认这一点,就会想读该作者的其他作品。又或者,还可以通过阅读主题相同但巨者不同的书,使“f”的不同得以凸显。像这样享受“f”的乐趣,是读书的妙义之一。

随着理解的深入,即使脱离书本,针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现象,也能明白该以怎样的视角去看待。也就是说,能以复眼的角度捕捉事物现象。可以说,这也是很了不起的知性做法。

再比如,通过阅读大量书籍,还能确立自己的“f”。正统模式是“融入经验的阅读”,也就是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联结起来——“说起来,确实遇到过这种事”“以前确实这样想过”。这种感觉与其说是获得书中的知识,不如说是将其融人自己的身份。

例如,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的涩泽荣一,就将《论语》彻底融人了自身的经营哲学中。他对某些话的解读已经超出了孔子的本意,但他还是强行这么做了,并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作为生意的指导方针。著名的《论语和算盘》便是这一形式的总结之作。

阅读该书,就能体会到其解释的自由程度。大家在读书时不妨效仿这种方法,将书中内容自由地融人自身。若能花些心思,将深有共鸣的语句或忍俊不禁的部分,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就能使书成为独属于你自己的“范本”。养成这种习惯,会让读书变得更有趣味。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阅览地址:专题文献阅览室(不外借)
(识别下方二维码查看详细书目)
寻找自己的“f”

要想进一步巩固这个习惯,输出是最好的办法。想向别人说明某本书的内容时,只讲述梗概大意是很无趣的,应该添加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时只要存在稳定的轴心,就能形成自己的“f”。

至于具体方法,可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对象改变输出。譬如你是小学教师,想教学生“E=mc2”。暂且不论你自身的理解程度,倘若一律按教科书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一般是理解不了的,需要你根据各个对象分别下一番工夫,而这正是你作为老师的能力的体现。另外,思考的过程也会加深你自身的理解。

还有一类是面向非特定的多个对象自由发挥。例如,我会让学生针对自己读过的书做一分钟报告。当然,单纯陈述概要是不合格的,合格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引用原文,而且在讲述时,要将选择该部分的理由和自己的有趣经历结合起来。

学生起初有些困惑,但尝试后就明白了。这既是对自己记忆追溯之旅,也是当众发表观点的好机会,所以这样的经历很有趣的,能让学生发现读书本身的乐趣。

另外,我还曾指导学生制作带有引用文和读后感的“书单”。按照同样的要领,以写代说,但条件是向其他学生公开。大家互相借鉴,把自认为有趣的书加入书单,就能通过协同效应拓宽阅读领域,而且质、量均能得到提高。以书为媒介,交流也会变得丰富。这才是大学生应有的姿态。

当然,这种尝试也可在大学以外的场合开展。如今不管有没有名气,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书评或读后感。在写作过程中,自然会想到应该着眼于原书的哪部分,这时就要求具备截取段落、改变排版、合并粘贴等编辑能力。这种操作正是自己的“f”的体现。可以说,文章是否可信,取决于归纳得够不够简洁、合理。

如果文章的读者增多,反馈良好,那么你在开心之余,更会愿意继续写下去。为此,就必须读更多的书,继续打磨自己的视角和经验。如此一来,阅读就会更加深入。这是网络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环境允许的人,不妨逐渐开始尝试。

只要这样的人变多,结果就会像前面所说的“书单”一样,大家互相刺激,使书单的册数增多,就能在线上共享“图书馆”。即便是同一本书,评价要点也会因人而异,所以几个人互相评论也是很有趣的。以一本书为媒介,激起万丈波澜。

这样一来,“图书馆”里的书也会逐渐分出级别。有很多人评论的书,基本上肯定是好书。只要这样的书多介绍几本,主页就能变成罕见的“好书共享网站”。这种方式不限午龄,不同辈分的人都能参加,而且人数也多,所以或许还要胜过大学生的“书单”。

尽管读书这一基本行为没有改变,但这仍可说是一种新的读书文化形态。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长图2016年推荐书单)


通过“师事’’阅读,沉浸在“宗师”的世界里

还有一种较为正统的读书方法,可用造词称为“师事阅读”。所谓“师事”,指的是尊某人为“师”,随之学习。与其说是为了获得知识和信息,不如说是因为尊敬其思想和人格,才持续阅读其著作。因此,也可以叫“尊敬阅读”。

我们通常称夏目漱石为“漱石”,称太宰治为“太宰”,称三岛由纪夫为“三岛”,这些都是简称。暂且不论是否喜欢,至少不会加上“老师”之类的敬称,当今作家几乎也一样。这是很正常的接触方式。

