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位大咖当选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院士,5人来自医学界!

 

来一睹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的风采吧!...



来一睹中国科学院新当选院士的风采吧!
作者 | 子不语


来源 | 医学界智库今天,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公布啦!

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13人,分别是卞修武、刘耀光、陆林、陈化兰、陈晔光、季维智、种康、顾东风、徐涛、黄荷凤、蒋华良、樊嘉、魏辅文。其中,医学领域有5名新晋院士。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

序号

姓名

年龄

专业

工作单位

1

卞修武

53

医学(病理学)

陆军军医大学

2

刘耀光

63

植物遗传学

华南农业大学

3

陆林

50

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

北京大学

4

陈化兰(女)

48

兽医学、病毒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5

陈晔光

52

细胞生物学

清华大学

6

季维智

67

生殖与发育生物学

昆明理工大学

7

种康

55

植物生理学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8

顾东风

58

预防心脏病学与流行病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9

徐涛

46

生物物理学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10

黄荷凤(女)

59

妇产科学

上海交通大学

11

蒋华良

52

药物科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2

樊嘉

59

肿瘤学(肝癌基础与临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3

魏辅文

53

保护生物学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下面,就让我们一睹院士们的风采吧!
卞修武
陆军军医大学
卞修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出生于安徽寿县。1986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系,19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病理学专业)。现任陆军军医大学病理学研究所所长、西南医院病理科主任、西南癌症中心主任、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和全军病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卞修武教授是我国知名病理学家、国家973计划首个肿瘤干细胞项目首席科学家,他开创并引领了肿瘤干细胞血管生成研究领域,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等。他建立和带领的“肿瘤干细胞研究团队”获评首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刘耀光
华南农业大学
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生导师。1954年3月生。1982年华南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任教湖南省长沙农业专科学校;1985~1988年,留学日本香川大学,并获硕士学位,1988~1991年,留学日本京都大学,学习植物遗传学专业博士课程,并获博士学位。1991~1993年,在日本三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1993~1996年,在日本三井植物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研究员,1996年7月回国。

刘耀光近年来主持和参加了20多项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资助经费1200多万元,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和水稻重要育性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理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和进展。兼任全国遗传学会植物遗传和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陆林
北京大学
陆林,1966年9月生,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科技部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PI,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PI。

长期从事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工作,在Science、Nat Neurosci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总引用1万余次,其中20余篇文章的单篇引用率超过100次,在精神病学和临床心理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主编(译)或参编论著20余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专利9项。研究成果曾先后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计划项目和重大科学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陈化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禽流感参考实验室主任。1969年生,甘肃省白银市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动物传染病及预防兽医学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兽医兽药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任OIE生物标准委员会委员,OIE/国际粮农组织(FAO)禽流感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OIE禽流感专家。

陈化兰在动物流感,尤其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诊断技术、新型疫苗研制、分子演变及分子致病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和创造性研究成果,并产生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陈化兰是中国第一位OIE专家,OIE最高技术决策机构-生物标准委员会6名委员之一,OIE/FAO流感专家委员会(OFFLU)5名执委之一。2015年10月,获2016年度“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这一奖项。陈化兰成为第五位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人。
陈晔光
清华大学
陈晔光,博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6年获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研究,先后在Nature、Science等著名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被引用8000多次。曾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美国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细胞生物学会-CST杰出成就奖等。

在科研领域,陈晔光主要利用膜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研究TGF-β和Wnt信号的调控以及它们在胚胎发育、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肿瘤形成和组织纤维化中的作用。
季维智
昆明理工大学
季维智,博士生导师。1950年生,安徽合肥人。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获学士学位。历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所长;2011年12月至今任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理事长;2014年12月至今任昆明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分会副理事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灵长类生殖生物学研究,围绕灵长类早期胚胎发育调控,干细胞多能性和人类疾病的猴模型及致病机理等科学问题,形成了从体外受精、胚胎早期发育、基因编辑以及干细胞等系统研究体系,在灵长类生殖和发育的分子机制,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调控等方面都有新发现。率先在基因编辑灵长类动物模型取得重大突破,并利用猴模型解决了其它动物模型无法回答的问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猴胚胎干细胞嵌合体,证明了灵长类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其系列研究成果为中国灵长类研究的国际化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发挥了重要作用。在Cell,Cell Stem Cell,PNAS,Stem Cells,JBC,Biology of Reproduction,Human Reprodu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50余篇。
种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种康,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4月出生,陕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现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应答功能基因组研究、开花与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水稻拟南芥器官发生的分子机理等。主持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如973和863项目等。迄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MBO J、The Plant Cell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顾东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顾东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国际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预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杂志Journal of Hypertension和Human Genetics等编委,Chronic Disease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副主编;我国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全国主任委员)。

先后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研修。长期从事心血管流行病学与遗传流行病学,包括病因和人群防治研究。先后承担“中国高血压调查随访及主要死亡影响因素研究”和“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预测China-PAR”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及国内外心血管病遗传学和遗传流行病学等项目,作为“亚太队列人群协作研究”执委开展65万人群大型队列研究。在心血管病因学和防治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系统性创新成果。
徐涛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徐涛,生物学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德马普合作小组主任。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胰岛素储存囊泡分泌过程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胞内第二信使对分泌的调控作用;葡萄糖转运体在脂肪细胞内转运和上膜机制的研究;细胞内Ca2+信号的自稳平衡和对分泌的调控作用。
黄荷凤
上海交通大学
黄荷凤,妇产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学会副主任委员。

黄荷凤实现了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零的突破。二十余年来,她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德国基尔大学、香港大学进行生殖医学临床和实验室的专门培训。学科专长生殖医学、生殖遗传。研究方向配子和胚胎源性源性疾病,生殖和助孕安全。由其主导的辅助生殖诱发胚胎源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和机制研究,入选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
蒋华良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蒋华良,198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2013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

蒋华良长期致力药学基础研究和新药研发,他通过生物学、化学和计算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开展原创药物研究新策略与新方法、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优化、药物靶标调控机制等研究。他发展了一系列靶标发现和药物设计新方法,被国际同行高度重视和应用,推动我国该领域研究水平进入国际前沿。他发展了能预测化合物药效的理论计算方法,解决了药物设计领域的重大难题。他针对多种重要靶标发现了数十个新结构类型的先导化合物,其中1个抗勃起功能障碍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5个抗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候选新药正处于临床前研究。迄今他在国际学刊上发表了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综述10篇;合编专著16本,译著2本;被他引6000余次。申请专利115项,已授权35项,实现成果转让3项(合同金额达1.8亿)。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目前担任J.Med.Chem.副主编和其他5种国际学刊的编委。
樊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樊嘉,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上海市肝肿瘤临床医学中心(重中之重)主任、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全国劳模,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上海市首批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擅长肝脏肿瘤外科诊疗及肝脏移植,累计完成了9000余例肝肿瘤切除手术以及肝移植1800余例,涵盖诸多高难度手术,其中包括世界首例“废弃肝脏”成人-儿童部分肝移植、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亚洲首例机器人辅助活体供肝移植手术、中国首例经典劈裂式肝移植术等,治愈了大量肝癌和终末期肝病病人。曾获得4项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0余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290余篇。
魏辅文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魏辅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动物生态与保护遗传学研究组组长。

长期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重点开展大熊猫和小熊猫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保护遗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国家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在Nature Genetics,PNAS,Current Biology,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Molecular Ecology,Conservation Biology,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Journal of Mammalogy,Biology Letter,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等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

相关阅读2017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7人当选!
版权申明 | 本文整编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 yxjtougao@126.com
商务合作 | 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


    关注 医学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