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拍小调,都是你与生活相爱的凭据。 悦书

 

如何使“安心”成为可能?...

如何使“安心”成为可能?
森林疲乏了,

赠我冷和暗。

与雨相拥眠,

蘑菇心不改。

心安于何处?

萝卜、家书、

鳄梨、火炉、

婚礼、薄暮、

……

我有书单,

每周相约。

本期主题,

“如何安心”。

天越是灰暗,

心越要安稳。


1《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4-10

推荐指数:★★★★★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

明朗积极的神话

当作生存下去的凭据

——村上春树




会关注蔬菜的心情,能挑出好吃的鳄梨,听到了大萝卜的怪谈,看到了月夜下的狐狸,还得到了海豹的亲吻……小说里这些恰到好处的笔触,描绘出耐人寻味的生命细节,让人重新发现日常忽视的有趣小东西。或许,也正是有了这些生活的小凭据相助,我们才得以找回遗忘许久的自己。

就像书中村上春树在描写一首歌的押韵时突然叹道的那样,“听着听着,或者说唱着唱着,忍不住就想谈一场恋爱。” 仔细一想,生活不就是,从偶尔被动听直到忍不住而主动唱么?这些小拍小调,都是你与生活相爱的凭据。不管是一个萝卜还是一只鳄梨,你都会感谢它。



2《家书》



作者: 夏楠 编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4-5

推荐指数:★★★★★
无聊的人不会寂寞

随便找个事情就能乐呵呵

——夏楠




收录了三十三位文化艺术领域名家的文章,不是通常意义的家信汇编,而是一部关于家的书。语言素朴有力,文字安静感人。如书中《素朴为家》一篇,对曾经经历的困难都是娓娓道来,哪怕是七岁之时就要独自走很远很远去挑水,也能从中发现乐趣。或者在婚后七年中,他一直依靠妻子的工资度日,但就在这样一段大多数人都会觉得煎熬的日子里,他能看到草变成很嫩的绿色,雨是从哪儿下来的,落到那儿之后流到哪儿,从那儿又流到了什么地方,每一颗钉子是怎么敲进去的,每一块木头是怎么制作成型的……

有人说,读这本书的体验,如同回到了幼时,张着嘴盯着电视机里的那段黑芝麻糊广告一样安心。“浓稠的黑珍珠般的一碗,撒上星点桂花。甜糯散开,催发着记忆里的沉香。”的确,家书在抒写时所表达的情感最为私密、最为真挚,也最容易让人在浮躁中安静下来。



3《小说灯笼》



作者: [日] 太宰治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17-6

推荐指数:★★★★
我想开心、努力

温柔待人地

过完今天一天

蓝天最近也湛蓝美丽

美得令人想去泛舟

山茶花的花瓣有如樱蛤

飘落时会发出声音

今年第一次看到

如此动人的花朵

很是惊艳

一切都令人眷念

——太宰治




这部小说散发着如灯笼一般的温馨气质,夜里读来心安然。字里行间,你可以触摸到那种平实日子里的小烛光影。主妇考虑着饭食,时刻为家操持;适龄青年寻找着合适的伴侣,期待着美好的婚姻;年轻女子也有文学偶像,还为此烦恼不已;孩子为一场雪而兴奋而雀跃;兄弟姐妹为孰强孰弱而一争高下……

如果放在平时可能不觉得它们如何,但是想到此书创作于黑暗的战争年代,忽然会感慨,平常日子犹如闪着光的金子,想紧紧握住却又挡不住流逝,只能默默体会它们的珍贵,暖暖在目,感恩在心。而这,或许就是太宰治的目的之一:越是灰暗时候,越要喜乐安稳。



4《反与正·婚礼集·夏》



作者:   [法] 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3-8

推荐指数:★★★★★
一个突如其来的爱

一部伟大的作品

一个决定性的行动

一种可以使人改观的思想

它们在某些时候

可以给人以同样难以忍受的焦虑

并且可以因一件不可抵御的诱惑

使这种焦虑变得加倍强烈

因存在而产生的焦虑是美妙的

——阿尔贝·加缪




《反与正》《婚礼集》《夏》分别完成于1937年、1938年、1954年,这三部散文集编撰成为一个合辑,整体感觉还是很贴合的。与《西西弗的神话》《评论文集》不同,这里的加缪更感性,充满了对生命的眷恋和热爱。

尤其是散文集《婚礼集》,书中随处可见年轻的笔触,年轻的情感,如同大海上的似锦繁星和燃燃烈阳。加缪一改抑郁的笔调,变得明亮起来。看加缪的生平介绍,得知这一期间,物质生活的窘迫得到改善,精神或许因此得到放松吧,这期间的加缪,积极投入到具体的旅行中,他不再体味孤独,也不再思考生存哲理,仅仅是观赏大自然,在景物中感恩生活的美妙。

5《凯尔特的薄暮》



作者: [爱尔兰] 威廉·巴特勒·叶芝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年: 2010-1

推荐指数:★★★★★
如长脚蚊在河流上飞翔
他的思想在寂静中滑动

——威廉·巴特勒·叶芝


即便有沈复指蚊为鹤的趣想,人们对长脚蚊也已预设了一贯的好恶倾向,有人却将蚊子当作轻盈神秘的翅膀,与米开朗基罗一起写入同一首诗中。为什么?因为那人是叶芝。叶芝的心,总是暖的,不说他那炉火旁打盹、睡意昏沉的爱人,说说这次薄暮时分的凯尔特,读的时候,竟不时幻想自己与叶芝一起围炉而坐,听一个眼睛挺有神的老人讲故事。只是这次的炉火,是我在旁,定不会打盹。

此书是叶芝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有点类似于我们的《聊斋》,但是有读者说,叶芝版的聊斋故事却“显得多汁清明且神秘”。凑鼻闻,有松子的幽香;立耳听,有林鸟的扑簌;低头瞧,还有被松柏的枝杈搅乱的阳光……

延伸阅读:



    关注 生活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