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你的照片?

 

挪用的艺术...

点击上方 “中国摄影出版社” 关注我们
当代摄影艺术实践中对现成图片的再创作已越来越普遍,以此探索图像文化更多的可能性。图像与创作者和观者之间的权力关系在这些实践中被调整或者更新。出生于1989年的何博认为“拍照片不足以成为艺术作品”,他一次次尝试选用现有的文案和图片作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摄影的行为变得模糊。这些创作还能称之为摄影吗?大众能接受吗?
何博
1989年生于四川德阳,
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理论及创作方向艺术学硕士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2016年获第16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艺术观念类优秀摄影师奖”,
2017年入展第9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L:黎光波

H:何 博

L:你的《延伸的刺点》、《从此没人和你说话》、《自拍者:尺笺传影》三组作品里很多都是运用现有的文案和图片作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摄影的行为变得很模糊。可以说说当初为什么这样做吗?

H:一方面是因为我在研三的时候突然对老照片感兴趣,并且收集了一些老照片,同时也把老家的照片拿出来翻看;另一方面,当时我不想拍照了,因为我不喜欢把自己日常拍的一些照片作为自己的作品,觉得它们还不足以成为艺术作品,所以有段时间我没再拍照。当时就对现成的老照片,包括日常生活中不作为艺术品的一些照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再加上2014年我去了法国,在法国看到很多年轻的艺术家也用现成的照片作为素材进行创作,所以我觉得自己也可以尝试着这样做一下。

L:为什么你认为拍照片不足以成为艺术作品?

H:一方面我是不想拿自己的照片来作为艺术品。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想要看看如果把这些已有的照片作为创作素材,它们还有哪些再创作的可能性能在艺术的领域里供大家去解读。

L:《从此没有说话》涉及6个恐怖袭击事件。你怎么来选取这6个事件?

H:因为作品涉及很多人的头像,所以我找的是一些受害者相对较多的事件。另外,我尝试找一些中国的案例,但是我几乎无法在网上找到相关信息,所以只能全部用国外的这些信息来做。
从此没人和你说话系列·2013
2004年9月1 日别斯兰人质事件
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1999年4月20日科伦拜恩校园枪击事件
2015年1月7日法国《查理周刊》总部袭击事件
L:选取事件时,你不选取众所周知的事件,而是对某个地方而言有严重转折的事件,是吗?

H:是的。因为一方面我的阐述里面有谈到促使我做这组作品的直接原因就是“查理周刊事件”,当时我就想到,在当下的国际环境里,这种小范围、小规模,同时又被媒体关注的恐怖暴力事件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就比较自然地联想到了能不能从比较细致的角度深入。另外,从体量方面来说,我需要寻找一些有一定体量的受害者的事件,但如果受害者数量太多,我收集资料这个工作就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二战”和“海湾战争”这类事件就没涉及,这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L:你的这组作品的难度系数比较高,作品的体量也非常大,为什么还要选择加入摩尔斯码?是为了让观众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对作品中隐藏信息的解读吗?

H:单从画面本身来说,在影像层面,摩尔斯码一方面表现了受害者,另一方面表现了加害者。作为外来者我们很难再把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具体地落实到这样一个事件中,我是基于一个人死后无法跟他沟通这样一种情感才去想到在作品里面能否让观众跨越某些障碍去和死者甚至是凶手有一定的沟通,因此我就想到了摩尔斯码。在创作《别斯兰人质事件》时我就在想,当时几百个人被凶手劫持在体育馆之后,他们有哪些渠道向外界传递信息,我当时猜测可能就会用到军事领域里的摩尔斯码。所以我把关于某一个事件的某一句深刻的话转化成摩尔斯码,这样的话我就能对观众有一个区分,有的看完就走了,有的就愿意留下来根据摩尔斯码对应的表格去破译这个作品里面到底是藏了哪一句话。

L:《自拍者:尺笺传影》是你和许雷隔空虚构的一场表演。为什么会想到和他一起做这样一个虚构的事情?

