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的哲学存在︱海德格尔: 什么是“存在”?

 

终有一朝/一种思想/若孤星永悬/光被世间/思仅限此卓绝的思想。...

哲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兴趣呢
?
“感兴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
“索然无味”或“没有意思”是什么意思呢?
所有这些问题
都和注意力及其转移有重大关系。它可以扩展为一群家族相似的术语
:
焦虑、没有耐心、神经过敏、自寻忧虑或烦恼、恶心、无所谓、反感、扫兴、因为“空闲”或事物不在场而导致的烦恼、难以相处、不合时宜、不知趣、让人尴尬或不舒服、看似无碍而有碍、看似可以忍受实则无法忍受、因事情枯燥乏味或重复所导致的厌倦、因事情过于平淡而导致的无聊
,
如此等等。


马丁·海德格尔(德语:Martin Heidegger,1889-1976)、蜚声欧陆的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主要著作有:《存在与时间》、《什么是形而上学》等。

海德格尔诗云:“终有一朝/一种思想/若孤星永悬/光被世间/思仅限此卓绝的思想。”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思想家都在仰望着同一颗孤星。伟大思想家的另一个标志是,终其一生仅思考着独一无二的问题。海德格尔无疑属于伟大思想家之列。那么他思考的是什么问题?如所周知: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的必要性


海德格尔终其一生,只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或者说他认为这样一个问题是一切哲学问题的本源,即“存在”。希腊哲学因惊异于存在而生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为存在问题而殚思竭虑,然而从那以后,作为哲学的本源追问,“存在”这个问题就不再被单独提出,在经过了世代哲人们的各种阐释与偏离后,留存在黑格尔的“逻辑学”那里。“曾经以思的至高努力从现象那里争得的事物,虽说是那么零碎那么初级,早已被弄得琐屑不足道了。”古希腊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童年,历史、神话、戏剧等文化元素都源于那个时代,民主意识、法制观念也都诞生于那个时代,这样洋溢着蓬勃生命力的童年文明充满神秘,惊异于世界竟可以这样存在着,进而竟有“存在”这回事。而在希腊哲学后,随着文明进程的行进,人类文明也逐步脱离了孩童时期的神秘而渐渐成熟。人们认为追问“存在”是多余而且毫无意义的,“是”或“存在”成了最为普遍而空洞的概念,不可能对它下任何定义,并且它也无须下定义,因为当每个人在用到它的时候,一定明白其所指。于是,“那个始终使古代哲学思想不得安宁的晦蔽者竟变成了昭如白日不言而喻的事物,乃至于谁要仍追问存在的意义,就会被指责为在方法上有所失误。”

按照日常的思考方式,无论如何存在也不能成为一个问题。世界存在着,陆地海洋、山川河流、城市乡村均存在着,你我存于这样的世界上,看似一切尽合情理、平淡无奇,然而这一切的宁静随时都可以被一道乍现灵光打破,即“这个世界竟存在,这个世界上竟存在我”。这样的情景可能发生在某些生活变故后的心力交瘁时,也可能发生在某个夜晚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往往在此时,关于死亡的思考也一并涌现。人们用尽平生都在思考和探索该如何生存,极尽能事关注当下,将外部世界作为生存的凭借与依据,甚至是目的与意义,却忽略了存在这一基本事实,而我们的确是每天都在用心灵或身体感受着存在。
海德格尔提出存在问题,不仅包含着这种源始形态中的惊异,更有很多学理上的缘由。对于海德格尔来说,首先,存在问题极富有现实感,又带有学术性,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逃避的问题。其次,他又可以将存在问题在哲学历史过程中的流变加以梳理。最后,与希腊的存在思想合流,将存在问题还原到初始。

海德格尔将哲学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存在问题的意见加以整理,来说明存在问题重新提出的必要性。
所谓“存在(是)”,是最普遍的概念。而“最普遍”这个概念是从类属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任何事物都属于某一特定种类,个别事物上有种属,种属上面有类,而存在却不是类或种属意义上的普遍性。猩猩是灵长目人科的一个种属,与人同为哺乳类动物,哺乳类动物又包罗万象,当然还有爬行类、两栖类等,最高类与一般种属不同,类的规定在于包含它所含的种属的共性,而这共性却又与其他类相区别。但无论怎样界定它们的类或种属,都可以归结到存在上来,它们的确都存在于世界上并与我们息息相关。可见,存在无法以类或种属来区分,它的“普遍”不能等同于类的普遍,或者说,它的“普遍”超越了类的普遍。
亚里士多德将存在的“超越普遍”视为类别的统一性,以与类或种属的多样性相对应。如“美丽的容颜”与“美丽的心灵”,都是“美丽”的,“美丽”是存在的,尽管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在的,却都可以蕴意为“美丽”的类别,并且具有统一性。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柏拉图的学说,但仅凭借这一见地,他就把存在问题置于全新的基础之上了。“诚然,连他也不曾澄明这些范畴之间联系的晦暗处。”黑格尔最终把“存在”定义为“无规定性的直接性”,并且把这一定义作为他的《逻辑学》中各范畴进一步阐述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他与古代存在论的眼界基本相同。但对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关于范畴的多样性与存在的统一性相对的问题,他反而丢掉了。因此,要说“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可不等于说它再清楚不过,无须再讨论,毋宁说它是最为晦暗的概念。
“存在(是)”这个概念是不可定义的。这是从它的“普遍性”问题所推论出来的。定义的形式靠种属与类别,这显然不适用于最高的种属。我们不能把“存在”定义为“存在者”,令“存在者”存在并不能使“存在”本身得以规定,它既不能从较高的定义当中导出,又不能从较低的定义中归纳总结。传统逻辑的定义方法来自于古希腊存在论,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存在者”进行规定,但对于“存在”无法规定。

