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团队 量子“梦之队” 2017魅力人物

 

一手量子通信,一手量子计算,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齐头并进。潘建伟最终的愿望是要把实验室开成“百年老店”,一如科学史上如雷贯耳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贝尔实验室、德国马普所...



▲潘建伟团队在别克2017魅力人物致敬盛典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
别克致敬2017魅力人物 | 潘建伟团队
2017年12月18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自然》)杂志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即过去一年里全球范围内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上榜。在中国,潘建伟被称为“量子之父”。依托“墨子号”——2016年8月中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团队在2017年实现多项世界领先的量子通信技术突破。这支中国量子梦之队,不禁让我们想起科学史上如雷贯耳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贝尔实验室、德国马普所,潘建伟最终的愿望,就是要把实验室开成这样的“百年老店”。



2017年12月29日,潘建伟团队领取别克2017魅力人物奖项

1月,“墨子号”量子卫星升空五个月,原定三大目标实验基本完成;5月,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6月,1200公里超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登上《Science》封面,紧接着的两个月后,《Nature》发表两篇“背靠背”论文,介绍星地间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成果;9月,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照进现实……



潘建伟在中科大上海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留影  图 / 张端

2017年,这些闪耀国际量子物理学界的“熠熠星光”背后,站着同一群人,他们被称为“潘之队”(Pan’s team)。12月下旬,向潘建伟教授发出“年度魅力人物”领奖邀请时,我不得不在短短一周内更改两次开场白:

恭喜您的团队近期在单光子探测器上又有国际首创性突破!

——它可使高速量子通信终端设备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探测器模块尺寸减小一个数量级以上,为未来研制小型化量子通信系统奠定重要基础。

恭喜您刚刚获得《Nature》“十大年度人物”殊荣!

——美国量子物理学家门罗(Christopher Monroe)在文中不吝赞美,“每当我读到他们正在做的研究成果时,都会感到震撼,这样的事大概一年就有数次”,“拥有潘建伟是中国之大幸。”



“墨子号”量子卫星科学应用系统主任设计师任继刚。2017年8月,在《Nature》上发表星地间远距离量子隐形传态论文  图 / 沈煜

“过去一直在泥土中酝酿破土,现在则到了破土而出的时候,它将很快进入拔节猛长的阶段。如果它被栽在花盆里,最多就长成一个盆景,如果可以长在山林中,就可能发展成一片竹林。”生长于浙江东阳农村的潘建伟,惯用“雨后春笋”比喻量子科技。“一开始,做前沿研究,只需一二百人就能做起来;做卫星可能上千人就好,但今后再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源、人才汇入。”



2017年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得主、中科大教授陆朝阳在实验室中。2017年5月,国际上首台电子管和晶体管计算机的量子模拟原型机在这里诞生  图 / 沈煜

简而言之,“潘之队”成员都爱这么说:故事才刚刚开始。一手量子通信,一手量子计算,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齐头并进。潘建伟最终的愿望是要把实验室开成“百年老店”,一如科学史上如雷贯耳的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美国贝尔实验室、德国马普所。



“墨子号”量子卫星纠缠源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印娟,主要负责1200公里超远距离量子纠缠分发,在2017年6月登上《Science》封面  图 / 沈煜

(对潘建伟团队的报道将在近期杂志上推出,敬请期待)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第539期
文 / 本刊记者 陈竹沁
编辑 /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关注 南方人物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