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谈  旅行的意义

 

是的,浮躁喧嚣,走得再远的人,心也可能困于囹圄;怀有谦卑与感恩,足不出户也能拥有旅行的际遇。...





昨夜临睡前,看见天上的云厚重纵横,我站在窗边,风很轻地吹在脸上,天阴着,看不见月亮。夜色中,流浪的猫悄然路过,造物展开了漫长无边的暗夜。

在这样的夜里,有人问起我“旅行的意义”,如此简单但沉重的话题,直击心底,让人陷入悠远的回忆。

工作之后,“长途旅行”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喜欢游荡的我,常常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做以住处为起点的周边“旅行”,竟然也能自得其乐。其实,我实在算不上一个经历丰富的旅行者,勉勉强强算起来背包五年,尚未出国门,大部分时候都是独自一人在路上。


(摄于然乌湖)



(摄于川藏线)

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段个人旅行始于大二的春天,目的地是当时已经炒得火热的“婺源”。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行,但那场旅途中一些细小际遇却改变了我,让我发现并确定了旅行的乐趣。

那日清晨,我早早起床,带着相机去探索乡野小巷。想起来自己的胆子真不小,晨光微醺的时间,孤身一人在静悄悄的山间小村散步。我钻了一个个巷子,与胆小的乡村土狗相遇,甚至还走入贴有革命话语和年代久远的旧报纸的荒废老屋。不知不觉时间过了好久,走到巷子尽头,几乎是一瞬间,阳光倾泻下来,眼前一扫阴暗,是一条宽阔的溪流。浣洗的农夫,隔岸的水牛,澄澈水底的卵石,一座简易木桥对岸,山路曲折通向炊烟刚刚升起的屋子。我感动地说不出话来,这“桃花源记”一样的际遇,竟然被我幸运地拥有了。


(摄于婺源,巷子尽头的桃源)

正是这样在别人看来并不特别的简单际遇,强烈地震撼着我,成为我从此以往再次出发的初衷。

旅行,是睡不得早觉的,常常有许多人抱怨节假日人头攒动的旅游景点,在我看来,也许你只需再早些起床,就能轻易避开人流,独享一方风景。所以那时候,于我而言旅行的意义就是在每个目的地走街窜巷,避开人流去寻找每个村庄和城市刚刚苏醒的模样,感受它的历史脉络,触摸时间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



(摄于婺源)

之后的大学时光中,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踏上旅程。

走过皖南的春时山水,枕清溪而眠,饮晨光而醒,一生痴绝,无梦到徽州。穿过遍野的油菜花田,因为遇见一个善良的村民而感动一整天。

看过北方城市的夏日之海,海浪轻悠,走在林荫浓郁的沿海栈道,海风轻拂,凉爽舒适,早就忘记昨夜横跨渤海的渡轮上腥咸的海水气息和难以入眠的沉重头颅。

高原的夏日,是热烈而纯净的。因为一部《搭车去柏林》,鼓起勇气横穿中国逆江而上来到成都,开始漫长的川藏线搭车之旅。遇见贫穷苦难的人,感受到淳朴藏民那格桑花一样的生命力;感恩给予帮助的人,在需要用手比划的交流中,迅速建立起奇特的信任。还有最终到达布达拉宫的那天,让人永生难忘的心跳。



(摄于拉萨,布达拉)


(摄于大连,排队的鸥)

温婉的彩云之南,遍地充满治愈的力量。因为一只有缘的苏牧,取消了去香格里拉的行程。在泸沽湖边的旅店里一住就是很多天,每天无所事事地跟着这只陌生却仿佛和我有感应的狗狗,去山里“探险”,去湖边,单单坐在一起发个呆也是美好的。

三色青海,住在开窗就能看见蓝色湖水和金黄花田的旅店。凌晨去湖边等日出,看到原野中一头骄傲的鹿甩动美丽的角开始奔跑,和陌生的人们一起见证太阳喷薄而出的力量。



(摄于青海)

深秋里的西北小镇名字叫做宜川。夜里十点坐在一辆送快递的三轮车后斗上,闭上眼,听见尚未休息的人们因为小事争执起来,听见机动车发动的声音,小女孩哭闹的声音,老人咳嗽的声音,还有情侣用方言吵架的声音。远方的山林深处,寒冷正在沉默地积蓄力量,随时一泻而下覆盖整个清冷的小镇。

冬天的北京,张口就呼出白色雾气。去史铁生的地坛,可是再也没能听到那悠远的唢呐声,也没有跑步的夫妇和练歌的青年人。去曾经梦想的学校看博雅塔下未名湖水,才发现当年固执任性的自己早就释然于心。


(摄于大理,苍山夕照)



(摄于怒江峡谷)

