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值得读:叶梓荐书《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今天到底带不带相机出门?这位知名摄影师的故事会给你一个答案!...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看懂大师作品,从阅读传记开始
叶梓,知名旅行纪实摄影人,咔图摄影教育中心创始人,Adobe资深客席讲师,Datacolor色彩管理专家,摄影行业KOL(行业意见领袖),师从玛格南大师Olivia Arthur,为唯一在“水立方”举办个展的摄影师。

微博:@叶梓

什么值得读,帮你挑好书。

你好,这里是一心为你挑好书的《什么值得读》,我是网易云课堂的首席摄影讲师叶梓。

今天我给你推荐的书是“摄影大师传记丛书”中的《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经常有人问我,叶老师,为什么大师的照片我看不懂?有没有推荐的解读大师作品的书?每到此时我就说,不要去看那些大师的画册,更不要去看后人对大师作品的分析类书籍——尤其是自己水平都不够的作者写的。因为除了写作者水平外,还有个更根本的原因——摄影作品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述的,它们根本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

那怎么才能看懂大师作品,向大师们学习呢?我告诉你个办法:先读传记,再看作品。当你试着去理解一个艺术家本身,对他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都有所了解时,你就可能感悟出来他们作品的精髓——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偏颇。

今天推荐的《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摄影: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我有三个理由给你力荐此书。

1、布勒松对世界摄影的贡献极大,他整整影响了两代人,是摄影的无冕之王,他所创立的马格南图片社亦是如此。

中国摄影界相对封闭,对外界知之甚少,但唯独布勒松的名字如雷贯耳。布勒松去世时全世界的媒体反应都极其强烈,好像是某位国家元首突然离世。他有这样的声誉,显然不是巧合,他的摄影作品值得每个人细细品味,他对艺术的理解值得每个人倾听和思考。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获得这样的声望,从这本书里我们能找到答案。

2、布勒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堪称“圣经”般的经典,几乎所有的摄影教材都会提及。

他认为“在摄影中,最微小的事物都可以是一个伟大的主题,而那微小的人性的细节可以成为一个宏大的主旨”,无论是新闻摄影、纪实摄影还是肖像摄影,都深受该理论的影响。可是,这样的理论是怎么来的?它有怎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从这本书里你可以读到这个影响深远的理论的精髓和发展脉络,让你的认知不在停留在这5个文字表面。

3、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去给一位大师做助理,没有办法通过近距离观察他们的思维和拍摄习惯来学习摄影,但阅读传记能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了解他们的人生,“看到”他们的成长过程、生活习惯、摄影理念的发展过程甚至拍摄方法上的细节,从中获得很多具体而实用的帮助。不过,最重要的,就像我之前所说,只有当你了解了艺术家本人,你才可能读得懂他的作品,获得无价的精神财富。

摄影: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值得一提的是,本系列丛书的主编顾铮是著名的摄影家、评论家、媒体人和策展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他率先开始了对摄影史料的研究,专事摄影理论与实践、摄影史、视觉传播,以独到犀利的摄影评论而闻名。他1998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府立大学人类文化研究科比较文化研究专业,获学术博士学位。1991-1993年进修于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系。由这样一位文化背景深厚,同时开展着摄影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人来主持翻译、编写大师们的传记,显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接下来我们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情节。

先来看看决定性瞬间的事。用这个词来概括布勒松的摄影,其实是不太恰当的。布勒松从来不对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更多的解说,也从来不谈创作过程,即便是他写在图片下方的文字说明也总是极其简洁——而且,那还只是为了避免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曲解的产物。那么“决定性瞬间”这几个字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出版商的主意。

摄影: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当时,布勒松的作品已经获得了人们广泛的认识:展览、得奖、被引用、被评论、被赞赏和羡慕,甚至被嫉妒。但他总觉得欠书籍的债——因为曾有一次宏大的创作和出版计划因故夭折。他不可避免的想要自己出书。这本书首先在法国出版,名字叫做《Images à la sauvette》,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名字,因为sauvette这个法语单词同时含有”匆匆忙忙“和”偷偷摸摸“的含义,因此,书名可以翻译成《匆忙间的影像》或《偷拍的照片》。这两个词意综合起来的状态,是对布列松的拍摄方法的极佳阐述。

