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版式发展史2:曙光初现(1996-2000)

 

版张小型化从联合发行邮票开始...







版张小型化从联合发行邮票开始,如1994年的《鹤》,1995年的《珍稀动物》,1995年波及到其他邮票。《鹤》和《珍稀动物》都是和国外联合发行的,为了和国外早已流行的很小的版张搭配,也就做了很小的版。尤其是《鹤》,邮票票幅是前所未有的32*40mm,当时邮票厂的齿孔是棋盘式的,为《鹤》邮票专门定制的打孔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后面联合发行的邮票也是采用这样的小型版式,如1996-8T《古代建筑》、1997-7T《珍禽》、1998-20T《故宫和卢浮宫》、1998-19T《承德普宁寺与维尔茨堡》、1998-26T《莱芒湖与瘦西湖》、1999-5T《马鹿》、1999-14T《庐山与金刚山》等。





进入1996年上半年,1996-2J《亚洲冬运会》采用四枚连票的方式,而整个版安排了4个方联,总枚数只有16枚。也就是一个四方联就是一个大版。是不是很熟悉?按现在的规定,是不能破版的,否则营业员是要被投诉的。接下来的1996-3T《沈阳故宫》也采用了这一模式。1996-6T《山水盆景》则采用国际象棋那样的黑白间隔排列方式,让年册的生产厂商无比蛋疼。在连票还非常珍稀的1996年,邮人们不想把票撕成单枚,有些《山水盆景》邮票是1-2,4-3也就忍了,但是年册预制的是横的,买到的票却是竖的,这就无法容忍了。所以这种国际象棋式的排版在大陆只使用了几次如1997-08T《侗族建筑》、1999-16T《科技成果》等,就不再使用。在1995年,邮票已经被炒高到第一阶段,这些小型版式尤其受炒作者喜欢。





1997年的《黄山》,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版式设计方式,它将一套邮票全部印成一张纸上,形式类似小全张,但没有发行其他版式。这样的新颖的设计方式,怎么称呼它成了争论的焦点。有称呼为小版张,也有称为小开张,还有成为套票小版张的。这样的版式立刻成为经常采用的版式,尤其是6枚以上的大套票常用版式。56枚的1999-11J《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团结》也使用了这样的版式,否则营业员恐怕很难将撕开的非常相似的56枚票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的交给预定户。现在更倾向于称作套票大版、单版式。



除了1996年的曙光初现和套票大版的出现,其他邮票仍是30-50枚的大版,乏善可陈。1997年的邮票炒作局限于小型张,与小型版式擦肩而过。真正的突变发生在2000年。



集邮本子原创文章

基于共享原则,欢迎转载


    关注 集邮本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