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堂 走进阿联酋大学的清华使者

 

2018年1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国际教育办公室联合开设全校通选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在阿联酋开课。...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


为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人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国际教育办公室联合开设全校通选课——《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组织优秀学生利用寒暑假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社会调研。

2018年1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胡钰教授、张莉副教授的带领下,来自经管学院、公管学院、土木系、人文学院、新闻学院、教研院等十位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踏上阿联酋的土地,以「一带一路上的企业跨文化传播」为主题展开寒假学习调研,希望从青年人的视角,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的落地生根提供新思路
1月16日,他们来到了阿联酋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立学校——阿联酋大学。同时,这所学校也是亚洲大学联盟(Asian Universities Alliance)创始成员之一。在这里,师生们与当地学生一道,搭建起中阿两国青年沟通的桥梁。
Tsinghua Meets UAEU



摄制: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西洋


从中东地区最繁荣的经济中心迪拜出发,向西南方向驱车行驶180多公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中东城市。这就是艾因市(Al Ain),阿联酋开国皇帝扎耶德的故乡。Al Ain在阿拉伯语中有「泉水」之意,在养育每棵树每年至少花费2000美金的阿拉伯半岛,艾因依然是一座沙漠绿洲。

走进阿联酋大学,遍布校园的本国国旗、极富沙漠建筑特色的校园环境、国际化的办学理念让队员们印象深刻。在这里,两校青年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在被政治谣言、文化恐惧、石油暴发户等刻板标签包装的国家里,中国青年、清华学子主动担当起了跨文化传播的责任。
      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师生访问阿联酋大学
清华学子

歌舞会友,天涯若比邻


如何能在极短时间内让阿联酋大学师生对清华产生基本了解,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问题。中华文明与阿拉伯文明同样源远流长,但面对两国地理上的阻隔、国家发展道路的不同、社会文明的差异,我们仍不敢有丝毫懈怠。

我们选择了学校的官方英文宣传片《我们的清华》(Our Tsinghua)开场;团队里年级最低的、来自外文系本科生三年级的陈伯钧同学向阿联酋大学师生进行了介绍。在此之前,他曾作为越南岘港APEC中国代表团青年代表,面向世界进行发言。无论是旖旎的校园风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还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生面孔,无不让他们拍手叫好;甚至还有学生提出,要主动加入筹备「Chinese Club」的工作,为今后来到中国学习做准备。而教研院研究生王章宇,则与当地学生Faraj在一路的畅聊中,结下了深厚友谊。

面对文化交流屏障,初到陌生环境的人往往无所适从。但同为年轻人,歌曲和舞蹈成为了能跨越语言障碍的交流途径。教学楼下,当地学生为我们演唱了阿拉伯经典歌曲《Arab Idol》,陈伯钧则为他们表演了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好汉歌》;随后,土木工程系本科四年级的安云龙也跟随着节拍,为大家献跳一段桑巴舞。曾经的我们羞涩于向世界展示自己,而在这个开放宽松的环境里,同学们也不自觉地融入。两个国家跨越了千山万水,牵起了彼此的手。
      土木工程系本科四年级安云龙献跳桑巴舞


清华同阿联酋大学一样,一直在国际化办学、提升校园品牌的道路上不断努力。新闻学院大四学生冯婉婷感慨,对方学校每个小小的举措都能让我们感到,全面实现国际化,需要从很多细节上下功夫。举例来说,从进入校园开始,该校的专业摄影师便全程随队,用镜头记录下两国青年们的互动过程,并在2小时内在其官方Twitter、Instagram账号上发布了相关新闻报道。不仅如此,校园电视台也邀请师生录制节目,并将两国国旗制作成专门图案进行展示,节目未来也将用阿拉伯语进行传播。
支队成员在media studio接受采访


当地大学生的开放、好客同样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刚落脚时,当我们还踌躇着该如何与穿着白袍的男生或裹着黑袍的女生打招呼,当地学生已经率先弯腰伸出右手与师生握手,用刚刚学来的中文说「你好」。座谈结束时,他们也友好地挥着双手说「再见」。

