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民性上看,中国人和美国人到底有什么区别?

 

书评君的新一期阅读评审团...

又是周一,我们的评审团栏目要开始新一次的征集啦。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所关注的书涵盖了文学、社科、科普等各个领域,评审员们每一次都能各显其能。

而今天我们开始征集的这本书——著名人类学家、文化心理学者许烺光的经典作品《美国人与中国人》——又具备了新的“挑战性”。它的主题可谓是十分宏观:关于中国、美国两国的国民性格。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概括,作者的观点是,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的孕育下,中美两国生成了迥异的国民性格——美国近于极端的个人主义,和中国对个人在群体中恰当行为的重视。

当然,概括总是存在着危险。书评君对这本书论点的概括是这样,这本书对两国国民心理性格的概括又是如何?许烺光先生的这部著作写于1953年,半个多世纪过去,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现在再读又会是怎样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发起这一期“阅读评审团”的原因。

所以,如果你对这个话题产生了兴趣,那就往下看吧。同时,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美国人与中国人》
作者: [美] 许烺光

译者: 沈彩艺

版本: 后浪·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 关于这本书 -


谈起关于国民文化心理的著作,很多人第一时间都可以想到那本著名的《菊与刀》,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用她的这部著作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也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与露丝•本尼迪克特一样,《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作者许烺光同属于文化心理学派。他出生在中国,赴外留学,后又回到中国从事实地调查和研究,之后在美国执教,还曾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如此的学科背景和东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下的“边缘人”的身份,让他有可能写作这样一本书。
许烺光(1909—1999),出生在中国,毕业于沪江大学,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到中国从事实地调查和研究,1947年执教于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系,1977年—1978年当选为美国人类学协会主席。著作有《中国人与美国人》、《宗族、种姓与社团》、《家元:日本的真髓》、《彻底个人主义的省思》、《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等。

许烺光与露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的作者)一样,同属于文化心理学派,独特的经历和东西方文化双重影响下“边缘人”的“身份以及卓越的才识,使他成为最有资格写这样一本书的人”。

这本书写了什么?明尼苏达州大学终身教授、人类学家亚当森•霍贝尔曾这样评价它:

“除了简略述及两大文明悠久历史,本书始终强调的是个体的社会文化心理及与其有关的生活方式。作者娓娓道来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文化何以使中国人敏察于周遭的环境,又如何孕育出美国人趋向极端的个人主义?”

关于美国,许烺光同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追溯个人主义的影响。他为此深入地了解美国的政治体制、刑法、人们看待客观世界的心态以及外交和战争行为。他也仔细地剖析了亲子关系、对待祖先与后代的心态、青年社团与老龄生活、性在日常生活及文学艺术中的作用、犯罪率、对成功及权威的判定、游戏和体育心理,以及其他一些人类行为。在上述的所有领域里,他把美国人的优缺点一一与中国人相比较。

许教授在研究美国人的生活时,在各个层面都看到深刻的不安全感——它来自美国人自我依赖或仅仅依靠核心家庭成员的观念。他认为,美国人缺少的是一个锚,它本应联系着比个人及核心家庭更大的存在,与相互依赖的人际网络,与家庭、家族及乡邻,乃至与过去和未来相连。美国人缺少这样一个锚,因此才不安、空虚,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才会为了那种从逻辑上看永远不可能实现的虚幻成功而放弃家庭、信仰、事业、朋友和同志。正因为美国人缺少安全感,他们才被迫不断地证明自己——孩子们要证明自己更聪明、更强壮、更受同伴喜爱;男人要证明自己有女性无法抵抗的魅力;白人时时刻刻想表明自己远比黑人优秀。

他看到了中美两国文化心理的优势与问题,并在某种意义上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和曾国藩的处世之道,无法让中国民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生活,免受歉收、瘟疫的影响。

同样,毕达哥拉斯、路易斯
·
巴斯德(Louis Pasteur)、爱迪生、亚历山大
·
贝尔(Alexander G. Bell)和亨利
·
福特(Henry Ford)的所有伟大发明也不能使大多数美国人敞开心灵,摆脱对人类同伴的恐惧。

中国人在一系列的挫折中逐渐懂得仅靠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已经不足以帮助他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本书是二战后国民性研究的经典著作,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前阅读的三部重要参考书之一。半个多世纪过去,许烺光先生的分析和判断,哪些已经与新的时势出现了距离,哪些又依然能给我们以启示?
- 书摘选读 -
相互依赖的中国人,与家庭、族群和邻里保持着亲密联系,而这必然会弱化他与外部社会的联系。中国人没有必要从外界的人或事物中获得社交和情感上的满足。于是,当中国人因惹上官司或是想谋得一官半职而不得不与政府打交道时,他们会自然地套用与长辈相处时的互相依赖的模式。如果要获取经济上的好处,中国人将寄望于监管者的“慷慨”;如果希望在官司中取胜,也把它当成是官员的一种“恩赐”。官员们享有对法律的解释权,中国普通百姓只有足够顺从才能获得收益。

至于自我依赖的美国人,他们必须不断脱离血缘关系以及成长过程中建立的大多数社会关系,持续不懈地追求个人成功。美国人不想与政府官员保持距离,反而对其持有积极的心态。他们领取政府津贴,好像从父母那里领零花钱一样;但正如厌恶父母的管教一样,他们也愤恨官员们干涉私人生活。美国人通过民意测验、反对党和法律手段来表达对政府的期望。这种积极的心态绝不仅仅是一种应对外界的技巧,它在很大程度上可被视作与政府的认同——难以抗拒的情感投入。
如何参与阅读“评审团”?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点击“阅读原文”,在表单中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要读《美国人与中国人》,或者你对这本书所涉及的领域有怎样的了解或兴趣。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在两天之内选取5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

| 在12天内(从收到书之日起)将书读完,发回500字左右的评论或读后感。

如果你被选中为当期阅读评审员,我们还将邀你加入“阅读评审团”微信群,让你遇到更多热爱阅读、认真思考的同路人。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是“阅读原文”哦。
评审团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关注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