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书店还在那儿”

 



文/同恩


“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这段话出自美国作家海莲·汉芙2005年所著的《查令十字街84号》一书,我本人很喜欢这本书,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这本书随我从一个寓所辗转至另一个寓所,从一方小书柜腾挪到另一处大书房,到现在,我仍会时不时从书架庞杂众多的读物中抽出它来重读一番。而每一次的“重逢”,都会引发新的感受和思索。

如果一定要对“好书”下个偏狭的定义,那么我想,能激发读者一读再读的欲望并且能从每次阅读中有所新获的作品,都担得起“好书”的冠冕。

对于像我一样的书迷而言,《查令十字街84号》这本书的地位如同信众手中的《圣经》,徒步者腰间的罗盘,是能够上升到智识与心灵层面的某种无可取代的存在。

它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罗曼蒂克的温情故事,也是一种濒临绝迹的古典情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相知,也是人与书、与文字王国之间的相守相惜。

查令十字街(Charing Cross Road)本是伦敦最著名的书店街,那里寂寞无声的二手书店们随着这部作品的走红而声名远播,一举跃升为全球书客心目中的“朝圣地标”,只可惜,闻风而至的人们大多不无遗憾地发现,在时代巨浪的冲击下,查令十字街不少独具特色的小书店已关张谢幕,成为江湖传说。

前不久在成都举办的“亚洲书店论坛”上,主持人周东还直感慨“世间再无‘查令十字街84号’”,像一记隐喻,透出一个书迷对于老书店惨淡现状的悲悯情怀。

书店,千百年来承载书客情感与记忆的场所,在时代更迭的历史风口,命运殊途。

查令十字街我虽心向往之,却还没机会一探究竟,不知现在的街道上是否还氤氲着那股“岁月悠悠、死生契阔”的怀旧气韵,不过同样是老式生活图景live版演绎的京都,这些年我倒是常去。

京都自古是文化渊薮、书林圣地,加之古寺庋藏丰富,文人学士汇聚,名门望族世居,出版业与旧书业传统极其深厚。因此,逛书店,是每次京都行的必备选项。

京都现有书店大约有三种样态:自江户时代延续至今的传统书肆,明治昭和创立、历经风霜洗礼而健存者,创业年代较短、风格最为灵活多样者。它们散布在古都各处,你得带着闲庭信步的从容之心去与之“偶遇”才最妙。

京都书店的主人们,很多都还不习惯高效率经营模式,甚至全然不熟悉网店流程,他们带着点儿避世的意味,乐意将自己埋在故纸堆里,静静整理书籍、料理家什,以平常心邂逅三两知心的书客。

也因此,京都的书店总给人一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错觉,此情此景,是久违的亲近加窃喜,想来该是新梦旧愿的拆洗缝补吧。

惠文社,京都书店“年轻态”的代表,也是众多书客会专程寻去“打卡”的地标,在此不能不提。

这家书店坐落于京都相对僻远朴素的左京区,不热闹的地理位置是它的短板,也是它的优长所在,比起市中心等繁华地段,这里更能让人体会这座古都的幽深韵致。

创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惠文社就在这样的土壤上坚韧地生存下来。每当夜幕降临,小街一隅的惠文社亮起暖黄的灯光,绿萝披垂的玻璃窗内书架错落,安静得体的书客徜徉其间,这一幕实在是“很京都”。

从创立之初以收集其他书店没有的书籍立身,到现如今除了卖书、供人看书之外,兼具画廊、咖啡馆、杂货铺的功能,惠文社以自身的“变”诠释京都的“不变”。

常见有人从书店刚开门就进店,中午出去吃个饭,再继续回到这里,一直消磨到天黑还不舍离开。书店不大,却能留客甚久,让人产生舒适自在的身心归属感,这种亲切雅致、引人入胜的氛围也正是京都的城市气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惠文社的书籍上架有别于一般书店要么按作家姓名首字母、要么按作品类型排序的传统操作,它是经由店长的个人判断,将风格相近者归为一类。而所谓“风格相近”,也并非单纯按照书籍类别来区分,只要留意,就会发现其中深藏一种内在的默契与关联,据说这是为了让挑选书的人收获只有书客才懂的小惊喜。

