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与利诱

 

你有没有想过在有些事情的懒惰背后,怎么才能改善?...





经常听见人说,你必须好好工作,你不好好干就滚蛋,你不努力工作,我就开除你。听到这些话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当你无法遵守对自己的诺言时,你会感到生气,你会责备自己,甚至惩罚自己,可是仅仅通过惩罚引起行为的退缩还并不能带来我们所需要的改变。因为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行为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发现,激发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叫保健因素,一类叫激励因素。他发现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与产生不满意的因素是不同的。公司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方面的改善等因素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却还不能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而激励职工积极性和热情的因素则是工作成就,受到赞赏和富有责任等因素。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如此,比如避免失败的另一面未必是追求成功,预防疾病也并不代表追求健康。它们各组都拥有不同的因素,而行为的禁止和行为的培养也不例外。

当父母只向孩子描述不好好学习就会产生各种灾难性后果的时候,孩子的心里就会产生紧张,焦虑,害怕等情绪,但是这些情绪却无法促进他努力学习。即便孩子也为了成绩的下降而着急,并为自己的失败而内疚,也不会知道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这个过程里并没有出现激励他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因素。

如果我们只告诉一个孩子,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就业很困难,可是却从不向他描述大学生活的美好,人生成功的快感,知识给人带来的财富和力量的话,那么孩子就只会产生对失败的恐惧,却不会产生对成功的向往。学不好就要挨打已经被重复过无数次,学好了就能够有很好的未来却没有被同等地描述与强化。积极的向往应当多于避免失败的恐惧,否则,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对“真正采取行动”这件事感觉到不同程度的困惑。

“利诱”的效果远远大于“威逼”。在行为疗法中,以引起恐惧和不适感为目标的厌恶疗法,暴露疗法,惩罚法等已经几乎被时代所淘汰。现在的方法通常侧重于培养新的行为,用新的行为去替代旧的行为,而不是直接消除旧的行为。经常被使用的一种叫做阳性强化法的治疗技术的核心原则就是对积极行为的强化和引导。如果一个人一旦出现了一次正确的行为,通常用“给予奖励”和“撤销惩罚”的方式给予强化,慢慢地,正确的行为才会被塑造起来。

一个大学生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直早上赖床,有时就算有重要的考试我都不愿去参加,对此非常自责,可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懒惰。当他最后明白改变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自责而是积极强化的时候,几个星期后他就已经习惯于早起了。他是这样描述的,学会在每天睡觉前,甚至在吃晚饭前,就开始想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可能包含哪些喜欢的东西,有哪些方面会吸引他,完成这些后他会有多么快乐,多么有成就感,如果起床了,就会给自己买些东西,或者做些喜欢的事情作为奖励,结果真的在早上闹钟响起后,开始起床了。当然还是会挣扎,多年来的习惯不会一下就改变,但是已经开始有好转了。这正是他努力的结果。不会带着一种报复性的心理夸张地睡更久。

懒惰,只是当人为了避免危险或者实施反抗对所采取的一种本能的拖延和拒绝,任何人都会选择既容易又有回报的事情,本能地逃避既困难又痛苦的刺激。沉浸在紧张和自责中不能改变什么。通常,人们的认知是,外界压力很大,如果我不想被压垮,我就要提高抗压力的能力,外界诱惑多我就要提高意志力。爱情总会让人受伤,所以为了避免伤害,我就要避开亲密关系,提升忍耐孤独的能力。其实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换个方法,不是去避免失败,而是去寻找成功,不再逃避痛苦,而是寻找快乐。

快乐,对人的诱惑力是很大的。

有些学生明知道逃课会被处罚还是逃课,那时一种诱惑,有些人明知道婚外情不好却无法控制自己,这也是一种诱惑,那个外面诱惑着他们的东西能给他们快乐。即便结果会很麻烦,也无法让人变得理智。

当我们不了解我们的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机制时,往往单纯把我们的懒惰原因归为自制力差,信心弱,并认为真正的英雄就是自制力强的人,并树立那些不可企及的印象模板来作为一个榜样。然而,为什么我们会这样归类原因呢?这或许还是来源于我们所受到的教育,教育的愿望虽然是好的,但是只有好的愿望,而不了解事情的本质,不了解有效的方法,非但不会有所帮助,反倒还会制造混乱。

我们或许可以学会这样一种警觉:如果我们觉得有些事情总是做不到,觉得要完成它变得很困难,吃力,我们不妨回想看,最近我们是不是对自己进行了过多的“恐吓”。

我们可以试着多一些“利诱”,少一些“威逼”,我们或许就会看到事情开始慢慢地好起来。

世界上的事情总是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错误的方法会把人带到死路上去,只要找对了方法,曾经困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关注 八号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