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说这些话的人,医生要多几分谨慎

 

在农村行医20多年,笔者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患者。人们常说,医者仁心。面对患者,医生应该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不分富贵贫贱、身份地位等。然而,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行业水平和专业技术方面本身就欠缺,面对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患者,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前言  

在农村行医20多年,笔者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患者。人们常说,医者仁心。面对患者,医生应该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不分富贵贫贱、身份地位等。然而,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在行业水平和专业技术方面本身就欠缺,面对千奇百怪、各式各样的患者,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特别是乡村医生和农村个体医生,大多数在为患者提供“先看病,后付费”服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免费服务,深陷纠纷”。

张口闭口说,“看不起病,医药费很贵!”

“看病贵”这个话题,笔者曾以文阐述过,是个伪命题,因为你无法衡量何种医疗服务或药物贵还是不贵。

举例说明,对于有钱人来说,同一种药品或诊疗行为,百元甚至千元,人家都不觉得贵。相反,对于经济困难的人群来说,降价到十元百元,依然叫贵。从某种角度来说,医疗服务价格只有公平、公开,才能让患者不吃亏。

然而,近10多年来,“看病贵”三个字常见诸报端,甚至有媒体隔三岔五报道,“药品降价多少百分比”,一些民众不知不觉总认为医疗服务“水分多”,每次看病都张口闭口就说,“现在,看不起病啊,医药费很贵!”

张女士是一名服装销售人员,患有慢性糜烂性胃炎,她常把就诊行为与服装销售作比较,认为基层医生“赚钱太容易了”,常把“看不起病,医药费很贵”当做顺口溜。

据她多次就诊经历,她总喜欢将医生所开处方悄悄“复印”,拿到其它药店购买药品自作主张服用,甚至将很多药品配在一起服用。

这种张口闭口就说“医药费很贵”的人,常常只看药品价格,不计诊疗服务费用,从而将基层医生看作“白眼狼”,常背着医生擅自购买药品服用,一旦出现医疗意外,还容易把责任推给医生。

总是反复问,“医药费能少点不?”

在农村,讨价还价是一种习惯。有的人将这种讨价还价模式使用在诊疗过程中,导致基层医生有些无所适从。这种人,哪怕医生将10元药品降价到1元,他都觉得医生赚了他不少钱。

菜市场是讨价还价较为典型的地方,在那里,常听到有人这样给医生(乡村医生或诊所医生)说话,“还是你们做医生的好,不讨价还价,要多少,人家给多少......”然而,仔细观察发现,有部分讨价还价习惯的人,总是反复地问医生,“医药费能少点不?”这种人很容易将医生所开药品的样品拿着,挨个药店去咨询,到底医生“多赚了多少钱”。

总是反复问医生“医药费能少点不”的人,心里并非把就诊看作真正的请医生诊疗,而是把医生的诊疗行为当做一种普通手艺,总希望医生能为其提供最价廉甚至免费的诊疗服务。哪怕医生全心全意免费为其服务,都不能满足其“价廉心”。

但是,有一点,这种人是不会给医生“打折扣”的,一旦出现任何药品不良反应、医疗意外等,这类人会加倍地“惩罚”医生,在其眼里,“医生是赚足了钱,才肯让价的。”

常顺口溜着,“出了问题,就得赔!”

如今,在基层,有的人请医生看病时,大张旗鼓地说,“现在看病,医生不敢整出问题,出了问题,就得赔!”

他们似乎没把医生当作为自己健康服务的人,看作是一种“我花钱请的服务人员”,医生就得规规矩矩听其使唤。

据笔者观察,常顺口溜着“出了问题,就得赔”的人,对自己的健康多数不负责。他们往往认为,治病救人就是医生该做的,要做就得做好。

50岁的牛大爷是典型的常把“出了问题,就得赔”挂在口边的人,他嗜酒成瘾,医生多次劝他戒酒,他却说,“戒酒不生病,医生吃什么?”

有一次,他饮酒过多导致胃痛、胃胀,他自以为是“吃多了”,便到药店购买健胃消食片吃后,胃痛不减,随即找到药店理论,“你卖给我的消食片是假药,不然怎么没效呢?”

他的儿子小牛同样常把“出了问题,就得赔”作为顺口溜,一次他到村卫生室“看感冒”,医生警惕地开了一板氨酚黄那敏胶囊(每次1粒)和一板维C银翘片(每次2片)让他回去服用,可他回去后自认为“医生药量太轻”,擅自一次服用2粒氨酚黄那敏胶囊和4片维C银翘片,结果出现全身无力、困倦等症状。

他却给妻子说,“某医生开错药了,让我吃了更严重。”随后,妻子扶着他前去找医生理论,甚至提出要求医生送他到卫生院诊疗。

陌生病人说,“我只相信你!”

在农村,有种油嘴滑舌的人,一进诊室就对医生说,“医生,你的医术了得,我只相信你。”若是“老顾客”,还说得过去。若是新来的、陌生的病人,就得当心了。

张大爷来镇上女儿家居住,一次感冒后,他来到诊所便说,“医生,听我女儿说,你医术了得,我只相信你,某某、某某那些,歪的,我不相信.......”看完病,他爽快地开了医药费,离开了。

没隔多久,他再次来诊所,同样一进门便说,“我只相信你,你是真医术。”然后说要两盒药(10多元钱),当医生把药递给他后,他摸摸这个口袋,又摸摸那个口袋,说,“不好意思,没带上钱,改天给你拿来。”之后,他好久没来诊所。

大约两个月后,他大摇大摆来诊所,一进门便说,“医生,我只相信你。”从表情上看,他根本不提付费的事儿。拿完药,他就离开了诊所。之后,他再次来诊所,以各种理由向医生赊账,3次下来,共计欠账几十元。从此,很长时间不来诊所,以至于后来诊所医生问他,他却反问,“好久的事哦?”

这类人的特点先是张口闭口“夸奖”医生,获得医生信任后,向医生小数额赊账,最终赖账。要是医生给予“免费”诊疗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他会变本加厉地找医生麻烦。

总之,在农村当个小医生,其实要比大医院的医生更不容易。有风险自己担着,患者有钱没钱的,都是乡里乡亲,他们来看病都得该拿药拿药,该看病看病。

所以,笔者在此提醒基层医师同行们要谨慎自律,帮助他人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 | 梅松政


编辑 | 刘清华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村医之家

微信号:zgsqys-cyzj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关注 村医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