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9.6分神作:让你颅内高潮,欲罢不能

 

这样的大猫,谁敢来吸?...





“所有猫,无论体型大小,都拥有着非凡的技巧和能力,能够征服全球的各个角落。”

什么?全球的各个角落?是这样吗?

BBC团队经过两年走遍全球、饱受风霜的辛苦摄制,用一高分纪录片《Big Cats》(大猫)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绝对是骨灰级吸猫爱好者不容错过的作品。刚播出一集,豆瓣评分就高达9.6分!



《大猫》的主角,就是地球上猫科大家族中的40位成员,它们是最高级的掠食动物,具备最强大的工具——夜视能力、锐利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充满力量的肌肉。

这部纪录片揭露了大猫们不为人知的神秘生活,并利用了最新的技术与科学研究,把这些动物界巨星的特性展现给世人。



一个猫科家族,原来有这么多种不同面孔!猞猁、非洲狮、美洲豹、金钱豹、猎豹、云豹、雪豹、美洲狮、豹猫、渔猫、黑足猫、兔狲、薮猫、沙漠猫…等等很多野生猫科动物将会纷纷出镜。



看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心他们萌化你的心。

世界上最小的猫
锈斑豹猫,生活在斯里兰卡雨林中,是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小到可以被你捧在掌心里。你能看出来它其实是一只要成年的猫吗?



别小瞧它,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但胆子不小,上山下水什么都敢。

锈斑豹猫的视力比人类强6倍,即便是最轻微的动作也能被它察觉到。它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大多在窝里睡觉,半栖于树上,是攀爬高手,在树上也能轻松捕食。



猫科动物的好奇心很强,在行动中也会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它的胡须根部充满了神经末梢,能发现最轻微的触碰和最柔和的气流。



它的嗅觉灵敏到能够区分10亿种不同的气味。是不是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高冷秘境的王者
雪豹,避世独处而且神秘难寻,它生活在海拔最高的地方,摄制组前往印度喜马拉雅山才捕捉到它的生活习性。

雪豹目前属于濒危物种,在中国的数量甚至少于国宝大熊猫。

它身上厚厚的皮毛和黑色斑点,不但可以保护它隐身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而且具有保暖的作用。



雪豹大概是世界上最孤独的猫科动物了。我们常常能在雪豹身上看到遗世独行、神秘难寻、高冷这样的形容词,它们像个王者一样统领着高冷秘境。

它们孤独而又自得其乐。雪豹的求偶方式很特别,片中这只艰辛寻偶的成年雪豹用刺鼻的尿液作为“相亲简介”,洒落在自己的领地,以此展现自己的“感情状况”,比如:单身,雄性。如果有雌性雪豹也在此处留下尿液,就表明对它有意思。



求偶强烈时,它们甚至可以每小时喷洒20次尿液。为了使求偶信息散布整个领地,即便翻山越岭,也不停歇,这都是因为爱情。

摄制组拍雪豹篇的时候经过了几个月的细心准备,跑到珠穆朗玛峰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寻找。

费尽艰辛找到雪豹后,想要拍到它们觅食的画面,结果这蠢萌蠢萌的小家伙竟然在阳光下懒洋洋地睡了七八个小时才醒。



小雪豹伸懒腰真是萌出一脸血!(温馨提示:此图倒过来看,更显萌态)
传说中的“大脚怪”
“大脚怪”猞猁,尾巴很短,耳朵尖端有一小撮黑色长毛。它的形态给人们一种美的不同感受。



中国的猞猁外表和猫很像,而欧洲猞猁则长得十分华丽,毛色斑斓。

猞猁非常机警, 有超强的听力和敏捷的视觉。它们昼夜活动于茂密的森林里, 向来是只问其名不见其形。你花上几年的时间去找它,但也可能只找到它一串脚印。



《大猫》中讲的是加拿大的猞猁,为了了解这位“前不见古猫,后不见来者”的猞猁踪迹,只好给它的耳朵上戴上个小“饰品”。

猞猁爱吃“白靴兔”。尽管兔子可爱温柔,但还是会被猞猁吃入口中。这大抵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含义了。

