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踏歌行》和《行走的云朵》两本散文诗集的风格

 

这篇评论,刷新了广安散文诗评论新标度。...



匠心读书会

「受关注的文学公众号 有情怀的文化社群 」
全民阅读 | 文学原创 | 文化创意 | 品牌推广 | 线下活动







沉稳笃实与洒脱飘逸的美
     ——浅谈兰勇《踏歌行》和王春雁《行走的云朵》两本散文诗集的风格
 
2017年的广安散文诗界,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小平故里·诗意广安——全国第十七届散文诗笔会暨第八届中国散文诗大奖颁奖会在广安隆重举行,散文诗刊“散文诗创作基地”花落广安,《广安文艺》开辟散文诗专栏,本土散文诗人兰勇、王春雁的散文诗集《踏歌行》和《行走的云朵》先后出版……这些,无疑为广安散文诗歌界注入了更大的动力,改变了以往广安散文诗人零散的局面,必将开启广安散文诗歌创作新的篇章。

获赠兰勇先生的《踏歌行》和王春雁先生的《行走的云朵》,相差不到两个星期,因此,空暇时间的阅读是交替进行的。在两本诗集阅读不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便感觉到兰勇的散文诗风格沉稳、笃实,而王春雁则相对洒脱、飘逸一些。虽然他们的散文诗风格不同,但都很有味道,都有一种美的享受。随着阅读的深入,这种感觉愈加深刻。
乡思的不同倾述让你领略乡愁的美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乡,不同的童年,不同的经历,但是,无论我们走得多远、走得多么匆忙,甚至走得多么无奈或者干脆,在“偷得浮生半日闲”之际,我们的脑海中浮现的,除了至亲之人,最多的一定便是故乡的一草一木和与故乡有关的那些事、那些风景。近日,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离世,更是让他的《乡愁》在网络和人们的言谈中涌现出浓浓的乡愁之味。所以,我敢说,没有一位诗人,没有写过乡愁、乡思、乡情。那么,我们就先来一起看看兰勇和王春雁是如何用散文诗的笔触、用他们不同的倾述,抒写他们各自的乡愁之美吧。

“故乡的路,在思念里延伸。路有多长,思念就有多长。/回乡的路弯弯曲曲,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安静地横卧在稻田麦土之上,任岁月的脚印一遍一遍地覆盖、疯长。”(兰勇《踏歌行·故乡》)沿着这一串串“脚印”,兰勇为我们呈现着“牛背牧童”的“笛声”,以及“小河嬉戏的场景”“捉鱼捞虾的伙伴”“老屋的记忆”“母亲坟头的青草”“屋檐下的燕儿窝”,最后,“故乡,已成追忆,找不回的怀想。夕阳下,带一抹乡愁剪裁的余晖,离乡!”随着作者的描述和倾吐,那些似曾相识的画面,依次呈现在我们眼前,熟悉而清晰,真实得触手可及,就如我们自己的描述和倾吐。还有《村口》,“母亲唤儿的乡音”“父亲烟斗里的故事”“老槐树下捉迷藏的身影”,在“麦苗儿青了,菜花儿黄了,桃花儿红了,李花儿白了”的探询里,却“找不到家的方向”。这些意象,无一不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存在。然而,因为兰勇用心的串联,才让它们有了和我们每一个人不同的、具有独特色彩的“乡愁”。只是我们又会在不知不觉中,颔首它的存在。静下心来,《早春的早晨》,《娘做的鞋》让我们在《年味渐远》的《阳光下》《迷失》,但所有《熟悉的陌生》,就是兰勇沉稳笃实的写照。