但就在前几天,我选用某本漫画作为大学讨论课的教材时,一个学生将那位漫画家称为“某某老师”。若是手冢治虫那样的泰斗也罢了,可那个画手不过是正当红的年轻漫画家而已。虽说读者很多,但称其为“老师”的人还是很少的。

总之,那个学生对该漫画家无比尊敬。与一般的读者截然不同,他深深地沉浸在其创造的世界里。将这样的热情投入到漫画以外的其他书里,是“师事”阅读的关键。

尊敬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人。无论那个人说什么,都暂且接受下来,这样的姿态是正合适的。而且,应该阅读的书并不一定仅限于该对象的作品。曾经对其影响很深的书,或是其推荐的书,也值得一读。即使是超出自己的兴趣范围、绝不会选择的书,也包含在内。这样的挑战会使思维变得灵活。

此外,若是体会不到其中的好处,就意味着自己的读书能力还不够,而非书不好。能够变得谦虚,不以自我为中心,也是“师事”阅读的一大优点。

不过,没必要始终追逐同一个人的脚步。若将一个人过度神化,反而存在迷失自我的危险。应该每过一段时间就寻找另一个人,也就是尝试“自立”。

由于不是现实中的师徒关系,故而不会发生摩擦。又或者,也可以同时尊敬多个对象。在书的世界里,同时拥有多位“师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增强亲近感的“吐槽阅读”

跟“师事阅读”正相反,这种方法是以吐槽为前提的。对书中的信息逐一唱反调,例如“根本不是这样的”“这话可说大了”“怎么可能呢”,这就是“吐槽阅读”。

于我而言,这是比较标准的阅读方式,但这样的阅读,并非毫不掩饰地坦露敌意或表示憎恶。就像相声的捧哏和逗哏一样,在爱着对方(书)、理解对方的同时,敏锐地严加追问。此时需要具备向脑中注入异物般的违和感、不放过任何一个包袱的紧张感以及决定如何发言的瞬发力。也就是说,情绪要时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感情用事”的状态下阅读,大脑除了记住书中的内容,还会记住当时的情绪,所以有助于巩固记忆。也就是说,吸收率会得到提高。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使用这种阅读方法的人竟然很少,都在平静的心态下阅读。在我看来,这是极大的浪费。
骂观众
借阅地址:社科文献借阅室


瞬间偶遇也不错过的“一生一遇阅读”

如果偶尔遇见的某人表示某本书“很有趣”,或者偶尔看到电视节目在介绍好书,请将其视为“一种缘分”,记在心里,把书找来阅读吧。这就是“一生一遇阅读”,很多时候它都能带来值得回味的邂逅。

无论是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书与人的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相遇很重要”。结婚前的男女倘若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会意外地发现很多偶然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与书的相遇,相信缘分也没坏处。在一辈子的时间里,让人有“遇见你真好”之感的书变多,就能带给人丰富而幸福的人生。而且人与人的相遇,有时会彼此造成伤害,而书就不会。就算遇到无聊的书,最多也只会觉得“浪费时间了”,伤口不会扩大。既然如此,最好还是不要错过与好书相遇的好机会。

在这种时候,最好不要走马观花地一掠而过,应该画线标出重要语句,写下各种注释,将内容铭记于心。这样的书会被视作自己的财产,永远放在书架上,而不会卖给旧书店。

等这些书达到100册、200册乃至1000册,也就是经历过一千次缘分的相遇时,你肯定会觉得“不读书的人生是难以想象的”。

“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是“百药之长”

有种方法叫“安定剂阅读”,目的是使自己的精神稳定。简单来讲,就是把已经知道的事情重新确认一遍的读书。例如占卜书,以及面向大众简单介绍心理学的书,都属于这一类。总而言之,这样的阅读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果然如此”,从而接受书中的观点。

譬如小说,选择有熟悉角色出场的系列作品,或是被评为“催人泪下”的作品,就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安定。以电视剧而言,类似于持续收看《水户黄门》。正因为已经知道德川光圀到最后总会拿出大印,解决所有问题,所以看到那一幕,就能获得精神上的安定。

与此相对的是“兴奋剂阅读”,指的是阅读像前文提到的《禁闭岛》那样的书,进入异常的世界,体验震惊、兴奋等刺激情绪。讲述“弑父”故事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便是一例。我们都无法摆脱“想看恐怖事物”的情绪。

不仅限于小说,伟人们的传记或自传等作品,也会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兴奋。例如,阅读梵高的一生和他写下的书信,就会震惊于其人生的与众不同。再比如,接触冈本太郎、爱因斯坦、本田宗一郎等人的生涯,就会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从而实现自我鼓舞。

