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勇立潮头的汉源扶贫人!

 

..这里是三千里汉江源头,.这里是宁强县城所在地,这里是扶贫攻坚重要战场。。。...



汉江源头

点上方↑"汉源视界",了解更多资讯

这里是三千里汉江源头


↑汉江源头。



↑汉源之水天上来。杨明瑞 摄
这里是宁强县城所在地


↑鸟瞰宁强县城。张立人 摄



↑宁强县城。刘炳林 摄
这里是扶贫攻坚重要战场


↑宁强县二道河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来源宁强县委宣传部)
        这里,就是宁强县汉源街道办
「新华社」宁强汉水源村走上生态脱贫路



↑5月23日,汉水源村村民王贵英(前)在自家的银杏园里除草。她家种植3亩多银杏,每年采摘银杏叶单项收入达6000多元。



↑5月23日,骑着电动车的汉水源村村民姚金禄向驻村干部讲述已经建成的新牛舍将饲养10头牛的计划。



↑5月23日,汉水源村村委会主任赵小波(右)在食用菌大户赵彦平的生产基地了解食用菌销售情况。



↑汉水源村随处可见清澈见底的小溪(5月23日摄)。



↑5月23日,汉水源村的李应华抱着一头小猪。



↑5月23日,骑着电动车的汉水源村村民姚金禄向驻村干部讲述已经建成的新牛舍将饲养10头牛的计划。



↑5月23日,汉水源村村民在帮助杨顺明家栽插水稻。汉水源村共有1200多亩水稻,产出的优质大米外销良好。



↑5月23日,汉水源村的李应华在给小猪喂食。2016年,他利用土法饲养20头土猪,收入3万多元。2017年他盖起了新的猪舍,生产规模将翻番。

位于长江支流汉江发源地的陕西省宁强县汉源街道办汉水源村,自2013年开始利用生态优势,走出一条以发展生态食品生产和生态旅游的脱贫之路。这个村建有茶叶、银杏园区780多亩,养殖大鲵5000余尾、土蜂300余箱,种植中药材80多亩,发展食用菌12万余袋,产业扶贫初具规模。2016年,全村538户2009人靠生态种植和养殖,人均年收入达5260元。

来源:新华社 摄影:新华社记者陶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7年匆匆而过。对于宁强县汉源街道办的扶贫人来说,太多的工作太多的事情,感觉这一年过的太快,好像才开始就结束了。不用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写坏了多少圆珠笔,扎破了多少车轮胎……作为基层干部,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在这里,我只想说,汉源这一年,干了哪些事,实实在在干成了哪些事。



在汉江源头,苏陕扶贫协作汉中项目负责人和汉源
街道办负责人,现场研讨汉水源村美丽乡村建设,助推脱贫攻坚具体思路与计划。


党建引领:开创“五位一体”工作模式。汉源街道办党委建立了党委班子成员兼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总负责、包扶单位下派第一书记具体抓、强村带弱村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所有包扶干部和贫困户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工作模式。结合“1+X”包扶机制,街道办党委制定了驻办全体单位参与,全体干部按职责级别联系包扶贫困户的“5432”包扶机制,分门别类建立了包扶干部、家庭医生、家庭教师、农技指导员扶贫联心卡,帮助贫困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阳春三月,滴水铺村,扶贫工作组召开贫困户和村民代表大会,全面宣讲国家扶贫政策,宣讲赡养老人等传统文化和法定义务,对拟进入贫困户范围的农户和拟剔除的贫困户进行民主评议。
       




↑西沟村扶贫工作队帮助缺劳贫困户田间除草

 精准识别:确保不错一户不漏一人。街道办党委按照上级要求,采取“六步工作法”,“一走”,全面走访全办所有农业户,户户见面并填写核查表,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二访”,访问非贫困户,访问本组威信高的群众代表及全体党员,妥善处理好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关系。“三精”——精准识别、精细算账和精确标准,做到该进的必须进,不该进入的坚决不允许进入。四公”——公开评判标准、公开调查核实、公开接受监督和公开评选结果;“五个讲明白”——工作组到组到户把脱贫政策,帮扶事项,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贫困群众能享受的实惠讲明白,积极参与主动脱贫;“六核”,一核病,二核房,三核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四核收入够不够档,五核产业强不强,六核脱贫有没有希望。通过以上方法步骤,实现脱贫攻坚总动员全覆盖。



