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八旬老教授的教学“真经”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南开老教授告诉您:在新时代,如何把课讲好?...

编者按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在新时代,如何把课讲好?今天我们编发《南开大学报》的一篇文章《听课杂议》,让我们听听八旬老教授张学正怎么说——
释文: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书法:孙赟路
在耄耋之年,受文学院之托,听了20多节课。我已退休20年,而今又坐在教室里当了一次学生,很是荣幸,更觉兴奋。现在教师讲课,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大大地拓展了,听后受益多多。教学手段也已现代化,文字、图像,鼠标一点,屏幕尽显,学生手机拍照,使我大开眼界。想当年我们课上记笔记,下课对笔记,是很累人的。

听课中产生一些零碎的想法,随手记了下来,片片断断,算杂议吧。


  话要讲清楚  
会讲话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中文系李何林老主任的讲课,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他声音宏亮,且字正腔圆,抑扬顿挫,一字一句声声入耳,坐在最后一排的人都听得明明白白;二是他的板书写得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讲课,首先要让人听清你说的是什么。再高深、再美妙的内容,别人听不清你说的是什么,等于白说。现在有的老师讲课,低声细语,且语速很快,像同朋友聊天,又像自言自语,根本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这是在做无用功。

另外,有的老师根本不写板书,或写板书连笔狂草,龙飞凤舞,让人难以辨认。现在尽管有电子显示屏,但板书仍不可少。对于一些学生较陌生的新的概念、术语、教学中的关键性词语,引用古代典籍或名人语录,最好写板书,以加深学生印象。字要大而工整,让人一目了然,不致发生误读、误判。


  讲课带感情  

我听一些文学教师讲课,作家介绍,只是生平流水账,比较干巴;叙述作品,也是平平淡淡,甚至朗读诗歌也有气无力,引不起学生兴趣与情感的燃烧。作为文学课,如果没有感情的介入,效果就差多了。记得我讲一些作家的不幸命运时,曾不由自主地流下过眼泪,朗诵诗歌时,抑制不住心潮的激荡,学生听后也为之动容。我体会,讲课带感情,以情动人,这也是教书育人的一种方式。

所谓带感情,不完全是外在的激昂慷慨,声嘶力竭,而是内在的能感染他人的一种精神力量。如果你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有加,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对当堂所讲授的内容倾注了情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能激发学生情感律动的情感磁场。


  授业有新词儿  

课堂是介绍学术新成果、展示教师个人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平台。所谓授业有新词儿,就是讲课要有学术新信息理论新观点个人新见解

教学内容要有继承性,但又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新思路,有不同于权威、不同于他人的个人创见。有的老师在讲课中注意向学生介绍作家作品研究的新资料、新论争、新出版物(参考书),很有启发性;而有的老师似乎备课不够充分,教学四平八稳,有些内容仍停留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水平上,比较老旧。

我认为:大学课堂介绍学术界当前对某个理论、某位作家、某部作品的争议情况很有必要。在争议中,争鸣双方或多方各抒己见,互相诘问,常常智慧闪烁,新意迭出,这对于引导学生增强学习与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创新意识有重要意义。许多新词儿由争鸣而出。


  突出重点  

教学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平均使用力量。有的老师讲课,一、二、三、四、五……面面俱到,听后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作家介绍不能停留于生平事迹的平面罗列,而要抓住他的与创作密切相关的思想、性格、气质等基本方面作深入开掘;同一作家的诸多作品,要扭住代表作不放,其他可以从略;作品讲解中,对于主要人物、中心精节、关键词语,一定要深入剖析、详细解说,不能一带而过。

重点部分即有关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是授课中的精华部分,一定下力气多讲,从不同角度反复讲,讲足、讲透,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甚至让他终生难忘。


  师生多交流  

有的课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自己确定采访对象,或自己确定写作题目,通过独立地采访、查资料、阅读参考书,完成新闻写作或论文写作任务,然后,拿到课堂上,由学生分别讲自己采访和写作的经过、体会,学生间展开互评,最后由教师点评。这种互帮互学、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不仅形式活泼,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大有益处。

当然,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首先学生在认真完成采访或写作任务的基础上,要充分准备好在班级上的小结发言。我发现,个别学生由于没有很好完成既定任务,发言就显得空洞、单薄、肤浅,甚至敷衍了事。这样,之后同学间的互评及教师点评会流于形式。

在互动中教师并不轻松。学生面对采访得来的大量素材或获得的大批资料,不知如何归纳整理,从中概括出观点。这时,教师应该在课下与学生交流、切磋,协助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并帮他写好总结发言。这样会大大提高实践课的成效。

有的课基本没有师生互动。教师埋头念稿,学生低头听课,从不提问,有时一两节课没有一次同学生交流对话,课堂气氛很沉闷。上这样的课,学生容易开小差、打瞌睡、玩手机,甚至干脆抬腿走人。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应当改进。
来源:南开大学报2017年12月1日 第1353期-第03版
作者:张学正
实习编辑:尹云航
审校:乔仁铭


    关注 南开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