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展后如何理性面对原创新中式

 

上海家具展刚过,仅以此系列文章,致所有在路上的研发设计团队。本篇我们来聚焦被宠爱的“原创新中式”。...



从2016浦东首次亮相的3000坪原创新中式设计展,到2017的梅开二度,策展方的供给侧改革正成为市场的风向标,随之而来的是这一风格的进一步繁荣。过去十年间,新中式在贸易平台的亮相率几乎每年维持在10%左右。作为中国特有的、与欧美新古典相呼应的风格,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征,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然而,面对今秋展会所释放的新中式井喷的讯号,恐怕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现状1:新中式没有走出同质化

新中式没有走出同质化表现为空间布局的同质化、产品品类的同质化和材料应用的同质化。从空间布局上,几乎每一家都着重展示了茶桌椅;从产品品类上,大多数新中式产品还是聚焦于圈椅、官帽椅等典型产品上;从选择材料上,实木依旧是被偏爱的主材,也有用竹集成材者和以木仿竹者,而依然有传统的“一木到底”者在其中。新中式的创新之路刚刚开了个头,因此大多数参展者很难一下子跳出雷同的品类和材质,就更难说在辅材、涂装、功能设计、功能空间等方面创新了,以至于目前的新中式同质化较为明显。

现状2:原创设计不等于小众设计

原创品牌以设计师为主体,综合设计能力较高,从视觉传达、空间氛围营造到产品设计均有较高的调性。然而,正是精于设计,更容易陷入设计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的盲区。

商业化思维需要考虑更多维度,从制造到销售的每一个递送环节。就目前的情况,原创新中式一是难形成批量化生产,二是还没有做好进入流通环节的准备。所以设计展上的新中式在市面上消费者不一定买得到,易成为少数人的新中式。

因此原创新中式应该考虑工艺结构材料的可批量化,并考虑服务与当代大众人群,创造具有普世价值的生活方式。

深思:拉开档次的是什么

设计的高低之分不在于材料人工之贵,不在于款式之标新立异,更不在于展示效果之高逼格,因为设计必须研究人和市场。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新中式拉开与同行者的距离:

其一:品质应该成为每种设计最基本的保障。但很多品牌不关心品质,缺乏工厂管理系统,很多工厂现场不堪入目,如何能做出令人信服的产品。好的做工和品质应该成为新中式的准入标准。

其二:我们谈生活方式太多,忘记了家具最普世的价值——“好用”,好的家具应该越用越好用。家具产品是方便人使用的,如果牛角尖都钻到器物观中去,恐怕很难设计出入世的好产品。如果家具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定当成为好设计。因此,这一点是新中式脱下风格外套后仍需具备的必备条件。

其三:从"全实木"走向"回归材料本质属性"。受限于材料和加工方式的选择,实木依然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热衷的材料。然而新中式不应该受一种材料约束,只有设计师、企业重新认识自身优势,一定可以看到掌握住独特资源。

其四:从“去风格化”重新考虑新中式。新中式不是供一尊佛、布一席茶,新中式应该从具象走向抽象,从人设明确的茶室和书屋走出来,从明确的风格走向边界模糊的准风格,才具有和现代生活接壤的持久生命力。

致新中式:从传统到创新

过去十年在朱小杰、吕永中等一批先行者的拓荒中新中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我们相信新中式一定可以被载入史册。如果说它的萌发是源自文化自信心的苏醒,放眼下个十年,“新中式如何从有到优,从优到卓越,从本土走向国际”、“在传承中思考如何突破与创新”是时代留给我们新的命题。

■2017年上海展潮流趋势将由本平台持续发布,敬请关注下期潮流趋势发布。

■2017年展会的更多潮流趋势资讯尽在《2017家具潮流趋势·国内版》和《2017家具潮流趋势·欧洲版》,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选购。

《70/80年代:艳丽古怪又理性克制的意大利家具设计》
《60/70年代:解密波普时代的意大利家具》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2017家具潮流趋势限量版白皮书。


    关注 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DED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