H:缘起是何伊宁老师,她创建了一个群,里面多是一些摄影艺术理论的青年研究者,她要求我们两三个人一组在三个月内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艺术创作,也可以是理论研究,然后在项目完成之后统一在群里汇报。我和许雷分到了一组,就想这个项目如何进行,于是我们互相问了一下对方的兴趣爱好,最后决定用现成的照片来进行创作。
自拍者:尺笺传影(部分)·2016
(与许雷合作)








L:这里面虚构了一场隔空的信件对话,我觉得这个比较有趣。你后面提到这组作品是为了思考整理你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我作为一个观者来思考,你好像是回到了你父亲当时的一个角色和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里去写下这一封书信,那你有没有去深刻研究一下你父亲当时的生活状态,以此来写这一封书信?

H:可以说是有,但是没有专门去问他,因为他去新疆参军的那段经历让他非常难忘和自豪,他是一个非常正统的人,但是人很温和,他觉得为国家服务、贡献青春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从小他就给我讲他的这些事情。我因为从小家里面一些事情的缘故,在十几岁二十岁的时候是不太想和他交流的。到了这两年自己也长大了一些,家里也比较稳定之后,我想要重新思考我和爸妈的关系,就想不妨以此为契机,既然自己也在做创作,那就在这个过程中去虚构体验感受一下,他那段对他来说最快乐的时光到底是怎么样的。

L:我看有张照片许雷写着“我这里也有两张今年春季登古山时的自拍留影”,是你故意留下的吗?因为在当时他们那个环境下是没有“自拍”这个概念的。

H:对,故意留的。因为我们当时想做的作品本来就不是一个纯还原历史的东西,我们其实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回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代背景去虚构。

L:这个作品是已经完成了,还是依旧在做?

H:已经完成了,因为当时我们只是为了完成这个项目,算是一个作业吧。没想到后来会去参展,是做到差不多一个月之后,何伊宁老师说要把我们这组作品选送到厦门摄影堂这个展览上展出,所以我们需要在一个半月之后把它结束。

L:你们俩在这段时间里除了信件沟通之外,在微信或者其他通讯工具上有对其内容进行沟通吗?

H:我们当时约定的是只在微信里沟通展览的事情,比如用到什么材料之类的,但是对于信件,包括照片的具体内容是不会向对方透露的,所以每次还是很期待的。因为很多时候我写信的内容是基于他上次给我寄的信的内容,每次寄信收信都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体验。

L: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你们一共来回“通信”多少次?一共虚构了多少张照片?

H:来回5次,一共10封信,共虚构了20张照片,我和他各10张老照片。

L:你现在从事的是摄影编辑方向,那你觉得拍照片和看照片哪个是你以后的方向?

H:我觉得没有一个主次。因为谈到看照片的话,我这三组作品就是基于看而进行的再创作。我觉得现在这个工作好的一点就在于看这么多的照片和文字,其实是对摄影理解的不断拓展和升华。至于我自己的创作是否继续,或者要怎么继续,看情况。

L:那我可以理解成你现在更喜欢写照片评论的方式吗?

H:嗯,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可以称得上是创作者的话,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低产的创作者,每个作品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攒灵感、素材或者思路。我现在的编辑工作其实对我积攒灵感、素材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能让我看到更多,而不像原来那样处于一个闭塞的状态。
图文摘自
《自然生长:百名85后中国摄影师个案剖析.第一卷》
崔波 黎光波主编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定价:298元
书中采访的这些85后年轻摄影艺术家是幸运的,他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影像表达方式。正因如此,摄影在他们身上多了更多的先锋探索和实验的性质。他们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将摄影作为自己的创作工具,而这种工具对于作品的意义可能体现在“过程”中,也可以作为“结果”,甚至对摄影本身的思考和探讨构成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创作的主体。这些区隔某种程度上正是当下摄影发展面貌的缩影。感性的艺术冲动不是他们的创作动机,与之相反的是以各种适合的媒介作为解码工具,或是调研式的或是观察式的,最终落实为艺术作品的实践。他们在浸入创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实现摄影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摄影不值得膜拜,但它理应得到最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点击“阅读原文”让影像自由发生


中国摄影出版社|分享影像、阅读与生活

微信ID:cpphphoto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中国摄影出版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