带队教师、新闻学院张莉副教授也认同该种观点:「中国文化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为了更加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我们要打开自己,有意识地提高交流能力,不仅要有胜任力(Competence),也要具备灵活性(Mobility),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并通过日常的言谈举止体现自己的素养和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常说在跨文化沟通中要主动破冰、加强理解并走向共融,此行让同学们感到,官方层面的活动固然重要,从个体做起、从互动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同样重要。
当地校园媒体制作的中阿合作图
清华校友

在无人知晓的荒漠,欣赏最美的风景


阿联酋大学的国际化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体现在软性环境上。作为1971年建国的年轻国家,它不仅愿意重点投资石油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也愿意关注百年树人的教育行业,为未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来自60多个国家的师生中,一位清华身影格外引人注意。她便是新闻与传播学院2001级校友蒋淑君。目前,她已在阿联酋大学大众传播系担任助理教授五年有余。

2011年1月,蒋淑君与家人第一次来到阿联酋。从大雪纷飞的纽约来到这片神秘土地,碧蓝的波斯湾、明媚灿烂的天气和热情好客的人们深深吸引了她。「当年坐在清华老图书馆里,一心向往着海子诗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寻寻觅觅转了大半个地球,原来是在这里。」初来阿联酋,蒋淑君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胡钰教授、张莉副教授与蒋淑君助理教授

及阿联酋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大众传播系教授合影


身处异国,蒋淑君搭建起了中阿两国教育交流的桥梁。2017年,副校长王希勤一行访问阿联酋大学,蒋淑君承担了组织和接待工作。同年,她也带领学生参加了亚洲大学联盟成立活动。

「我终于可以带我的校长同事和学生们走进真实的清华校园,并有幸见证我心所系的两个大学喜结联盟。古老的丝绸之路正在复兴,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述说新的篇章。」

如果要将这幅中阿交流景象进行描述,经管学院博士三年级学生王展硕觉得,「在无人知晓的荒漠勤恳耕耘,欣赏最美的风景」最为贴切。

不仅在阿联酋大学里,这一行所到之处,随处可见扎根于此的清华人身影。他们是挑战世界工程难度、克服沙漠严苛环境的中建中东公司工程师,也是中东乱局里「咽大漠风沙,扛国家重担」的中石油开发者,还是参加发展中国家博士生项目、进行比较法研究的学生。于沙漠深处,开出最美的花,他们在这里,见证着「风景这边独好」。
      两校师生进行交流
中国青年

在他乡,让中国文化焕发生机


国家交流,青年先行。在这个跨年级、跨学科、跨国别、跨文化的海外学习环境中,支队成员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方向,行前设计了自己的调研计划,并在实地过程中具体实施。

新闻学院研究生刘西洋对与阿联酋大学同学的沟通记忆犹新:「此次跨文化传播之行,我们既感受到了当地学生的热情好客,也体会到了作为中国文化传播使者的责任。如何展示一个更国际化的中国形象,我们清华学子任重道远。」

外文系大四学生朱海雯的毕业论文主题就是「一带一路」上的语言传播。此次对于她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前线调研经历。在迪拜河老城区沿岸,她与来自公管学院的研究生陈鹤尹一道,深入繁华贸易区,也走入印巴劳工聚集的生活区,来发放中国形象调查问卷。「中华文化走向海外,不仅要拓展传播渠道,还要丰富传播形式,在历史和现实共同记忆中找到共鸣点,进而增强认同感。」
支队成员参观阿联酋大学


全球胜任力该如何培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新闻学院研究生景嘉伊曾行走过「一带一路」沿线10余个国家,并立志成为这条道路上跨文化传播的优秀使者。在她看来,清华人历来都有浓烈的家国情怀,而在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今天,这份情怀与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产生了愈发紧密的关系。「如果说海外调研经历教会了我什么,那便是要学会做一名积极的建设者,以全球视野下的家国情怀,做出清华人对世界的贡献。」

这便是参与这门课程的意义。就像胡钰教授所说,提高全球胜任力就要充分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能够真诚尊重并积极融入不同文化,重要的是,在文化交流中,以自信、主动的姿态进行引领,以生活化、时代感的内容进行交流,让当代中国青年声音、中华文化魅力与中国国家形象有效传播开来。



文字 | 万宁宁

图片 | 刘西洋

责编 | 凉粉儿


    关注 清华研读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