同样作为散文诗人,从华蓥山走出的王春雁,许是见过太多大自然的云飞云舞,就连“乡愁”都显得飘逸而洒脱。“这支箭,穿过大半个中国,穿过最后一粒鞭炮之音的防线,去射你。/不幸,却在除夕之夜,击中酒杯。/摇晃的全是心跳,在夜幕中滚动。/溢出的全是乡愁,在唇边荡漾。”(王春雁《行走的云朵·被击中的乡愁》)也许是我的孤陋寡闻,把“乡愁”比作射出来的“箭”,王春雁或许是第一人。而这“箭”,击中的是“除夕”的“酒杯”,这就让我们想起拥挤的火车、大包小包的人流——只为一年到头来,故乡无声的召唤;只为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一缕乡愁。而同样是描写“乡村”,王春雁不但说《油菜花,与一座村庄有关》,还看见《桃花,乡村盛开的笑脸》,更认为《梨花,生命的本色》,似乎在他的眼里心里,满满地装着《穿过冬天的阳光》。同样,只是这些诗歌的标题,便让人感受到他的飘逸,领悟到他的洒脱。
旅途的异样沉吟给你见识远方的美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美的风景都在脚下”。所以,我是十分向往和羡慕那些能够行走在风景线上的人的。而对于既能行走在风景线上、又能不停吟唱的人,就不仅仅是向往和羡慕了——简直就是嫉妒、恨。因为,行走在不同的旅途,看到不同的风景,领略不同的历史和俚俗,实在是一种对生活与美的享受。这也是“除了生活,还有诗和远方”的最大、最好的注脚和诠释。

兰勇和王春雁作为歌者,免不了都有追逐诗和远方的脚步,更会热情地把他们在旅途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诗的语言记录下来。但或许因为性格的不同,虽然他们都是用散文诗的形式来抒写,却依然呈现出沉稳笃实与洒脱飘逸两种不同风格的美。

先看兰勇在《大渡河沉思》,“河谷在沉默,河床在裸露,河水在静流。/沉默的大渡河,无风无语。大渡河的沉默,细雨纷飞中,更撒下丝丝缕缕的静寂。”作者就像一个默默写生的画者,只是真实地把自己看到的告诉我们,就算“那一棵在渡口守望的梧桐树开花了,繁花朵朵,或许是一个个忠魂催开的颜色。”也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他沉稳的念想,笃实的情感。同样,“寒风中,透过榆树摇曳的枝叶,凝望厚重的城墙,仿佛能听见远古的战马嘶鸣,南诏人顽强抗争的枪炮声”(兰勇《踏歌行·大理古城》)“此刻,空旷的草地很静,夕阳西下的景色很美,只有杨树萧瑟的沙沙声” (兰勇《踏歌行·西夏王陵》)“当一幕幕古装大戏、武侠传奇、神话传说在这里上演,此地便风起云涌;狼烟滚滚,飞沙走石。/当一个个戏剧人物、男女主角在这里登场,演绎出多少人间故事,凄美爱情,悲欢离合”(兰勇《踏歌行·镇北堡影视城》),所有这些,让我更加佩服兰勇的稳练和笃实。

