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 旧秩序的「国王」与新秩序的「小鲜肉」

 

地产界的千禧一代,不服气,有话说。...





地产界的千禧一代



十年之前,谁也想不到,礼赞地产行业的明星公司与职业经理人,居然能变成一门价值数十亿元的产业。

出于本能,很多人鄙视这件事情。他们觉得评选一旦生意化,就可以摇摇头说Low逼了。

我却并不这么认为。

榜单商业化运作,引入市场机制,会形成同行竞赛、监督,最后倒逼出一个真正客观公正的榜单制作环境。你若担心谁一家独大,垄断了话语权,那是对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原理没有信心。

想象力会限制你的想像力,榜单的价值远比你想象的更为重要。

它带有强烈的年代气息,是一面观察房地产似水流年、名流如梭的镜子,更是一个时代的公众相册。

1988年,一个叫做鲁伯特·霍格沃尔夫的英国人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中文。他曾在会计大行安达信工作,虽掌握七种语言,但籍籍无名。

十一年后,他在中国发布了第一份揭秘中国富豪身价的排行榜。他的名言是:「我的排行榜不会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为此,他收律师函,吃官司。但是,他乐此不疲于成为中国商界「最令人痛恨」与「最令人欢迎」于一身的外国人。

他的中文名字,叫做胡润。迄今,距离他与《福布斯》联手制作的首份榜单公布,已近二十年了。

胡润是一个榜单IP,它带领我们进入财富冒险家们的后花园,然后,看到的东西击中了我们所有人.

你痛恨,或者羡慕,反正你过往谈财富,你绕不过这个成名于中国的最早的「自媒体人」。





榜单产业能够高度发育,还与一件致命的事情相伴随:360度无死角的竞技评选规则。

这事容易理解。有规则才有评比,不同的规则引导出不同的榜单,榜单品类越丰富,产业越发达。

正是因为,人们可以定制、预设、排除、限定某些关键词,这个商业世界才像一个个榜单描摹的那样,五彩缤纷,充满刺激,情怀与镜头感。

一个产业发达的特征,就是有丰富的产品提供;而丰富的关键词设定,带来榜单产业的定制化产品。

所以,我们既要欢迎正统的榜单,也要允许奇葩的榜单;既要有折射当下的榜单,也要有隐喻「新秩序」的榜单。

只是不要忘记一件事情:坚决抵制那些故意弄虚作假的排行榜。



迄今,在地产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代表着「旧秩序」的榜单规则:

1,销售规模;

2,销售面积;

3,利润;

4,年度影响力企业;

5,年度影响力个人;

1,2,3,这些奖项指标,简单粗暴,人人皆知;4与5奖项中的影响力,其实大概率还是123逻辑的延伸,得了123,还能没有4和5?

这样的榜单有没有道理?

很有道理。因为,这些「旧秩序」榜单折射的正是,我们刚刚经历,以及正在经历的地产历史,集体情绪与当代心理。

在这个「旧秩序」里,力量与吨位,是最主流的美学。这种审美构筑着我们对于一个地产行业最原始的认知,承载着个人英雄主义与对强者的玫瑰色崇拜。

只不过,看多了容易对「肌肉男」审美疲劳。

地产已经进入「新秩序」,请来点「花样美男」与「小鲜肉」吧,它们的肌肉感也不错,颜值亦更带感,我们需要不一样的新秀涌现。

比如,谁是30大票仓项目,20大毒药户型,10大爆款城市,5大未来地产人物?

