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原始股投资人从360万到27亿,赚了近749倍,业绩远超巴菲特!

 



伟大的人物也常低估时代的大势:

柳传志创立联想时,他的愿景是“成为一家年产值200万元的大公司”;

佩奇创立谷歌时,他的雄心是把公司做到1亿美金;而迟至2004年,万科高层也一度认为公司规模不大可能达到千亿……但一位小股东做到了!这位阿伯叫刘元生,他是一个低调的香港人,也很少参加万科股东大会。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披露,刘元生目前持股在1%多。以万科6月27日的市值2697亿计算,其财富至少已经增值到27亿。从360万到27亿,刘元生赚了749倍。



2014年《万科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刘元生被誉为投资业绩超越巴菲特的超级股神。而刘元生的炒股经历,简单得令人目瞪口呆。图中图右二为刘元生。

刘元生在70年代末认识王石。那个时候,他在广州友谊剧院演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王石来听,二人就认识了。1983年他们开始合作。当时王石经常来香港,刘元生跟王石谈了很多国外的成功企业家、成功公司。王石很有兴趣。

刘元生说,当时王石给他特别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不像一般去香港的内地人,喜欢吃吃喝喝,喜欢玩,而是去图书馆或书局,买很多书。这一点让刘觉得王石很特别,跟一般人不一样。

1988年,刘元生投资了万科360万元,买了万科360万原始股,并鼓励王石对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希望他成功上市。在万科1991年正式上市之后,很快每股就涨到七八块,后来涨到二十多块,很多朋友就卖掉了。不过通过IPO上市捞一把并不是刘的目的,他不是想赚快钱,不是想投机,所以基本上就没动。



谈到自己的投资技巧,刘元生曾说:“这个情况可能在中国比较罕见,但在国外还是比较普遍的。如果你30年前买了美国的IBM、可口可乐、苹果的股票,那么长期以来,你的回报都很好的。所以我一直鼓励年轻人,做投资要真正作为投资,不要投机,要看远一点。”

谈到投资万科,刘元生说,尽管受困于未知的迷雾,刘元生对王石和万科的信任始终没有动摇。他说,当时是投资在王石这个人身上的。因为他很欣赏王身上的一些特点:第一是肯学习,第二是肯吃苦。他还记得,与王石做生意的时候,夏天37度,他们经常自己扛货在深圳交货,“你们可能都想象不到。”

乐观随和帮助他渡过了27年前的难关。当时有人对他说,你的投资肯定泡汤了,他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因为本来并没有想通过这个投资获得多少回报,“只是希望能把事情促成……在中国开新的一条路。”

2014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刘元生仍然把这些股票稳稳拿在手里,因为他觉得,“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但是这名“超级散户”不像其他投资者那样整天关注行情,而是把90%的精力放在音乐、艺术和慈善方面,他说,“一个人不应该这样活,整天盯着股价,我觉得太不开心了。”

早在2014年,刘元生的股票就可以连地皮一起买下整个万科总部,但他并不是公司董事,也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是万科独特治理结构中的“定海神针”之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可谓战略投资者的典范。对于近年万科的一些尝试,他坦言,没有资格做评论,“因为这需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

回顾与万科打交道的三十多年,刘元生认为,这几年万科还是保持了创业期的很多优点,但千万不能忽略人才的问题:“一个公司要成功,人是最主要的资本,怎么样把人,尤其是有能力的各层次人才留下来,这是万科现在一定要考虑的因素。我希望在这个问题上能有突破,那就能够战胜其他竞争者。”

这再次印证了,决定一个人高度的是远见而非权谋,但股权投资“远见”这个词放到历史长河中,实在难以捉摸。伟大的人物也常低估时代的大势。分散投资,长期投资,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股权众筹投资的亮点所在,股权众筹让投资者可以通过很小的金额参与股权投资,分享合伙创业的美好感觉,获得企业成长带来的财富增值。让资本带着资源投向真的有梦想的高成长企业,成就每个人的创富梦想!这也是爱就投的使命。

资料综合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腾讯大粤网

END-
近期热文推荐:

1.阿里这次的地铁广告,刺穿了无数创业者的心

2.腾讯发布95页重磅报告:中国互联网未来5年的趋势是这样的!(完整版)

3.阿里首部创业记录片问世:看哭所有创业者!

4.一对清华同班同学:一个35岁搞出350亿市值,宣布赴美上市;一个却沦为阶下囚!

5.大数据告诉你,中国女人到底有多勤奋

6.微信之父张小龙:微信估值5千亿 当年差点15万卖给雷军


    关注 移动互联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