同样是在《诗意镇北堡》,王春雁看到“《红高粱》的月亮门,《牧马人》的土屋,完好如初地静立在那里,脚植根沙土,头颅仰望蓝天。似乎在等待谁的到来?”静立就静立吧,好歹也是一种姿势,但不安分的他,“后来我差点迷失方向,被光怪陆离的时光漩涡吞噬。”因此,我常常想,王春雁的大脑是不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天马行空的飘逸?而随着阅读,好在我们还能看到他的洒脱。“能够肯定的是,青铜大立人在时光的缝隙中,曾撑起一个古老的蜀国。/后来,遗失的文明碎片流落风尘,堆成三星。”“有人正在细数,一颗,两颗,三颗。蚕虫,鱼凫,杜宇……”(王春雁《行走的云朵·三星堆》),“当一块墨绿的玉石滑过大雁,镶嵌在城楼之巅,玉门关从此扬名。/不言玉门关与大雁的关系,只谈大漠的风沙。”(王春雁《行走的云朵·玉门关》)。说实话,王春雁行文的收放自如、干净洒脱,在他的行走歌吟里,我认为是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无论是上述诗例,还是《月牙泉》《秦淮河》《坎儿井》,以及《娄山关》《若尔盖草原》《唐布拉》等,都让我由衷地钦佩。
世事的独立思考为你送上睿智的美
人会思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而诗人的思考,又不同于一般的人。因为诗人的思考,可能比军事家更具前瞻、比政治家更具大局、比历史学家更具借鉴、比哲学家更具哲理、比思想家更具睿智……所以,让我们走进兰勇的《踏歌行》、走进王春雁的《行走的云朵》,看看他们,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诗人的思考无处不在。前两年,李世石与机器人阿尔法之间的围棋大战,颠覆了人们的日常。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诗人,兰勇也不例外地寻量着这场人机大战的内涵,只是他没有像网上一些人那样悲哀——“但是,这终究是一场人类的胜利。倘若棋王能赢,那是人类的睿智使然。假如机器获胜,更是研发创造智能者的辉煌与荣耀”(兰勇《踏歌行·人机对弈》)。或许,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都明白,但兰勇用自己的方式说了出来,这就是属于兰勇的。而兰勇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思考没有停止在这表象中,“值得深思的是,与机对弈者不是发明国度的人,那黑白之间的巅峰对决,何时回归自己的家园!”好在不久之后,中国棋王柯洁又与阿尔法进行了人机大战,虽然结局依旧,但至少是得偿兰勇先生之愿,也解了兰勇先生之忧吧!我们再看看《黑夜心空》,“夜色狰狞,全身被恐怖紧紧包裹,越来越紧,令人快要窒息。风,苍老而惨白之声,仿佛从远古的隧道而来,震荡着耳膜,叩击着慌乱不安的心。”这种心境,我想很多人在无奈、无助的时候都会有过,也会问“今夜无眠,灵魂在哪里安放?/今夜无眠,何以让郁闷的情怀释放?”正是这样的笃实,让我们感受到思考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洒脱的王春雁,思考起来也是与众不同。在《无玻璃的窗》中,王春雁打开思绪,“这些时候,一些沉默的景致和鲜活的思想犹如劲风一样迎面扑来,敲击着憔悴的窗棂和酣甜的梦魇。”继而想到此时,“无玻璃的窗立在那里,犹如一位放浪形骸的隐者,卸下所有的缠绵牵挂,告诉我们生存的本质;无玻璃的窗立在那里,亦如古战场那些血性的英雄,将神圣的光芒抵达每一个和平的角落。”“无玻璃的窗,是深不可测的梦想通道,更是世界最初祥和的模样。匍匐在岁月底层的人啊,你们在用什么支撑那粗糙而疲惫的身躯?你们在用什么滋养那无助而枯竭的心灵?”我想,如果不是王春雁,谁又能面对无玻璃的窗,发出这样的诘问呢?庆幸的,思考的王春雁,仍然保持着他一贯的洒脱,“我们梦寐追求的,难道不正是一扇没有玻璃的窗吗?”当然,要说王春雁的思考与众不同,只是这一首诗来佐证是不够,那么,我们不妨再读一读“当光芒凝成热浪托起阵阵稻香的时候,当树上的喧嚣褪去颜色的时候,无花果醒来的枝头,转动着无数红润的头颅,恰似夜空迸溅的星辰。”(王春雁《行走的云朵·无花果》),“不必枉自嗟叹,不必得意幸甚,更不必抱怨世风江河日下。也许,时光能抚平一切,包括最深的伤痛;历史会尘封一切,哪怕是最美的光环。唯一能指引我们前行的,将是我们心中高悬的那枚永恒的明灯。”(王春雁《行走的云朵·岁末絮语》),以及《做一颗闪亮的星》《走向春天》《迷茫的雁阵》等,你就会明白,王春雁的睿智之美。

兰勇先生的《踏歌行》和王春雁先生的《行走的云朵》这两本散文诗集独特的风格,应该远不止我归纳的这些,甚至于我的归纳,根本没有准确地概括处他们真正的诗歌和语言特点之美,但作为一种自我学习提高的总结,我想还是可以的。我也更希望得到两位作者和读者诸君的点拨与提携,实乃作为一个阅读者的人生快事也。

作家介绍:



李逢忠,男,1970年7月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作品在《少年时代》、《青年作家》、《华西都市报》、《当代文学》、《中国家园文学》、《贵州文学》、《月亮诗刊》、《关雎爱情诗刊》等发表,入选《2013年星星诗人档案》、《2009年度散文选》,曾获全国征文奖和市区文艺奖一二三等奖。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广安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广安市国学学会副会长、广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广安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广安区政协诗书画院副院长,著有综合文集《石笋河》、新诗集《我在冬的尽头等你》、《月印渠水》等。





微信号:jiangxin520000 (总第385期)
顾问:邱  秋   尹才干

编审:草根一一

邮箱:1525376096@qq.com


    关注 匠心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