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 音乐类节目那么多,如何才能“旧瓶酝酿新酒”?

 

“经典”,于哪个时代而言都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文化艺术领域,无论对何种类型的经典进行“改变”,都既要有手段让经典继续流行,也要做好和时代的联结。...



“经典”,于哪个时代而言都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文化艺术领域,无论对何种类型的经典进行“改变”,都既要有手段让经典继续流行,也要做好和时代的联结。

在音乐类节目层出叠见的当下,我们该如何定义今天的“听觉”审美?

自2012年开始,一批主打“原创音乐”的节目涌现,赋予“原创音乐”以荧屏活力。如果说当时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张“原创”王牌,五年过去,今天的音乐类节目似乎再度被解构了——更多“改编”的行为被运用其中。近期江苏卫视《不凡的改变》做了新尝试,呈现一种新的可能。即无论在时间轴或是空间轴,只要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态都可以进行电视化的呈现。

尤其是近来荧屏中出现的“经典改编热”,也直接投射到音乐类节目的创新进阶之中:老歌新唱、元素混搭、星素同台,种种“花样”的背后是电视人对音乐节目创新转码的一种探索思路。
为什么“改编”?
在人类漫长的艺术史中,改编不仅延续了莎士比亚、贝多芬们的艺术生命,还诞生了新的“莎士比亚们”。改编的真正意义也在于不断地挑战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经典”和经典之后每一个付出过创意的人,都闪耀着光芒。

从音乐本体而言,把大多数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重新演绎,似乎并不是一件“讨巧”的事。流金岁月的当代呈现,关乎审美问题且没有特别标准,是基于每个观众自身的审美偏向来定义的。《不凡的改变》这档以“经典歌曲改编”为核心的节目,也令“经典”在今天的重现再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经典音乐的荧屏表达效果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歌手的音乐素养和舞台经验、音乐团队的专业水准、观众的认知差异等。电视节目开始倾注于歌曲改编,一方面是源于创作题材差异化、新鲜感的需要,另一方面,“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也能自然形成颇具“戏剧性”的观感。
通过缩短歌手准备时间、强化不同身份歌手间的“对抗”等形式,为节目的传达带来诸多看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明晰节目的核心立意究竟在“音乐”还是“改编”?事实上,有不少模糊了音乐主体性的同类节目,活力式微的状况也在屡屡发生。

“旧瓶酝酿新酒”,如何能在确立节目立意的同时探索出新意?

《不凡的改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样是专攻“翻唱改编”,《不凡的改变》,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经典歌曲的创意演绎。每期邀请两组华语乐坛的专业歌手坐阵,他们以互唱对方经典作品的形式登场,随后登场的三位竞演选手则各自对其代表作进行不同样式的翻唱。
音乐节目中的“改编”,通常有两类:一是在保留原本听感的基础上,做部分配器的调整或是段落上的起伏变化;二是颠覆性地重新编配,制造完全不同的听觉体验。《不凡的改变》希望带来第二种尝试。

《不凡的改变》节目制作人方勃焱和音乐总监龙隆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其他带有翻唱元素的音乐类节目不同,节目注重的是让观众了解到经典为什么会成为经典。所以,不拘泥于编曲上的改编,节目更多着眼于为经典曲目注入更丰富的原创元素,“改变”由此而来。
“经典”是否意味着一成不变?
“贝多芬就改编过民谣到自己的交响乐中。”《不凡的改变》第五期邀请到的嘉宾是罗大佑和戴佩妮。作为出道近40年的“经典”歌手,罗大佑的作品被不同歌手无数次地改编。在他看来,音乐的改编是应当支持的。“一首歌之所以成为经典,共性的特点是经得起时间考验。不管多少年,挑战这种经典,是在剖析它被时间考验之后,大家还愿意听它的理由。”罗大佑这样说。
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才能“常改常新”。以家喻户晓的民歌《茉莉花》而言,它也是经历了不断的“改编”才有了今天的“经典”模样。最早关于《茉莉花》的曲调在明代已流行的《鲜花调》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各地方言语调、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衍生出各种风格的“同宗民歌”。即使在今天,《茉莉花》仍在寻找着“当代表达”,无论过去多久,经典始终都能继续流行。

哪些歌曲值得被改编?时间自会赋予答案。好的作品总是能穿越历史的尘埃,令每代人产生相应共鸣。但也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都有一种本能的动力把经典作品召唤出来,加入新的元素、新的情感,让经典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这一期的《不凡的改变》中,罗大佑的众多作品也被改编成不同风格的新作品。《千年之恋》的演唱者戴爱玲改编罗大佑的《恋曲1990》;由蒙古族、藏族、彝族组成的“阿吉太”组合糅合三种少数民族语言改编《野百合也有春天》;高家宁也在改编《你的样子》是加入了新的故事。
此外,戴佩妮的《怎样》也因为冲击力乐队“豫剧+摇滚”的融入而有了焕然一新的样貌,戴佩妮甚至也现场学起了豫剧。让经典歌曲的原作者和观众都认可的方式“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也算不小的突破。
本质上是让经典再“惊艳”
即便如此,改编也并非易事。罗大佑认为,“歌曲改编是一种再创作。如果改编得不好也会被批评得很厉害,因为会触及经典歌曲中最重要的成分。”这对于《不凡的改变》来说,似乎也走在了摇摇晃晃的钢索上。从既有播出看来,有民谣版《布拉格广场》没唱完观众直呼遗憾的,也有陕北民歌版《日不落》因反差太大而遭受质疑的。音乐改编的稳定性也需要长期的提升。
节目中登场的歌手戴佩妮表示,“改编是听觉上的不同刺激和吸收,今天的改编是否会让经典成为另一个经典?这就是节目中的选手接下来的挑战。”加入“原创”,不仅意味着加入新的元素,更是改编者新的思想和情感的一次考验。有评论指出,“在保留经典之处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才是改编。改编是‘换衣’而非‘换头’,经典也绝不是一首歌的体验,更是弥散其中悠长的韵味与情致。”《不凡的改变》中有不少歌曲呈现出这样的潜质,在改编中把握原作精髓的传承。比如宋念宇的《倒带》、坡上村的《天堂》、刘迦帝的《胆小鬼》等,都能让观众在聆听时感受到原作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又形成新的体验。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究竟要保留多少原作的本来滋味?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借鉴电视人对“如何寻求传统文化创新”的探索。近年来,电视荧屏上甚至出现了不少戏曲节目,他们在“如何把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的道路上尝试了不少,用摇滚的方式唱京剧、用杂技的方式演武生……其本质也是在寻找原生文化和文化新表达之间的平衡。最终指向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经典继续流行下去。

 

音乐改编类节目同样如此,改编者应遵循“不为改编而改编”的基本原则,深刻洞悉原作里想要传达的核心主旨,加之这个时代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手法,改编才能变成“不凡的改变”。
新兴的音乐形式遇上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品,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作词人方文山曾给出一个很好的回应,“流行音乐需要取情感的最大公约数,这样才能流传、才能引起共鸣。”

从“改编“到“改变”,这或许是对音乐改编节目升格的一种有力路径。

作者:张榆泽 章炜

编辑:江勇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关注 广电时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