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天!原来这么多成语出自寿县|淮南申报成语典故之城宣传片出炉

 



成语典故

淮南灿烂的文化财富

撰稿:姚尚书 岳葆春 李长惠



八公山麓,淮水之滨。千百年的璀璨文明史,激荡出光辉灿烂的文明之光。含阳藏雾的八公名山,孕育着流播千古的思想精萃;淮土遗珍,蔡楚流光,一座寿州古城从两千多年的历史深处走来。文章千载,汉韵依依,一部鸿篇巨制《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

这一切,为淮南这座闪耀华东的能源之都,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屐痕;更为中华民族,沉淀下无数韵味悠长的成语典故。

八公山、寿州城、《淮南子》,这一山一城一书,承载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楚风习习,汉韵流响,人们以成语典故为荣,传习不废。


在淮南,记录成语典故的典籍众多,除了《淮南子》还有现存的《淮南市志》、《寿州志》、《八公山志》、《八公山的传说》丛书、《淮南子与二十四节气》、《寿县成语典故》等,这些成语的影响力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是因为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而出的,寿州城里因为名叫时苗的清官而生出了成语“时苗留犊”。还有“好自为之”、“人尽其才”、 “身体力行”、“月里嫦娥”、 “塞翁失马”“一叶知秋”等等。


前人为淮南留下了瑰丽的文化宝藏,今日的淮南人也将成语典故融入了城市景观和生活点滴。如淮南火车站广场上的淮南王刘安雕塑;淮南高铁东站站前广场雕塑;市政务中心广场上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共工触山”浮雕、龙湖景区内的淮南子成语文化浮雕、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淮南子文化园等。
2015年,《语出〈淮南子〉》成书之际,正值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火爆,在全国形成了“成语热”,那时淮南便有了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呼声。 2017年初,淮南市政协向淮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建议。

市委、市政府响应民意,积极作为。市委书记沈强对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建议作出批示;市长张孝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作为政府工作目标,大力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申报领导小组,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把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作为要事来抓,力度大,举措实。经过多方调研、考证,先后完成《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淮南市“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论证报告》《淮南成语典故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市上下营造了“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申报的浓厚氛围。



历史因成语典故而鲜活,文化因成语典故而鲜明。淮南市寿县古城是先秦时期淮夷部族的文化中心,古州来国都城。春秋时期,蔡国迁都于此,在淮南延续国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战国后期,楚国迁都于寿春,楚文化遗存丰厚,影响深远。



寿州古城伴随历史兴替数千年,“三为都城,六为郡治”,始终是淮南重镇,一方之都会。春申君遭小人暗算留下“门里人”的训诫镌刻在城门之上;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故事;生动形象的“当面鼓,对面锣”,一方面表明了秉公办事,言出必行的正派作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淮南人民“一是一,二是二”直来直去的性格特征;“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在这里家喻户晓,镌刻在城门之内的石刻上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必须葆有平常心。

这些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传遍寿州城的“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子”,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传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个鲜活的载体历久弥新。
与寿州古城相伴千载的八公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文化名山、地质名山。细说它的历史,“老当益壮”的廉颇,因奸人诽谤而“一饭三遗矢”,如今埋骨在放牛山下,冢墓巍然,贵比王侯;“三千珠履”夸富赵国,“当断不断”而身受屠戮的春申君黄歇长眠于斯,留下深切的历史遗憾。“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的愤懑之情至今引人深思;淮南王刘安与“八公”筑炉炼丹,炼就传承至今的神丹——天下美食豆腐,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也因为淮南王刘安服食丹药,白日升天的故事而广为流传,成为挂在百姓嘴边的常言。
翻开淮南史册,每一页都凝聚了厚重的人文故事。楚庄王令尹孙叔敖在淮南修治芍陂水利工程,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早300余年。至今,芍陂(今名安丰塘)与都江堰一样仍然在发挥灌溉作用。清风惠政的天下循吏第一人孙叔敖一生劬劳,不积私财。孙叔敖的妻与子衣食不足,以至于连优伶都看不下去了,扮成孙叔敖的模样劝谏楚王,要他善待忠臣后人,遂有“优孟衣冠”这一成语典故传世。



“绝代奇书”《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是中国成语典故的宝库。其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以《淮南子》中嫦娥奔月、女娲补天、伯乐相马、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后人从《淮南子》中摘录出约定俗成的格言、警句300多条,成语典故350多条,仅《汉语成语词典》、《古今汉语词典》就收录122条成语典故。《淮南子》可谓“天下奇书”,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着极其独特的地位,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于成语文化的运用,淮南已形成一定的民间文化普及基础且在地方民俗中有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在剪纸、绘画、工艺制作上还是在文艺演出、文化活动、日常舆论宣传上均可见成语典故的传播运用。此外,淮南还成立有淮南子文化研究会、国学研究协会、历史文化研究会等群众性社团研究机构,专门从事成语典故传说的研究创作。
中国成语典故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在老百姓的口中,在古今汉语的语系里,广为流传,广泛使用,延续至今。根植起源于淮南的成语典故,是祖先留给淮南人的珍贵礼物,是我们灿烂的文化财富。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它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在淮南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加快转型发展的征途上,成语典故文化也将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加快建设美好淮南贡献强大的精神力量!
推荐阅读
喜讯!寿县再添一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新华网视频|千年八公山 悠悠豆腐情
重磅!一桥贯通东西,瓦埠湖大桥正式开工建设!
旅游伴手礼寿县有哪些?
寿县出土的“盆”告诉你2000年前“国际关系”如何搞定



    关注 寿县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