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河流的交汇

 

11月29日,故宫。腾云峰会,见科技,见人文...

2017腾云峰会预热视频


在人类历史上,科技与文化是两条并行的河流,时而交汇时而分离。现在,一场伟大的融合正在开始……

科幻作家刘慈欣曾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面对科技带给人类社会的无尽可能,我们开始遐想,如何才能给冷冰冰的技术赋予温暖的内核,并以此推动文明更好地前行?一场以“科技+人文”为主题的思想盛筵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11月29日,承载着数以万计中华文化瑰宝的故宫将迎来一场探讨未来的盛会。腾云邀请了十余位不同寻常的学者:他们不仅在各自专业领域内造诣深厚,还是对科技和互联网有浓厚兴趣的思想者,更是一群试图在科技×人文的方向上努力践行的行动派。这些嘉宾将从不同角度畅谈自己的理念、实践、思想。

在古老而传奇的紫禁城里,科技与人文、历史与未来、传统与互联网,将如同河流一般聚合,迸发出最奇妙的浪花,汇入未来的大海,也汇入寻常百姓家。

P.S.请戳文末【阅读原文】观看腾云峰会预热H5

 程武:“泛娱乐”激活和重塑文化
程武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影业CEO


程武是腾讯集团副总裁和腾讯影业CEO。2011年他在业内首倡“泛娱乐”的概念,即强调以IP为核,在游戏、文学、动漫、影视等多个领域自由穿梭、合力共生。这个概念在中国推动了数字创意产业的革新浪潮。

那么,如何打造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能成为民族文化标签的IP?腾讯未来还将在“科技+文化”领域进行哪些战略布局?本次腾云人文峰会,程武会不会再次抛出引领行业的新概念,值得期待。

 冯乃恩:“文化是根基,科技是翅膀”
冯乃恩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在紫禁城这个古老宫殿里工作了27年的冯乃恩副院长,分管与信息化和互联网相关的工作。他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从深深庭院中“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过程。现在,故宫文化已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到各年龄层的网友当中。

在冯乃恩看来,故宫文创不管是“萌”还是“雅”,都根植于厚重的传统文化土壤,也归功于近600岁的故宫与互联网的美丽邂逅。未来故宫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持续融合?故宫人如何将壮美的紫禁城交给“下个600年”?11月29日的腾云峰会上,就让冯乃恩告诉你故宫的未来之路究竟什么样。

 朝戈金:抢救民族史诗的人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朝戈金有几张航空卡,加起来积累的里程够去月球走个来回了。这些年中,他走过许多地方,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方往往经济欠发达,道路等基础设施有限,但却拥有丰富的民间传统文化,包括大量口头艺术样式,例如史诗演述。

“民间文化是汪洋大海,它随时会给你惊喜。” 在互联网时代,民间的、口头的文化该如何传播、如何演化?怎样才能让传统文化拥有代代相传的生命力?朝戈金将在腾云峰会现场为我们解答。

 Zizi Papacharissi:

 数字技术改变了我们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Zizi Papacharissi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传播系教授


Zizi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社交媒体对公众行为的影响。2012年,奥巴马在美国大选中再次胜出,支持奥巴马的选民中有很多高中生和大学生,他们都是通过社交网络与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保持联系。而Zizi就是奥巴马当年竞选活动的顾问。

她认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一切,我们讲述自己和世界的故事的方式,乃至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已经发生变化。

 约翰·哈特利:互联网如何改变学习?
约翰·哈特利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杰出教授


约翰·哈特利五岁丧父,在孤儿院和寄宿学校里长大,直到三十八岁时,才获得第一份全职工作。或许是因为童年的经历,他的研究一直专注于权力关系中普遍处于弱势的一方,比如青少年。

近期,哈特利发现数字读写能力是数字时代文化现象中最重要的变革。这种变革终将改变年轻人。中国是拥有青少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将是最庞大的一群新兴社会网络中的行动者,具有庞大的推动力,中国创新产业的前途不可估量。