“安定剂阅读”“兴奋剂阅读”并无好坏之分。建议根据自己的状况,在不同时间适度地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最好事先准备几本分别适合两种方法的书。这是“特效药”,其效果应该胜过任何药剂。

“标签阅读”的“品牌目标”

每个出版社都有各自的“标签”,比如××文库、××新书。“新潮文库”“岩波新书”“讲谈社学术文库”就是其中的代表。把每个标签下的作品通读一遍,也是很有趣的,尽管少有人这样做。这就是“标签阅读”。

以前,我有段时间就专门阅读“岩波新书”和“中公新书”。后者在历史关系方面的书很翔实,有诸多知名历史学家所写的好书。通过《咖啡转,世界史也转》(臼井隆一郎著)一书,我在咖啡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深化;通过《马铃薯的世界史》(伊藤章治著)一书,我了解了马铃薯与人类之间的深远关系。

再比如“新潮CrestBooks",有大量的外国小说;“早川文库NF”则戏剧性地描绘出一个科学的世界,例如前文提到的《E=mc2》《无处不在的历史科学……或者为什么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简单》(Ubiquity:The Science of History…or Why the Wolrd Is Simpler Than WeThink,马克·布坎南著)。

还有讲谈社的“Bluebacks",是科学入门书的代表标签之一。“岩波文库”乍一看似乎散发着难以亲近的气息,但其实汇集了众多难得一见的好书。“讲谈社学术文库”也一样,以简明易读的形式提供了大量古典作品。“筑摩学艺文库”则汇集了原本作为单行本而大受好评的作品。

至于单行本,学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往往很难买到。不过,只要有这些学术文库类的标签,就代表其中的书已经过精挑细选。选择其中的书来读,基本上准没错。而且即使没能全部读完,也能带着“这是在学术上受到很高评价的书”的信赖,继续读下去。

尤其在最近,每个出版社都下了一番工夫,尽力充实自己擅长的领域,谋求差别化。编辑部和编辑们纷纷制作符合自身标签的企划,寻找作者和作品,或是加以改编。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起到了“过滤器”的作用,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参考。

对读者而言,只要在如此丰富的变种中找到“或许能刺激自己的求知欲”的标签即可。而眼下要做的,就是扩大阅读面,寻找这样的标签。

想想音乐,就能明白这种选择方法是怎么回事了。比如喜欢爵士乐的人,选择“蓝调”准没错,而说到灵魂乐,“摩城”是个著名的标签。这些形成系列的唱片,几乎都可以完全信赖。而阅读的标签,就如同“书版”的音乐。
湖湘文库
阅览地址:专题文献阅览室(不外借)
通过“据点阅读”汇集知识

胜海舟在《冰川清话》里,评价了从幕末到明治的各种人物,例如“横井小楠是令人畏惧的人物”。

我在中学时代读过这本书后,养成了以胜海舟的眼光去审视幕末和明治时代的习惯。横井小楠在教科书里并非重要人物,我却对他做了大量调查,还阅读了很多关于胜海舟的书。亏得如此,我当时才能有那么大的阅读量。

像这样以某本书为契机,拓宽读书的广度,我称之为“据点阅读”。它给人的印象,就如同先建好一座大本营,然后收集与之相关联的各种书的知识和信息。

譬如《论语》,如果一开始就阅读原文,可能会感到迷惑不解,但若是事先读过下村湖人的《论语故事》,就能顺利理解孔子的言外之意了。或者还可以先阅读中岛敦的短篇小说《弟子》。这是一部名作,描述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之间的交往。这也是故事性质的书,所以是很平易近人的“入门书”。

可先以这些书为据点,然后再挑战原著,也可以寻找以涩泽荣一的《论语和算盘》为代表的相关书籍。有了预备知识再去阅读,要比从零开始更容易理解。

再比如,想了解《圣经》的时候,可以先阅读赛珍珠的《圣经故事》,这样更易于理解。这样的解说书或入门书,书店里要多少有多少,请拿在手里翻一翻,寻找适合自己的标签。

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的“快速阅读”

阅读长篇小说时,很多人总是坚持不到高潮部分。读完开头的50页还不难,但后面就只靠着一股惯性,结果往往半途而废。

在这种时候,可以使用一种比较特殊的技巧,就是只读对话部分。哪怕是再不容易读懂的书,描写对话所使用的语言一般也会比较简单。而且,优秀作家的作品,对话部分也会很出色。太宰治如此,三岛由纪夫也是如此。在他们的作品中,对话部分不仅用语平易近人,还像戏曲一样含蓄隽永。

