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江慎:开开心心做设计不好吗?

 

全世界都需要幽默感!...





凭借对印刷物的超常“迷恋”,他走在了日本书籍设计的最前沿,并成为了日本当红设计师之一。

他曾经在自己的海报作品中加入酱油、咖喱粉和作者的胡渣,他也曾为上班族设计过一款单手可翻阅的书籍,他认为设计中应该有一些幽默感,或者说设计中应该带点没有攻击性的笑点;

获邀参加2016靳埭强设计奖担任终审评委的他在表述感受时说,比起设计中透显出的表现力、高技术,他更关注每一个设计师如何诠释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这位几近花甲之年的设计大咖向我们诉说着他的人生态度,他说,希望每一个设计师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有勇气面对我们可能耗尽终生都无法解决的人生难题,并坚持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就是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2016年度TDC奖评审主席, “コズフィッシュ” 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日本著名装帧设计师祖父江慎。

嘉宾简介

祖父江慎,姓祖父江,名慎,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2016年度TDC奖评审主席。

1959年生于日本爱知县。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专业肄业。大学时代即开始在名为“工作舍”的出版社兼职,退学后,成为“工作舍”临时艺术指导;

1988年成为自由职业者;

1990年创立 “コズフィッシュ” 设计事务所。设计项目涉及小说、漫画、绘本、写真等多种类型。近年来,在“史努比展”、“米菲兔展”、“ gegege展”、“ 新世纪福音战士展”等展览中,担任视觉、空间等多种职能的艺术指导,并开发出独特的衍生商品;

2016年1~3月,“祖父江慎+コズフィッシュ:书籍设计”在东京千代田区日比谷图书文化馆开幕;

2016年4月,编撰十年的作品集“祖父江慎+コズフィッシュ”出版,即刻成为业界的设计宝典;

2016年,在ggg画廊举办个展,标志着日本顶级设计师地位的确立。



站酷网:“靳埭强设计奖”一直鼓励创新和实验性,您如何看待设计的创新和实验性?您曾经在自己的海报作品中加入酱油、咖喱粉和作者的胡渣,通过这些实验性的作品,您想达成怎样的结果?您对最终的结果满意吗?

祖父江慎:相反,我认为,在设计作品时没有必要刻意追求所谓创新和实验性。但凡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在做设计,那么它必然是饱含创新与实验精神的,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同时,我觉得设计中应该有一些幽默感,或者说带点没有攻击性的笑点。

设计工作中,很多是在追求如何让作品保存更长久,减缓老化。但是这个世界并不存在永恒的美,我也不认为老化是不好的事情。老化、腐化是这个世界的常态,更是自然存在的事实。设计工作中对这一点的理解非常重要。

通过在印刷中添加醋酱油的实验,可以观察到物质逐渐老化的进程。为了享受这一过程,我也实验性的做了一张海报。现在这张海报的确比其他海报老化的快,并且还在继续老化。

海报只是单纯对视觉的一种诉求吗?当我们把海报贴到墙上时,也会因为海报飘来的阵阵墨香而欣喜过吧。对于设计而言,嗅觉的诉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点。

如果把咖喱粉和其它香料粉作为印刷油墨,用四香进行CMYK印刷的话,这个海报也许会飘着咖喱香吧,我是个很爱吃咖喱的人。结果发现,单纯用咖喱粉颜色太淡无法着色,香气也只在印刷的时候闻的到,过几天就消失了。但是香料粉给纸面留下了凹凸不平的颗粒触感,倒是意想不到的惊喜。

另外,我也考虑过如何将作者的特性最大程度的体现在一本书里,所以实验将作者的胡渣磨的细细的掺在油墨里一起印刷,这样书就带有了作者的DNA。实验阶段没有任何问题,然而要量化商品化才发现完全无法实现。因为需要大量的胡渣,仅仅在实验阶段,就已经剃光了作者所有胡须还不是很充足。

不进行实验是无法预知结果的。这次实验也未能达成预想的结果。但是,面对无法预知的结果,为了这一点幽默感,或者说没有攻击性的笑点,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做有趣的实验也是很开心很刺激的一件事。因此很多人说我有创新实验性,其实那只是结果,我并没有以此为目的来做事。



