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青蛙游戏中的慢审美

 

听取“蛙”声一片,唤来朗月清风。...





一款游戏让人跟风下载不算难,但一款游戏让人坚持每日打卡,还能引发那么多分析其门门道道的讨论,恐怕就不简单了。

《旅行青蛙》做到了。开发这款游戏的日本团队未在中国作任何商业推广,其成功完全依赖于社交网络的自发传播。小青蛙还意外地成为推广日本风景名胜的形象大使。

然而,跟“吃鸡”“农药”等内容丰富、操作复杂的大型游戏相比,《旅行青蛙》是一款最不像游戏的游戏了。坦率地说,论对抗性,它还不如红白机时代的《坦克大战》。



人们享受和沉浸于游戏,是因为游戏创造了脱离于现实生活的“幻境”,这也是电子游戏开发者一以贯之的思路;不过,对生活的模拟和再现,至始至终就是游戏呈现的第二种哲学。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游戏就是现实的一部分,玩游戏就是生活本身。

这跟小时候不同,想当年,玩游戏是一件充满仪式感的行为。你得趁父母不在家,叫邻居小伙伴过来,然后爬上椅子踮起脚,从橱柜最上格拿下“小霸王”游戏机,连线、插卡、调试还得费一阵工夫……如今游戏设备的随身化,让游戏洗脱了仪式的庄重感。

更重要的是,游戏玩家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自控力较差的“小学生玩家”固然数量庞大,但更多已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90后,正将童年时代的游戏习惯带入成人世界。他们玩游戏追求的不是一个结果,而只是享受游戏的过程。

《旅行青蛙》没有排名榜,没有厮杀,只要偶尔登陆,给青蛙准备一下食物、浏览青蛙带回来的照片,就能把游戏玩溜儿。玩这样的静置系游戏,着急也没用,小青蛙不回家就是不回家,不出门就是赖在家里。操控感不强,颠覆了你对游戏的所有认知,但对青蛙何时归来又何时离去的好奇,偏偏吸引你玩下去。

有人说,玩《旅行青蛙》玩的是孤独;又有人说,“佛系”90后在游戏中找到了膝下有儿女的满足感。这样的联想和类比不乏社会心理的支撑,不过,再现理想的生活场景,才是游戏构成吸引力的前提。



只要满足最基本的登陆频度,定时收割三叶草,安静的《旅行青蛙》就可以让玩家长时间玩下去,没有回合与Game Over的概念。在缓慢而无为的游戏过程中,玩家跟青蛙产生了某种情感联结。作为客体的青蛙,与作为主体的玩家,悄然间合二为一。

花20分钟打一局枪战游戏,最后连自己怎么被敌人干掉的都不知道;在战略游戏里指挥一支军队想要征服世界,说白了不过是AI降低难度逗你乐而已。传统认知里简单粗暴的游戏模式,大概只适合“青春期”玩家。现实生活已然太累,人生征途总有丢盔弃甲之时,在小青蛙的世界里,玩家终于过上了“一个人吃饭旅行走走停停”的慢生活。

玩《旅行青蛙》,跟种植果蔬、侍弄花草一样,慢慢来,总能等到瓜熟蒂落之时。这种单向度的“付出-回报”,难道不正体现了现代人对“小确幸”的追求吗?当然,游戏也设置了一番悬念——你为青蛙付出很多,回报却说不好什么时候到来。别怕,等着,等着,总会有好事发生的。

我不知道这阵“养青蛙热”能持续多久,像很多网络现象一样,小青蛙注定来势汹涌如潮水,又在某个时候悄然退却露出暗礁。斗胆猜想一下游戏开发者的初衷,《旅行青蛙》从一开始就不是为“热”而准备的。让玩家从焦虑中解脱,为生活增添一点古典的美好与情趣,小青蛙能达到这个目的就足够了。有道是:与其听取蛙声一片,不如静赏清风明月。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关注 光明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