因此,只要把握住最初登场的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即使略过情景描写的部分,也能跟上主要情节,而且阅读速度肯定很快。从感觉上讲,估计能提速3~5倍,一晚能读300页。就好像一趟列车,在多数车站均不停车,速度自然很快。我将这种阅读方式称为“快速阅读”。

习惯这种阅读方法之前,可能有些摸不着门路,但一开始不妨以每小时100页的速度为目标即可。假设每天只有一小时的读书时间,使用快速阅读法,大概两三天就能读完一本书。

按一般的速度,读一页大概要花一两分钟,100页就是两三个小时。能把两三个小时缩短为一个小时,本身就是相当了不起的成果。这是“快速阅读”的第一步。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速度还会变得更快。

但需要注意,“快速阅读”并不是所谓的“速读”。“快速阅读”不是一站不停地长驱而过,在某些“车站”还是需要停车的。尤其是大型车站,停车时间较长,这也是没办法的。总之,需要优先确保内容的读解,“快速阅读”就不会错失重要的内容。
(点击下方图片:如何把读过的书真正变成自己的)


“跳读”不为人知的优点

对此,也有人批评说,“这不是文学作品该有的阅读方法。”这些人的意思是,作品的深度恰恰体现在细节描写和字里行间。当然,这种说法确实不错,如果条件允许,精读自然再好不过。

可现实问题是,对很多人来说,厚达三四百页的书要精读几十本,实在太难了。可能很多人从一开始就会放弃,度过从不读书的一生。与之相比,使用快速阅读法,至少能让你与书保持接触,难道不好吗?

例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巨著,倘若正面硬拼,从时间和精力上讲,都很难读完。然而,若是主人公安娜与丈夫,或是安娜与情人之间的交往场景,则都很有趣,能够一口气读完。这部分大概只占全篇的三成,但从某种意义上讲,读完它们,也就相当于读完了整部小说。

这种感觉恰似看电影。文艺作品经常被拍成电影,但并非所有语句都会被置换成影像,而是会摘选有趣的部分,再根据对话推动情节。而快速阅读,就是在日常读书时对此进行的实践。

事实上,这种方法有不少优点。首先,通过快速阅读顺利读完,能让你对自己的读书力充满自信。越是厚重的古典作品,自信越能变成快感。

其次,阅读量也会有格外显著的提高。以前可能一个月只能读一两本书,现在则可能一天一本,也就是一个月能读30本书。如果全是那种以娱乐为目的的、读起来很轻松的书,这些数量倒也不算什么,但若是很难读懂的古典作品,则另当别论了。从古典作品中能够得到的知识和智慧,肯定与以前有天壤之别。

再有,持续进行这种“跳读”,能培养类推能力。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其中有一幕是贫穷的二等上尉气愤地对阿列克谢·卡拉马佐夫说:“我不能拿这种钱。”即使只读这一部分,我们也能通过该人物的语气,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其本心、人际关系及过去的因缘,推测出“他以前肯定遭遇过什么,使他想收却不能收那笔钱”。

乍一看跳读似乎很有难度,其实不然。这也跟看电影一样,即使跳过一些场景不看,也不难类推出其间的大概情节。尤其是常看电影的人,应该早已习惯了这种“补白”。读书要达到同等水平也不难,只要靠足够的阅读量坚持锻炼就行了。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全力运转,使想象力变得丰富。这样想来,这种读书方法简直是大赚特赚。
 - 延伸阅读 - 
超级阅读术
[日]斋藤孝(著)
借阅地址:24小时自助图书馆(市图书馆1号入口右侧)
索书号:G792-49/23
经典的魅力
[日]斋藤孝(著)
借阅地址:社科文献借阅室-113排03列06层
索书号:G792/79
活动资讯:

招募 || 在长沙呆了那么久,是时候跟我们一起『记录』这座城市了!

资源推荐:

图书 || 如何成为一个有深度的吃货

期刊 || 实力「坑娃」,实力「坑爹」,有可能是打开方式不对……

有声 || 小王子:B612小行星

服务指南:

☞  你日思夜想的微信支付终于来啦!!!

☞  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 | 长沙图书馆
整理、编辑 | 原子蛋
本号由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提供常年法律顾问服务
长沙图书馆在哪里?





乘车路线



路线一:乘520路、804路至滨江文化园站

路线二:乘2路、357路、111路至北辰时代广场站。路线三:乘11路、106路至馆一厅站

路线四:乘地铁1号线至北辰三角洲站1号出口)。


    关注 长沙图书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