出版前,出版的合作方给予了布勒松包括排版在内的充分自由,只是要求布勒松写一篇以摄影为主题的有分量的文章作为前言,很显然,对于不曾写过这样的文字的布勒松而言,这将是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一次个人化反思。但这是多少有些无理的要求,布勒松从不谈创作过程,出版方便委派一位助理逼着布勒松写作,一周后,他们拿到了一篇10页的稿件,前言被冠以“决定性瞬间”的标题。

而当《Images à la sauvette》在美国出版时,翻译没有理会原书名在语义上的微妙之处,而是在出版商的怂恿下,直接用前言的标题”决定性瞬间“作为书名。不得不承认,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样明确有力、朗朗上口的标题是非常成功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布勒松就成了一名主张”决定性瞬间“的摄影师。这实际上是一个有着限制性语义的词汇,它将布勒松的想法极端化了,这个描述最终彻底地成了他的烙印。

你从这个背景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永远不要从只字片语中去理解这个世界。无数的摄影人推崇决定性瞬间但却从未读过布勒松的传记,只根据这几个字对他的拍摄方法和摄影理念捕风捉影,你可能会错过布勒松真正的精髓,你会信仰着一个偏激的观念并自认为是来自布勒松的传承——这是非常可悲的。

信念。这本书多次提到了一个细节:布勒松从不离开他的相机。例如,在《决定性瞬间》出版之后,《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用一件轶事作为开头:一天晚上,那是曼哈顿的午夜时分,文章的作者——另一位伟大的摄影师沃克·埃文斯和布勒松相约去街角的一家小店喝一杯。他惊讶的发现布勒松随身带着徕卡相机。

摄影: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你要拍照片吗?”他问。

“不,但我从不撇下我的徕卡。”

只有怀着这样的信念和随时保持待命状态,才能抓到决定性瞬间,否则只会永远错过。

技巧。本书有着大量对于布勒松拍摄细节的描写,这是非常难得的资料。书中的描述极其细致,甚至能让你身临其境地“看到”布勒松的创作过程。例如在本书的227页有这样的段落:

布勒松是如何想方设法拍到那些绝妙的照片的呢?

布勒松会一边散步,一边偷偷地拍照片,如果没有什么发生,就继续走下去。因为偷偷地拍,也因为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他避免了不少麻烦。他是个隐身的舞蹈者,围绕着一个完全不知情的舞伴做着单脚着地旋转。他也是个摆好姿势的剑手,击中目标,并在同一时刻跃开。一个像他这样容易冲动的人能在最纷扰的环境里保持冷静,的确令人惊奇。

摄影师就如同扒手,他把自己投入一个动作中,拿走他想要的,然后离开,同被他掠夺的人不发生任何关系。但要做这样的事,如果不想惹麻烦,他必须生性谨慎,这就是布勒松,他即使接近一个静止的事物都是惦着脚尖小心靠近,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猎人逐渐变得行踪飘忽。

不止一个朋友成了他的受害者,他们本来是肩并肩走在大街上,那位朋友可能会瞥一眼走过的漂亮姑娘,就在那一瞬间之后,他回头再看时,发现布勒松已经抓住了这一刻,记录下一个特别的场景:他好像仍在和朋友一起散步,这个舞者已经独自跳了一段,他被人看见了,却没有被人注意到,他又会回到之前的散步或交谈中来,如同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摄影: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
这样的细节描述对于一个局外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种小说般的情节,但对于摄影人,尤其是纪实摄影人来说,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摄影有许多完全不同的拍摄方法:之前我给大家推荐过的传记主人黛安·阿勃丝会跟人打招呼并跟去人家家里拍摄,而布勒松只是在不打扰对方的前提下进行偷拍,马格南成员Bruce Gilden拍摄路人会使用十分暴力的闪光灯,而布勒松则极其反对使用闪光,他认为自然光才是最佳的道具。通过阅读性格迥异的大师们的传记和作品,你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性格是如何影响到他们艺术表达技巧的,退一万步讲,从最简单的方面来看,你至少可以根据本书的描述来直接模仿布勒松的拍摄方式,从而去探寻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拍摄技巧。