↑各村以组召开群众会,民主表决评定贫困户

智志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街道办领导带队,组织党建、扶贫、产业、宣传等部门负责人和卫生院医护人员,分别到各村开展志气提升、技能培训和免费体检义诊活动,让周边看得见的产业带头人和致富榜样现身说法,扶贫扶志驱懒汉,激活贫困群众自我奋斗的内生动力,不等不靠苦干实干,实现脱贫致富目标。



↑石墙院村扶贫扶志技能培训现场会



↑汉源卫生院医护人员定期到各村免费体检义诊



↑食用菌专家给贫困户现场讲解栽培与管理技术



↑扶贫扶志宣讲结合文艺演出走进二道河村


百企帮百村捐赠贫困户体现社会关爱之情




↑全县扶贫扶志现场会参观二道河村示范点

产业扶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户均一万菌,当年能转运;户均两亩茶,脱贫没麻达;户均三亩树(苗木),两年能致富”。在政府主导扶持下,利用汉江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苗木、食用菌、中药材、中蜂养殖等绿色产业,是汉源干部群众通过多年努力,探索出的脱贫致富门路,可以让群众长期受益。
↑二道河食用菌产业扶贫示范园带动作用强



↑石墙院村春润农业循环产业园,带动120余户贫困户发展现代农业促脱贫



↑汉源万亩茶园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图:纪存新 摄)



↑二道河村股份经济扶贫合作社给入园贫困户发入股分红红包



↑新建的二道河中蜂养殖基地,带动山里群众酝酿致富蜜



↑二道河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注入活力



↑政府扶持滴水铺和石墙院村贫困群众,利用山区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木耳、香菇和天麻,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街道办积极争取上级扶贫项目,加紧加快村组道路、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扶贫项目投资617万元,实施了滴水铺至王家老屋道路改建工程,投资300万元,完成高家坪至草坝场6.8公里道路拓宽工程,投资155万元新建汉水源村一、二组道路工程。



↑建设中的滴水铺村王家老屋扶贫移民安置点,建成后可安置山区孤寡老人和特困群众32户居住



↑滴水铺村通往王家老屋扶贫移民安置点和连接舒家坝镇的道路建设现场,该路总里程6.83公里,翻越海拔1360余米的五丁关南部山脉,横跨汉江、嘉陵江流域,预计2018年3月竣工通车,可惠及该村350余户1200余人。



↑投入3900余万元,宽6米总长9.1公里的汉水源生态旅游道路,正在加紧施工,预计2018年10月建成通车。


↑二道河村通往草坝场南山深处的乡村旅游路
  


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做大做强汉江源头品牌,加快汉江源头保护性开发、汉水源森林公园和梦回羌寨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靓化美化绿化、旅游三产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典型示范引领六大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川陕毗邻生态旅游承接地,年内顺利通过了二道河村、柏林驿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和七里坝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验收,着力打造汉水源村和二道河村市级美丽乡村样板村和示范村,投入800余万元完成了汉水源头游步道一期项目建设、景区大门建设、人行拱桥项目建设。



↑建设完成的汉水源村旅游步道



↑川陕甘摄影爱好者齐聚汉江源头摄影采风。



↑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二道河美丽乡村建设

汉源精神:团结奋进,追赶超越,力争上游。发扬汉源精神,除了各项工作走在各镇办前列,在县上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汉源也多次名列前茅。组团参加县第十一届全运会,激励发挥各阶层热爱运动的人才潜力,积极参赛奋力拼搏,在登山、象棋、自行车、羽毛球等项目上夺冠,最终取得镇办组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在2018迎新春健步走活动中,名列全县团体第一,赢得新一年良好开端。

辞旧迎新,
瑞雪飘飘,





 
永惠桥雪景。闫登俊 摄




 
宁强县城雪景。(全景拍摄)黎德华摄
2018年已来到。
东风吹,号角响,
同志们,鼓足劲,
撸起袖子加油干,
打赢脱贫攻坚战。
干群携手新时代,
追赶超越兴汉源。
更多内容请关注汉源视界微信公众号:nqxsyysxh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值班编辑:郑小兵

编    审:黎德华

✤法律顾问:陕西三泉律师事务所

投稿邮箱:447493614@qq.com


    关注 汉源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