房地产行业命运的密码,藏在各种名目的榜单之中。在榜单中,我们看到一个以爬行姿态慢慢逼近我们的未来。





旧榜单看多了,也容易令人产生顽固的失落感:江湖大局已定,后来者难以出头,历史已经终结。

这种心情与今天我们讨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寡头垄断非常类似。在BATJ与碧恒万融面前,无法超越的无力感非常强大。

那么,地产新秀们比什么?比内在结构与丰富性。

大约在几个月前,一勺言写了一个非常诚恳的文章,来表扬一个00后地产商的战略素养,并断言,战略并不是大型房企的专利。

它的名字是地产界的千禧一代新秀:美的地产。2017年全年突破了500亿元。

如果你与碧桂园比规模,那只能是鸡蛋对石头的致敬。但是,同为500亿元体量时,当年碧桂园的内在丰富度,未必超过了今日的美的地产。

更重要的是,正是内在的产品结构与品类丰富程度,展示了一个开发商业务能力的最大边界,而它决定着一个开发商最终可以走多远。



把碧桂园与美的地产放到一起,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比感。碧桂园是当今中国地产界第一规模房企,美的地产刚刚加入500亿元俱乐部。

二者最大的共同点是,总部都在佛山,都重兵投入了二三线城市。不久之前,碧桂园还与美的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这两大上市公司的市值加起来,占到了佛山上市公司总市值的60%。

老大哥有资格小看同城地产兄弟么?未必。

在一个足足有100页的内部口径PPT中,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有料」的美的地产。它的货架上,摆放了从高端住宅,精品写字楼,各类商业中心,物业服务,旅居产业特色小镇,智能产业,长租房,工业园升级改造,康养到酒业产品,琳琅满目。图片太多就不放了,有很多已营业的购物中心相当有逼格。



表面上,你看到的是产品类别,是一个个不同的独立产品。

但是,用互联网语言来说,它们其实是美的地产提供的服务场景。消费场景越多,越有助于提升它的客户黏性与多次消费。

一个在500亿元的盘子里就能作出如此丰富菜样的地产商,你是无论如何不敢小瞧它的野心的。因为,这样的能力养成,至少是奔着千亿规模而准备的。

美的地产的心思不谋而合。它未来三年的时间表是:销售额2020年实现千亿规模。





00后地产商的战地地图一文中,一勺言总结了美的地产的战略素养。



但是,其实它的战术素养也不错。

总结下来,大概是三件武器:智慧社区,顶级资源调配与市场应变能力。

一勺言有几点看法:

1,现在不同品牌的地产商,长的越来越像,从产品到口号。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如果不能建立核心识别度,大而不强,一样不获尊重。

2,智慧社区是美的地产的产品顶层设计,围绕智慧社区,提出了一系列的系统能力构建。美的系企业的制造业基因,也有助于美的地产跻身成为中国最懂智慧社区的开发商,这张牌,要出好,打好,维护好。

3,地产竞赛白热化,一定程度上进入「拼爹行情」、「跨界作战」阶段。如果你没有顶级的战略资源导入到开发业务中,这场战斗的绝大部分时间对你就是垃圾时间。这张图显示了美的地产的顶级资源储备。



4,未来90天到180天的市场风向判断能力非常重要。

依美的地产为例,我剧透一个500亿元房企对未来90天的市场研判对策,如下图:



这张图信息含量很高,见仁见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词组:控总价,培养副职。

大家都在谈抓回款,警惕风险,但其实最低调务实的做法就是控总价,确保在一个购买力被部分透支的市场中,你的产品潜在客群更多,去化难度最小;培养副职,更是一个关键的增长指标。中国的房地产其实仍在一个加速通道里,优质人才的价格在2018年会进一步凸显。

以上三件武器,有软又硬,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小鲜肉房企参与顶级竞赛的筹码。



自媒体文章的点击量应该是波动的,如同心电图曲线,有高有低。

如果近乎一条直线,那叫做死亡曲线,必定有诈。

排行榜的成员也应该是变化的,山头常换常新,这样才有持续观赏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榜单角度,这是地产「新秩序」下开发商新秀的刚性需求。

就从本文开始吧。

前文阅读提示:

一勺言 | 卧底卖房的CHO与链家的人才报表


    关注 一勺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