 吴岩:科幻应该纳入学校课程
吴岩 科幻作家

南方科技大学教授、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


在广阔的文学研究领域中,有一个并不太为大众熟知的细小分支——科幻文学研究,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已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多年。

他认为,应该把科幻纳入学校的课程。因为,在科技蓬勃发展的时代,科幻文学具有想象力构建的作用。它鼓励人们越界,跨过知识的边界,跨过理想与现实的边界,跨过有与无的边界,这些跨越能力,孕育了创造力与适应力,是未来人应有的技能。 郝景芳:沉迷教育的“雨果奖”得主
郝景芳 科幻作家、第74届雨果奖获得者


刚获雨果奖时,郝景芳就致力于帮助山区贫困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作为科幻前瞻者、教育研究者,她希望能把人工智能运用于儿童教育中。

近期,郝景芳出版了新书《人之彼岸》,畅想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她将以自己的思考回答一个热门问题: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学习?

 严锋:“不务正业”的复旦中文系教授
严锋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是一位画风清奇的教授。他的专业是中文,却教过两年英语系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明明是文科生,但为了“夜观天象”,他是仅有的7位从挪威购买世界顶级望远镜回国的亚洲人之一。他还酷爱科幻小说,曾见证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崛起。

他就是严锋,一位大学教授,同时也是随笔专栏作家,音乐评论家,资深电脑游戏玩家,电子阅读器发烧友,IT产品评论家。

 张海波:和儿童一起研究
张海波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曾是媒体人的张海波如今投身于儿童网络素养教育。张海波在研究中发现,网络素养其实是强调人的作用,而儿童才是儿童问题最好的研究者。

让儿童来研究儿童,让儿童来帮助儿童,或许是提升儿童网络素养的更优道路。

 罗家德:社区治理也可以“O2O”
罗家德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作为一位全球知名的社会学者,罗家德以对“复杂网络”的研究闻名,最广为流传的是他的“圈子”说。为了践行自己的学术成果,他从台湾到四川灾区,又将社区营造的实验拉到了北京大栅栏和上海嘉定区,在长达8年的“社区治理实验”中总结出从线下到线上的新“O2O”模式。

这个模式有什么用?未来的社区如何结合大数据、社交媒体?他又如何通过“社区”将科技和文化串联起来,腾云峰会上为你揭晓答案。

 岳路平:想为紫禁城编程
岳路平  “开源村”发起人、数字策展人


岳路平一直是一个跨界者,而且要跨的“界”并不仅存于艺术各门类或各个学科之间。2015年,岳路平开启了“开源村”计划,他想利用越来越成熟的开源软硬件工具、开源文化的理念,对“地球村”乃至太空环境、其它星球、星系进行优化。

那么,如何在开源的地球村重新天工开物?如何想象一座互联的博物馆?如何编程紫禁城?让岳路平来告诉你。

 U40:打造未来青年学术领袖的摇篮   
意娜 

“U40”发起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U40”的意思为“Under 40”,“U40文化产业暑期工作营”是一个针对40岁以下文化产业青年学者的公益性培训项目。

工作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张晓明研究员、意娜副研究员,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李炎教授等人发起并主持,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中心,以及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机构参与合作。

自2013年举办以来,“U40”项目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已有国内外数十名专家学者担任导师。从2017年起,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也参与其中。


新融合
走入日常的科技与人文
暨腾云峰会


2017年11月29日
故宫博物院 X 腾讯
用“科技+人文”的力量
探索并帮助世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展现“艺术与科技”的跨界魅力
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
众多大咖论道传统文化与未来想象
在玩和想象中构建未来 | 腾云峰会第四浪
互联网如何改变学习 | 腾云峰会第三浪
‍重新寻找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 腾云峰会第二浪‍
他们居然这样做社区︱腾云峰会第一浪


    关注 腾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