似狮非狮的大猫
美洲狮,栖息于除热带雨林外的各种环境,善于攀爬和跳跃。它是生活在最南边、极为隐秘的猫科动物。在南美洲的尽头,南极洲的起点。



尽管它名字里有“狮”,但它实际上并不是狮子,体型比狮子小得多,耳朵又尖又长,更像是一只“大猫”。



美洲狮喜欢在隐蔽、安宁的环境中生活。可爱的麦哲伦企鹅是它的食物,美洲狮一出手,就一抓一个准,百抓百中,让猎物毫无还击之力。

非洲最神秘的隐者
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动物种群和神秘的猎食者。非洲花豹则被称为“非洲最为隐秘的大猫”。

和其他猫科动物相比,花豹能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生活更加轻松。



这只叫“蜂蜜”的大猫已经十岁了,是一只已经做了母亲的雌性非洲花豹。它的一条腿瘸了,却仍然坚强地活了下来。



作为雌性动物,养育后代时要兼顾保护幼崽和提供食物两方面。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足够的食物,它不得不每天早出晚归出去觅食。

花豹为生存都如此努力,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最敏捷的捕猎者
猫科动物的世界仍是一个谜,但我们的科技打开了解大猫们的一扇窗。摄制组用了一辆装有稳定慢速摄像头的高速遥控车,以猎物的视角拍摄了猎豹捕猎的画面。



奔跑是多数猫科动物的天性,猎豹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全非洲的猎豹只有九千头到一万二千头,其中还有大约10%的猎豹是生活在圈养状态下。保护猎豹成为人们的一个任务,特别是在非洲。野外猎豹的寿命一般是15年,但是在人工圈养状态下,猎豹它可能生存18年。

试想再过二三十年,我们还能看到它们奔跑的雄姿吗?



不得不说的是,猎豹的这段拍摄用上了老动物世界的BGM,真是让人感动到泪奔。

猫科动物们平时喜欢互相玩耍,玩耍可以帮助他们增加力量、培养协调性和灵活性。与同伴打闹嬉戏大概是它们未成年时期最爱的事了。





动物世界的奇妙远不止如此。单是猫科动物,除了娇小玲珑的锈斑豹猫、求偶能力非凡的雪豹、行踪隐秘的猞猁、爱好隐蔽的美洲狮、风驰电掣的花豹…其实还有这样的:



(体积是锈斑豹猫200倍的西伯利亚虎,但一样行踪隐秘不定)

这样的:



(唯一一种习惯群居的猫科动物--狮子,追求猎物时擅长团队作战)

和这样的:



(可以从树上垂直爬下来的长尾虎猫)

动物与人类生来平等,它们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与我们共同拥有同一个地球家园。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动物与人类“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大猫》中的很多猫科动物,也逐渐成了世界上的珍稀动物,保护他们,就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猫》这一季一共三集,目前仅播出一集,就好评如潮,每一帧风景都拍的清晰动人,被赞“不愧是BBC出品,质量一如既往”,可以说是一场纪录片爱好者和铲屎官的视觉盛宴 。



人类对猫科的喜爱也是有目共睹。就连曾发出豪言壮语的爱国诗人陆游,对猫咪也情有独钟:“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猫)奴不出门”。

在世界上,猫科动物文化的演化史充满着传奇般的兴衰历程。

在中国,虽然它没有龙文化、凤文化那般的辉煌,但“猫解魅人,故好之者多”,它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吸猫、撸猫成了当下不少人的心灵慰藉。



愿我们每天都能尽情地吸猫,也能像纪录片中的大猫们一样尽兴地生活。

参考文献:

[1]Creta Veronica Berteselli. European Wildcat and Domestic Cat: Do they Really Differ?[J]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2]赵柒斤.明代“猫奴”皇帝很奇葩.[K]中国艺术报.2018.01

[3]李湘涛.中国的猫文化.[G]科技智囊.2015.10

[4]画风清奇的猫科动物.[G].红领巾.2017.11
回复 吸猫 获取观看链接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更多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网易公开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