站酷网:您受邀参与2016靳埭强设计奖的终评活动,您眼中的好设计是什么样的?在评审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祖父江慎:对我而言,好的设计不是高技术,也不是表现力。比起这些我更关注每一个设计师如何诠释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审美和视觉传达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术还是必要的。但是,绝对不是重要的事情。学习技术何时开始都可以。我本来就不是很喜欢循规蹈矩,这就是我的世界观。活着不易,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作为设计师不逃避,积极面对,开心的活着是我秉持的态度。所以我也希望每一个设计师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课题,有勇气面对我们可能耗尽终生都无法解决的人生难题,并坚持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

评审过程很有乐趣。不管是优秀的作品,还是差强人意的作品都饱含热情的向我娓娓道来。其实优秀作品与差强人意作品之间并没有很大差距。享受着设计师传递来的各种能量,我感到很幸福。


站酷网:您精研书籍装帧设计,在评判其它设计类别的作品时,会有一套基本的评判标准吗?有人说,设计类别虽有差异,但方法都是共通的,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祖父江慎:书籍装帧设计几乎包含了设计的全部领域。页数代表了时间轴,书本本身有空间感,纸张素材传递触觉,文字蕴含历史,印刷又带来油墨嗅觉的体验。此外,每本书都有自己的作者,作者与书本之间更有深远的关系。

所以,把书籍设计中的各种可能性延伸到其他设计领域,对这种可能性进一步展开,对评审就很有帮助。比如展览会的设计构成,几乎可以比拟成一个超大立体化的书籍装帧。


站酷网:在您看来,学生组和专业组作品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学生组作品是否更具实验性?专业组是否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如果请您给两组的参赛者分别提点建议,您会说什么?

祖父江慎:的确,专业组的设计水平更高一筹。学生组虽然没有专业组设计水平高,但对设计呈现了高昂的热情。另一方面,专业组的弱点是总是被各种循规蹈矩的条条框框束缚。而学生组由于经验少,反而挑战了很多新鲜的设计思路。

对于学生组,我的建议是,在接受既成设计作品熏陶时,不要总是在意设计中的倾向和如何对策的心理,不要忘记“设计对你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要时常扪心自问,勿忘初心。

对于专业组,我建议不要过分依赖自己一贯的处理方法,要时常以初学者的心态去设计作品。



站酷网:书籍设计《打花》同时斩获了2016“靳埭强设计奖”学生组金奖及祖父江慎评审奖两项大奖,在您看来,这个作品最打动您的是哪一点?您认为它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可以精进完善?

祖父江慎:能感受到《打花》的作者在创作时非常陶醉其中的状态。我翻来翻去看了很多遍,爱不释手。他用的装帧构造在日本很少见,新鲜有趣,所以我给了很高的评价。

说到不足,每一页和书籍之间的整体性排版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一点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做到了将会是更好的一部作品。
站酷网:今年“靳埭强设计奖”大赛主题是“缺”,灵感来源于去年奖杯上出现的瑕疵,让我们重新去思考残缺与完美之间的关系,而当下年轻设计师对于“缺”的解读,我们也十分感兴趣。您是如何理解设计中的“缺”?

祖父江慎:优秀的设计都不完美,相反,完美的作品,成为一种封闭的存在,魅力缺失。所以,我在设计的时候,总提醒自己要保持一种不完美的状态去完成设计。

特别是在书籍和海报设计这两项分类中,平衡感完美达成的作品本身完成了自我沟通和完善,这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我们需要创造间隙让读者与作品沟通。不仅是书籍和海报设计,我希望设计本身就是嫁接各种关系的桥梁。可以这么说,设计本身就是「缺」。


站酷网:迄今为止,您已着手设计过2000多本书籍,也担当过许多著名作家的书籍设计师,您认为自己属于高产的设计师吗?中国人常用 “灵光一现”比喻灵感突然出现,您如何看待和对待设计灵感?据说您收藏了很多夏目漱石桑不同时期的作品,您会如何利用这些藏品?您与这些作品曾有过哪些交集?

