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莱讲堂】为什么孩子会突然变害羞、不爱理人?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孩子不懂礼貌,而要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困扰,孩子原来特别爱跟人打招呼,见人就笑,特别招大人喜欢。可到了1岁多的时候,孩子见到外人开始表现得羞羞答答、扭扭捏捏的,而且也不爱理人了,显得很没有礼貌。父母因为孩子这么“不给面子”,也很尴尬。很多父母都对这一问题感到非常疑惑和困扰。





害羞行为的定义及影响



1岁多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这种害羞的表现。作为家长,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孩子不懂礼貌,而要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

害羞大部分在孩子1岁~1岁半时发生。当孩子暴露在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景下时,害羞会促使孩子产生一种把自己藏起来的愿望。心理学家孟昭兰在《情绪心理学》中谈道:“当在熟悉的环境中碰到陌生人,或者陌生人出现在社交场合时,婴幼儿有时出现微笑,随后头和眼睛低垂,扭转身躯,把脸藏在母亲的裙子里,或躲在母亲身后,或以不乐意的眼光偷看陌生人,表现出‘害羞’的表情。”害羞是伴随着语言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的。害羞的发生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行为,也是一个必经阶段,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会害羞的时候。

害羞有积极的意义,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当人面临陌生环境或对陌生人没有充分了解时,人会因感到不安全而产生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备的反应。孩子在家里与亲人相处时,感到安全,因而不会害羞;而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所以孩子会通过害羞的表现来保护自己。

但是,过分害羞或持续表现害羞行为(尤指孩子到了三四岁以后),会让孩子变得忸怩、窘迫,导致思维、知觉和活动受到抑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如果孩子持续表现害羞行为,即过分忸怩、过分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过分负面的自我为中心,就会使害羞转变成孤僻,导致孩子在社会适应方面出现越来越大的问题,不但自己会感到孤独与痛苦,甚至还会染上社交恐惧症。孩子不能真正地表现自我,将来势必影响其人格的发展,阻碍ta进步,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正视孩子过分害羞的问题。



害羞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原因

羞怯气质与性格的养成,除了少数生理性的原因之外,更主要的还是与生活环境、社交机遇和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关。

生理性原因


    关注 美吉姆国际早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