最后我们来看看理念的事。受现代化的传播媒介的影响,现在的人很喜欢给自己贴标签,微博上到处都是“某某领域摄影师”、“某某签约摄影师”,而布勒松不仅拒绝别人给他贴标签,而且还因此放弃了坚持了半生的超现实主义。这个事情是这样的:

194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给布勒松办了个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林肯·柯尔斯坦认为他具有法国传统的典型质地,“经典,但不教条”;博蒙特·纽霍尔大为赞赏这位审慎的大师在使用摄影技巧时的随意风格;《时代》杂志把他形容为一位由画家转成的“历史学家”,《哈泼市场》将他凌驾于其他“人性的记录者”之上。这些评论使人很肯定地认为,照相机就是为布勒松而生的,他是新视觉的卫士和大师。

但在展览落幕之际,布勒松的好友——以战地摄影闻名于世的罗伯特·卡帕给了他一个充满智慧的建议:“小心那些标签。它们会让你觉得很舒服,但人们会把这些标签贴在你的身上,那样你就永远也无法摆脱它们了……你会迷失的,接着就会变得矫揉造作。继续走你的路……把其他标签都埋在心底。”

这个建议很短,但来自一个他最尊敬的人,而且来的正是时候,有着持久的效果。虽然最后布勒松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媒体和公众打上了“决定性瞬间”的标签,但正是从他收到罗伯特·卡帕的建议开始,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阅读本书还有助于得到一些细小的但令许多人纠结的问题的答案。例如说:学习绘画对摄影有帮助吗?为什么要拍黑白照片?彩色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即便有些大师作品的构图有些瑕疵,他们也不在后期中裁切矫正?如何给自己的作品起名字、写图片说明?模特漂亮重要吗?拍人像时要摆拍还是抓拍?为什么布勒松总能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点,总能赶上这个世界的大事件?他如何确定自己的拍摄方向?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地为人所知的?需不需要花心思来给自己做营销?大师的朋友圈是如何起作用的?钱从哪里来?……这些问题,你都将从本书中窥见某种答案。

以上就是我推荐“摄影大师传记”丛书中的《亨利·卡蒂埃-布勒松》这本书的原因。要跟着大师学摄影,你需要的是走进他的人生,然后才是阅读和体会他的作品。

如果你也爱好摄影,正经历着某种瓶颈,希望能尽快突破并获得更大的提升,我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他将拉你一大把。如果你只是个摄影的初学者,这本书也将给你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它是黑暗大海上的灯塔,虽然你暂时触摸不到它的火光,但它会告诉你正确的方向。即便你只是一个普通人,只希望用手机简单拍拍自己的生活,这本书也会给你展示一位世纪大师的风采,让你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而艺术就是人生。

喜欢本期节目的话,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让更多人对摄影艺术有所了解。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听这一期 一心为你挑好书 的《什么值得读》

更多好书推荐:什么值得读:叶梓荐书《黛安·阿勃丝传》



《自由摄影师》
《新媒体视频导演》


《Abby学摄影》
 《日本白川乡点灯节行摄之旅》
《日本伊豆半岛,富士山樱花行摄之旅》
《神秘缅甸11日深度摄影集训营》
摄影早自习微信群:
添加叶梓微信:leonyee7,发送“入群”
QQ群:384277488
微博:@叶梓
微博超级话题:#365天拍摄计划#
更多精彩好课
“阅读原文”


    关注 摄影早自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