还有,还有白马寺的雨后人烟稀少,竹林深处偶遇狄公之墓,心怀敬畏却寒毛四起;爬过塌方,沿着金沙江在高原烈日下徒步,每个旅人都仿佛因为信仰而有着用不尽的力量;南方岛屿的海边,患有残疾的老人悠然垂钓,一个大浪上来打湿了他空空的裤管;和几个途中认识的旅人坐在泸沽湖岸喝着风花雪月,聊几句有的没的,一仰头,漫天繁星中一颗流星划过,大家善意地嘲笑那个最先说要许愿的女孩,却都渐渐沉默了下来;色拉寺中,本该读书的年纪却做起苦工的两个藏族男孩,他们在我的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给他们拍了合影并寄给他们。



(摄于厦门,海边垂钓的残疾老人)



(摄于色拉寺,坚持想要合影的两个陌生藏族男孩)

可说的故事太多太多,它们都是照片无法拍摄,甚至文字也难以表述的。它们,就是旅行的意义。

这些沉重的回忆,一点点堆砌出如今的我,他们早就不是一个个可以用口说之的故事。旅程中我遇到的每个人,都用他们的善良之处感染着我,用坚强的生命力激励着我,让我一天天更加懂得谦卑、感恩和宽容,让我在今后漫长的反复回味中逐渐拥有柔软的善意。而那些不会言语的大河大山,也常能让你悟出一些什么。


(摄于厦门,游海的当地人)



(摄于石城)

我有时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人谈起丽江大理等地,不管去过没去过,说起来全是“失望”、“商业化”、“艳遇”这样的词。是的,这些城镇因为商业倾入,失去一些本来的样貌,但我始终觉得,用心的旅行者,仍然能冲破这些世俗概念去发现它们的历史印记和文化之美,这些东西是不会变的。

如今的旅行圈,越来越浮躁。那种喜欢炫耀的旅行,不是错误的,却是不纯粹的。你可以怀着好奇的心情去大昭寺去八角街找那一座所谓的艳遇墙,但是请不要为了艳遇而去那个在很多人心里不可玷污的神圣地方;你可以静坐大昭寺前磕长头的地方,静看那些叩首的老人脸上的表情和细纹,但你怎么会自大到以为你可以轻易理解这种信仰呢?它并不盲目,虽然看起来有悖于科学的方式,但是它一点也不盲目。如果你理解,信仰能带来的震撼和内心安宁,还有快慰和知足。你就会明白,他们是为何,会不知疲惫千万里奔波到同一个地方对着一座看似没有生命的寺庙和一座看似岿然无所动的无情高山长长叩首。



(摄于大昭寺)

旅行是为了回归后更好的生活,这句话一点也不矫情。旅行一点也不文艺,而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生活方式,不高档,很亲民。而旅游与旅行的区别,你不必在意别人如何评价,从一段旅程中获得什么,你最终成为怎样的人,都只有你自己清楚。

最后,想要提醒和我一样钟情独自上路的女孩,相信但不轻信,你的生活扎于现实,莫要有太多泡沫幻想,旅行是认识和完善自身的绝好机会,切勿将其专门用在了谈情说爱上。你的安全系于自己但你的身后还有很多家人也许比你自己更关心你,请保重。



(摄于泸沽湖,摩梭族戏水孩童)

我深知,我并无足够资历来解说“旅行的意义”,五年来,走了大半个中国,却未曾有机会踏出国门。旅行的意义,从来不在于炫耀,不在于住如何富丽堂皇的旅店,食如何琳琅饕餮的大餐,当然也不能以覆盖过多少国家和地区作为衡量。在最初的最初,我们都是笨拙的迷茫的旅行者,都是这个庞大世界上的小小身影,需要那长山的抚摸和秀水的滋润,我们才能终于成为指引别人方向的前人。

我想起一个旅行的朋友曾说的话,他说,“无论走多远,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我们行走,脚下的生活即是路,不一定要去远方。”

是的,浮躁喧嚣,走得再远的人,心也可能困于囹圄;怀有谦卑与感恩,足不出户也能拥有旅行的际遇。

其他旅途照片




(摄于青海,远山)



(摄于石城,雾色中的红枫和拍摄者)



(摄于川藏线)



(摄于泸沽湖,猪槽船上)



(摄于川藏线,塌方)



(摄于大理,偶遇晨光)



(摄于云南)

作者简介:
董颖泽,笔名瓦古、羽蒙。
物流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9级校友。
微信公众号“摄影与诗歌”编辑,现运营个人公众号“釉下蓝”,点击文章底部“原文阅读”可链接至该公众号


点击查看往期七日谈栏目内容精选

青春集合在军旗下

有一个船长老爸是种怎样的体验
新加坡人在海大

草根精神与这个时代

该不该在二十几岁的年纪该不该选择安逸
图文:董颖泽
编辑:丁晓双
投稿邮箱:
newmediasmu@163.com
策划:新闻中心 千帆通讯社


    关注 上海海事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