“存在(是)”是自明的概念。在人类的一切认识、一切命题和与一切“存在者”相关的活动中,甚至在对自身的一切行为中,我们都广泛运用着“存在”,而这种说法无须教学,无论谁都从咿呀学语之时便通晓,谁都知道“天空是蓝色的”“我是快活的”等,然而这并不表明我们都理解“存在(是)”的概念,或者说我们先天地就生活在“存在(是)”的概念之中,其意义始终隐晦,这更证明了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康德说“存在”是“自明的东西”,而且只有“自明的东西”,即“通常理性的隐秘判断”,构成了“哲学家的事业”。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用柏拉图的疑问开宗明义:“当你们用到‘是’或‘存在’这样的词时,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些词的意思,不过,虽然我们也曾以为自己是懂得的,现在却感到困惑不安。”我们要把握存在,然而把握到无法把握之处。

究竟什么是“存在”?如果说这个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且只有它才是唯一的基本问题,那么就必须对问题的发问本身做一番研究。任何发问都是一种对答案的探求,任何探求都有从它所探求事物的引导。发问是在“其存在与如是而存在”的方面来认识存在者的探求,这种探求可以被视作对所问对象的规定分析方面的“探索”。发问不仅包含问题本身,更包含了被问及的事物,在探索性的问题,即在理论问题中,被问及的事物应当得到规定而成为概念。而在问题中还包括发问的目的,即“问之何所以问”,这也是发问的真正目标,发问行为在这里得到了意图的实现。另外,发问本身是存在者的发问行为,因此它存在某种本己特征:作为发问者的存在者自身的存在方式。
如这样一个关于引力作用的问题,它总是通过某种媒介提出,如几个天体、一个星系,通过考察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得到引力的互相作用,这就是问题之根源处。但我们考察引力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呢?更好地认知宇宙,了解地球,这是发问者的真正目的之所在,即“问之何所以问”。问这种问题的发问者,或是学生,或是学者,总之从事着与物理相关的学习或研究工作,这就是他们作为这一类存在者的存在方式。

哲学的全部任务就源于“存在”这个词,而现代世界似乎已然将“存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逐出。这一问题在今天已经“被遗忘了”。不过,我们所说的这一悖论并非源于这个贫困时代的遗忘症,而是因为海德格尔的批评者们认为这种源自海德格尔的企图重建一种“存在论”的意愿似乎是想告诉我们,任何对存在的探究从一开始就是可疑的。
总之,重提存在问题,首先要求超越形而上学的理论预设,克服对象化的思维方式,重新揭示人的结构,以便为讨论存在问题建立一个可能的理解模式。

海德格尔的思想从始至终都是一条在不断延伸的道路,这条道路若没有一些“转向”便不成其为路了。这是一种来自存在且关乎存在的思想。更深切地说,这是一场与存在的斗争,它试图将存在的意义——或者至少是其首要的意义——从其中拖拽出来。
推荐阅读
《海德格尔说存在与思》
关注每一天,我们用身心感受存在;关注当下与未来,我们用尽一生思索生存。

内容简介:

作为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海德格尔是第一位提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并促使存在主义理论系统化、明确化。本书以存在问题为出发点,对海德格尔所关注的一系列哲学命题(如存在、时间、真理、艺术和语言等)进行追问与探讨,力图展现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全貌的同时,厘清思路构架和具体概念,突入各个问题的核心与实质。本书的意义在于有助深入理解海德格尔极富创见的哲学思想,了解存在主义哲学的发端与发展、来龙与去脉,适合初学者和对海德格尔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与学习。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作为胡塞尔的学生,他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对哲学的贡献》《林中路》《理性的原则》等。

P.S.想要第一时间了解小编送出的福利,可以置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哦!戳官微主页面右上方小人,点击置顶公众号的小按钮即可。
福利

进行中

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

回复"赠书",可了解活动详情。
你可能错过了下面这些

内涵丰富的文章
周五福利社︱请回答:异地恋那些事儿
你不知道的 “树脂画”|带你感受凝固时间之美
人文川西  |  最后的川西坝子里的老手艺,你来看过没?
摆拍神器!一波高颜值图书来袭 | 愿放飞自我在书籍的海洋里……
论演员的“自我修养”,从《演员的诞生》说起……
梁思成&林徽因  ︱ 娶妻当娶林徽因
漫漫“群演”路  ︱ 吃饭是为了活着,可是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被一道番茄炒蛋刷屏!这并不是一篇美食推送!
你好,“翻译官”:带你走进翻译官的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可获得购买链接


    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