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译文丨大脑皮层常见的5种肿瘤【影像学院J142】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原文:《Brain and Spine Imaging Patterns》

翻译:张隐笛
1.少突胶质细胞瘤

约占胶质瘤的5%。其主要发生于青年人及中年人,男性发病是女性的2倍。典型的少突胶质细胞瘤累及额及额颞部皮层及皮层下脑白质区,呈长T1、长T2信号。肿瘤灶内可见钙化或出血,这可引起病灶内信号不均匀。大约一半的病例可出现强化,而另一半不出现强化。瘤周可有轻度或无水肿。

病例1





横断位T1增强示左岛叶、额颞叶盖可见一低信号无强化肿块,FLAIR及T2WI呈高信号,冠状位示轻微强化,DWI未见确切受限

病例2



左额叶皮层见一肿块灶,T1WI呈低信号,中心见囊变区,T2WI呈高信号,增强呈轻度强化
2.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简称DNETs,最常见于额颞叶,为神经上皮肿瘤,患者通常在第三或第四年表现为抽搐。

它们通常位于表浅部、以皮层为基底肿块,通常伴随颅骨变形。肿块常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且生长非常缓慢,病灶局部囊变可见,瘤周通常无水肿。在50%的DNET病例中可见到局部皮层发育不良。

病例1





横断位T2WI及FLAIR示右侧额颞区巨大高信号肿块,横断位及冠状位T1增强示低信号肿块灶无强化,弥散张量成像及纤维束提示肿块具有良性生物学行为,邻近的脑白质束被肿块所替代,但无破坏

病例2





横断位T1WI示左侧额叶、矢状窦旁低信号肿块,T2WI呈高信号,FLAIR示以高信号为主肿块,其内见局灶性低信号,符合局部囊性改变,横断位及冠状位T1WI增强示肿块未见确切强化灶,其内见小囊性灶区
3.神经节胶质细胞瘤

神经节胶质细胞瘤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它为最常见的混合神经胶质肿瘤,典型的神经节胶质细胞瘤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超过50%的病例可出现囊变。30%的病例可出现钙化,50%的病例可出现轻度强化。质子磁共振波谱中N-乙酰天冬氨酸是功能性神经元的内源性标记,神经节胶质细胞瘤的胆碱/肌酸比值较胶质瘤低,而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较胶质瘤高,较高的N-乙酰天冬氨酸/肌酸比值可能与肿瘤细胞成分有关。





左额叶基于皮质的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T1增强示肿块未见确切强化,功能MRI示运动皮层位于肿块后方
4.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约占脑胶质瘤的25%。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低于10岁者一般为胶质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可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瘤周水肿少见或无。20%的星形细胞瘤内可见钙化,但CT对其的观察更佳。肿瘤的强化方式多样,约40%的病例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强化。

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病例1)



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示左额叶一基于皮质的低信号肿块,T2WI呈高信号

病例2



右额叶基于皮层的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示未见强化
5.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为非霍其金淋巴瘤,通常为B细胞来源,约占所有原发中枢系统肿瘤的1%-2%。其在免疫缺陷患者中,如AIDS病人中更好发,但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尽管肿瘤对放疗敏感,但其整体预后仍较差,确诊后进行放化疗后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为13.5个月左右。尽管原发性中枢系统淋巴瘤被认为来源于B细胞,但是这些肿瘤细胞是如何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并进行增殖仍不明确,为什么病灶常表现为多灶性,这些都为肿瘤增加了有趣的特性。中枢神经系统继无淋巴循环也无生理性淋巴组织堆积,这导致了不同的关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起源的理论。



左额区肿块伴其周水肿,T1WI呈稍低信号,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注意右额区小片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灶,增强示左右额区病灶强化
版权声明

    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关注 新乡医学影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