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旧事】以杭为家的司徒尔夫妇

 

杭州有一条街巷叫“耶稣堂弄”,这是因巷内建有美国教堂“天水堂”而得名的。主要的建堂者是约翰·林顿·斯图尔特。...





杭州有一条街巷叫“耶稣堂弄”,这是因巷内建有美国教堂“天水堂”而得名的。主要的建堂者是约翰·林顿·斯图尔特(John Linton Stuart,1840—1913),中文名字叫司徒尔。
杭州基督教女青年会会所


司徒尔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一个基督教长老宗世家中,在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攻读神学并被按立为牧师。1869年他作为美国基督教南长老会派遣的首批海外传教士,来到该会选定的第一个海外传教基地——杭州。

来到杭州后,司徒尔与其他传教士深入大运河沿岸进行宣道、医疗和教育方面的工作。3年后,他因身体原因回美休假,期间与出生于亚拉巴马州的玛丽·路易莎·霍顿小姐(Mary Louisa Horton,1842—1925)一见倾心。玛丽是一名教师,一度担任芭藤学校(Barton Academy)的校长,自己还创办了一所女校,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深具同情怜悯之心。她被司徒尔在杭传教的见闻深深打动,于是决定嫁给他,一起去那个遥远而陌生的东方国度传布福音。
杭州天水堂


1874年,司徒尔携妻返回杭州,担任了新建的天水堂的主管。他们的家就在附近,成为美国南长老会传教士们的聚集点。传教士到杭州后,一般都会先寄居在司徒尔家中一段时间,学习中文,然后开始在华生活。

在传教的同时,司徒尔办了一所男子学校,学生中有些成了布道团工作人员。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玛丽,则根据中国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陋习,以女子教育为己任,她曾发问:“我能为中国那许许多多步履艰困的缠足妇女们做些什么?”于是她帮助创办了近代中国的第二所女子学校,学生约有100多名,全部寄宿且免收学费,入学条件只有两个:不许缠足;不许包办婚姻。该校后来和其他学校合并组建为杭州著名的弘道女学。这位“麦姑娘”因此也得到了杭州人的交口称赞。

1890年,中华基督教学校女青年会在玛丽创办的女学成立,杭州成为女青年会进入中国的首个城市。1923年10月,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大会在杭州召开,宣布成立全国协会,以“尔识真理,真理释尔”为会训。与会人士向身在北京的女青年会创始人玛丽遥致崇高敬意。
西湖九里松墓地(图为司徒雷登为父母扫墓)
1913年,司徒尔在来华45年后逝世于杭州,安葬在西湖九里松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墓地。1925年,玛丽在庆祝她来华50年纪念活动后不久逝世于北京,灵柩运抵杭州后安葬在司徒尔墓旁。司徒尔的墓碑上写着:“公正的道路,像一条灿烂的光线,投射到世界美丽的一天。”玛丽的墓碑则写:“有智慧的人像上天的光明一样照耀着全世界,有正义的人像天空的星星一样永远地放射着光辉。”在旁陪伴他们的是两人在杭州出生并早逝的二子戴维(David)和四子罗伯特(Robert)。
本文作者系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杭州名人纪念馆研究馆员

文章选自杭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文史研究会编《天城遗珍——杭州对外文化交流史迹》


    关注 杭州文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