你瞧,这就是京都一再牵引我步履的原因,它古雅、端庄,气定神闲地恪守传统,却绝不泥古、自大,善于汲取新鲜养料并外化出一种独特趣致。身为书客,不论你是对一本正经的传统书肆怀揣好奇,还是对欣欣向荣的独立书店心怀期许,京都都能满足你对书店的全部想象,只因它足够宁和纯澈——而我以为,这是读书这件事能够进展的前提。

之所以连篇累牍、不惧爱国人士的流弹抨击,将我钟情的京都书店一述再述,是因为个人觉得读书是要看环境讲氛围的。

书店,本应是制造适宜阅读环境、渲染读书氛围的专业场所。只是,目力所及周遭的各类书店,空间面积越来越宽大、功能分区越来越繁复、设计装潢越来越后现代的同时,也越来越沦为城市动物摆拍溜娃、商务会谈甚至放飞自我的公共空间。

在过分热闹的空间里,注意力不断被周遭声音举止干扰,稍不留神就成为别人镜头中的人肉背景墙,或横冲直撞的熊孩子“无心”击中的目标,实在很难沉心静气读上两页书。

时至今日,书店作为“书库”的功能尚在,而作为阅读场所的本位功能却日渐模糊、消弭。

大概,随着电子化阅读新时代的降临,愿意将时间耗费在书店里的人越来越少了罢?当选书、买书、看书,都可在手机或KINDLE上轻松完成,谁还会为了买一两本书而专门走进书店、耗时费力检索查找或只是随机翻看,再抱着颇具分量的纸书折腾回家?从经济学的角度讲,逛书店的行为是亏损的。

可也别忘了,书店除了物理属性,还具备精神属性。且不说它是文艺老中青年们公认的心灵避风港,也不论饱经风霜的它是一座城市的见证者和文化名片,作为一个提供阅读可能性和多样阅读入口的场所,书店也应该被世世代代妥善打点经营。

如果说,书籍的价值在于它将人类文明的基因密码镶嵌在一个个铅字之中等待你去破译,那么书店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它所能赋予和拓展的人类想象力的长度和宽度,它所贩卖的,是无限可能性。

这也是为什么,有纸书情结的人大多也怀有书店情结。当你被无数纸书环绕,你所看到的,是人类时间轴上所有被记录下的点位,那一刻,书将时间和空间重新解构,无论你望向何方,看到的,都将是整个人类世界。

谁会甘心放弃囿于此星球而能够体尝“上帝视角”的唯一机会呢?

这阵子,新华书店华丽变身获德国设计红点奖的文章在朋友圈被一再转发。朋友们对此事的态度呈现两个极端:或捧或杀,绝不中庸。这个现象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时代在变,潮流在变,人们的观念和审美也在变。传统国营书店顺应变局改头换面,原本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样的转型探索,我以为是值得褒奖的,况且,转型转得彻底又漂亮,为国牌赢足了面子。

只是,整了容、美了颜、吸了睛之后还能不能自如自洽地好好生活,是每个整过形的美女都将面对的现实考验。书店也不例外。

我想,那些对新华书店“换脸整形”抱持反对意见或观望态度的人,也并不是缅怀以前那个“又专又红”的老土书店,而是,在家长气十足的新华书店里捧起一本书就能安静读它一下午的阅读氛围吧?如今面儿是有了,那里子呢?

任光阴荏苒世道变幻,“书店还在那儿”。还有思考能力的人应该都想得通:变浮华的不是书和书店,而是人和人心吧。
EDITOR/TERRY
真正的BOOKER,不需要“被主流”,更无需“被理解”。蹉跎时光于书本里,无论时空如何变幻,都是最美的事情。

时尚生活志「BOOKER」专栏,写给懂书人看。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或许你愿意写点什么给同样的读书人,欢迎邮件我们:terry@magicgell.com。
BOOERS@时尚生活志
“做最Touch的时尚生活小号”


    关注 时尚生活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