祖父江慎:我绝对算不上高产的设计师,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少产的。

设计最开始的灵感非常重要。让语言思维先行常会出错,所以优先考虑灵感来源,至于自己为何那么考虑之后再探究。但人是很复杂的,我偶尔也有过灵感出错的时候,所以思路应该时常在灵感、语言、理论间来回切换。

夏目漱石的《少爷》是一百年前创作的小说。现在在日本依然很热销,每年都会出不同的版本,最适合研究日本书籍的装帧历史,所以我一直在收藏各个版本的《少爷》。
2014年我设计了夏目漱石的《心》一书。当然,人没有完美的,夏目漱石的手稿也有书写错误。他是故意为之还是笔误无从得知。因此,我把这个明显的错误按照手稿原样保留印刷了出来,这样的尝试还是头一次。一般情况出版社会纠正错误再印刷。但是这样保留错误的书读起来能感受到属于夏目漱石的独有气息,很多读者都给了好评。
今年又尝试做了《房间书 少爷》,与以往可以随身携带的书不一样,这次是能站立在“房间”看的书,依然是全书。

很久以前如果我们想欣赏石碑上的碑文,就必须要到那个地方才可以读到那些碑文,但现在印刷技术发达了,碑文可以复制,印刷在纸张上变成可以随处搬运的书籍。更令人惊喜的是,如今又诞生了电子书籍,我们已经步入不需要印刷就可以读书的时代。


但我认为,如此的便利不见得全是好事。《少爷》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日本一个叫松山的地方。我想创作一本只能在松山才能读到的《少爷》,所以找到一家旅店的房间,把整部书印在了墙壁上。待在印有《少爷》全书的房间里,享受并沉浸在小说的字里行间,就这样度过一天,应该会有想象不到的美妙体验。

站酷网:您曾说:“书的封面设计如果太拘泥于与内容相符,这样创意空间会受局限,尤其是在文艺类及漫画类的封面设计中。如果从设计上透露太多书的内容,并不是很好的作法。”能不能为我们解读一下这句话?

祖父江慎:不仅是文艺和漫画,书的内容本身就很难通过一个封面传达明白。

书本身的方向感以及内容所传达的质感和触感也很重要。因为语言是难以表达的,比如是坚硬的还是柔软的,温暖的还是冰冷的,粗旷的还是纤细的等等,所以需要把书的内容抽象化提炼出来。当然,也要避免简单的标签化处理。比如,给恐怖小说理所当然的设计一个貌似恐怖的封面,反而让恐怖感渐行渐远。

笑的世界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有人说“这里很好笑”、“这里也有笑点”之类的话,反而会让人笑不出来。所以我觉得应该避免简单标签化处理,而应该细细品味内容。


站酷网:为方便都市上班族既能单手扶立又能读书,您曾设计过一本单手可翻的书籍。在开始书籍设计之前,会做哪些工作?

祖父江慎:书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在桌子上读合适,还是习惯用单手翻书,通过这些来决定书的形状和大小、纸张的柔软度以及装帧方式。另外,作者过去书籍的设计也要一一确认,要确定是想继续过去设计的风格还是尝试冒险一点的设计,我一般建议多做新鲜尝试,不管是作者还是作品。
站酷网:《Very Shorts 》巧妙的为散架后的书设计了“喉结”,这个在书籍寿终正寝后才能看到的设计,它的创意来源于什么?在你看来,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吗?你会更注重设计的艺术价值还是商业价值?

祖父江慎:在一本书里,会有看不见、很难读到的位置。就像以前的佛像雕塑家会在佛像里放贵重物品一样,我也想给书的内在注入灵魂。

在给《very shorts》做设计的时候,我每天都在想,书也不是永久存在的,它也有生命,经历从生到死,不只是一个物质。所以我想给书本身也注入一个生命,我们人类的喉结在活着的时候是看不到的,于是就在书脊里面放了一个“佛像小图”(日语里喉结与书脊小佛是同声词),只有在书被破坏、寿终正寝的时候才能看到。


虽说设计应该让人便于理解,但我还是希望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有它独特的细节和魅力。不管是人类还是自然,世间万物都是这个道理。

至于是不是很有艺术价值我倒不是很在意,我觉得两方面都可以。只是尽可能避免过于追求艺术性,作品对于作家来说是属于他自己的艺术品,而书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是充盈着日常小震撼和小乐趣的一个存在。
- end -
  专访记者:姜雨雯
视觉设计:海边的卡夫卡
特别鸣谢
此次专访系由靳埭强设计奖组委会与站酷网
联合发布
特别鸣谢为此次专访付出辛劳的
靳埭强、张翼、齐昕宇、有真(日语翻译)
站酷,让设计更有价值!


站酷专访传送门!

▽▽


    关注 站酷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