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饶不了父母,良心也饶不了你!

 

父母对你犯过的错,看在岁月的份上,就饶了吧!...

萍语文- 教育|阅读|生活|文艺
萍老师私人微信 - pinglaoshi1314

 / 萍老师    图片来源 /  支持CC0协议
最近,一封长信火了。信是北大毕业的美国留学生王猛(化名)写给父母的,他用15000字历数了父母对他的种种伤害。

王猛是谁?

如假包换的学霸!他从小成绩冒尖,四川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生物专业录取,本科后又成功申请了美国一所名校的研究生……可是,12年来他不再回家过春节;并且从6年前,拉黑了父母。
父母犯下的错
王猛所讲述的父母,是这样的——王猛上小学时参加文艺汇演,老师要求全班统一服装穿短裤。但母亲执意要王猛穿着长裤上学。

王猛上奥数班,当他的文件夹被同学划坏,母亲对他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了吧!

当王猛在学校遭遇霸凌,母亲要求他“去给老师讲,而且要哭着讲”。

王猛随父母旅行的路上,妈妈对导游反复炫耀自己家的孩子多么优秀。

当王猛因为不会剥鸡蛋被二姨取笑时,父母未曾阻止。

王猛去美国读书时,父母委托一位朋友照顾他,并要求他经常与这位朋友联络。

……

不得不说,王猛的父母在为孩子包办人生的过程中,的确显得狭隘又世俗,他们企图把孩子驯化成他们想要的模样,且不断逾越父母与子女本应有的边界。

可是,即便如此,透过这封信,我还是能窥见典型中国式父母的苦心和善意。

我想起一部自己不愿鼓掌的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了让女儿成为摔跤冠军,马哈维亚不惜剥夺女儿所有与生俱来的柔弱。戏中姑娘的命运,比起王猛,惨多了。
没有全错的父母,也没有都对的孩子
世界上所有的争论,站在单个的角度和立场来看,都是对的。对于王猛来说,他记得的是鞭子,父母记得的是糖。所以,没有全错的父母,也没有都对的孩子!

可是,有哪个原生家庭是十全十美的?又有谁家的父母之爱堪称绝对正确的教科书呢?

当然没有!许多父母都还保留着一生难改的习性,或贪便宜,或爱炫耀,或碎碎念。

既然如此,执着地向父母问对错,本来就是一件无趣的事。以父母为镜,成为更好的父母,比这件事要重要得多!

豆瓣上有个拥有10万多名成员的网络讨论小组,名字叫做“父母皆祸害”,我相信他们讨论的话题也并非是不肖和忘本的,可是,这个名字确实让人不寒而栗!

毕竟,父母已老,他们对你犯过的错,看在岁月的份上,就饶了吧!

竖冰不能融化,那是因为温度不够
对于王猛这件事,有人说父母罪大,有人怪孩子心小。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人,而是人与人之间!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的管道,芝麻小事也可以化大。

而最易造成猜忌与隔阂的便是:第一,你不问我不说;第二,你明明没有领会,我却以为你已收到。比如,在美国读书的第二年,王猛曾经和一个咨询师聊了约6个小时,得到咨询师的反馈是——你几乎具备了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所有症状。然后,王猛将这份诊断报告发给了父母,父母却不以为然。

于是,王猛就将这纸报告当作对父母的最后通牒,痛下决心和父母决裂,并从此删掉了父母的联系方式。

天啊,与亲生父母恩断义决,这最后通牒,岂是一纸充斥着诊断术语的心理诊断书能够送达的?这时,哪怕一个越洋电话,也要温暖得多。

破冰是需要温度的,有时,坚冰不能融化,是因为你的温度不够。

我想起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感人一幕,当一心想当摄影师的米尔汉,跪求父亲允许他放弃当工程师时,最后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儿子,买一部专业摄影相机多少钱,钱不够的话我再给你!

很多时候,不要轻易猜忌父母的心,它本来离你很近!如果你觉得很远,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抵达的途径。
父母等你来报恩,你却等父母说抱歉
有人说:父母是我们终生难以摆脱的命运。我承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是毕生的!可是那又怎样?就要相爱相杀吗?

王猛的父母固然有错,但当他们供养你上完北大,又送你去美国留学,这时,向风烛残年的父母追问对错真的比反哺更重要吗?他们还在等你来报恩,你却在等父母说抱歉,一等十二年,半生已过……

我想,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中年儿子,不必回去通牒父母,因为他们早已虚化成你的人生背景。

歌德有一句话——人类凭着聪明创造了很多界限,最后用爱把它们全部推倒。是啊,还有什么是爱不能推倒和消融的呢?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带锁的盒子
其实,我很担心的这个越洋声讨父母的王猛,一个已过而立之年还在执着等待父母认错的人,怎样过好这一生?如果父母都不能宽恕,生命中半路相遇的夫妻,商场上狭路相逢的对手,你又能如何安放?

督促父母痛改前非,绝不是人生必须完成的任务!王猛能做的,就是重塑自己的生命,不要将父母的错转嫁到下一代啊!

我听说,汶川大地震后,有一种灾后心理辅导是这样的——让经历灾难的人在心中想象一个盒子,把所有与地震相关的影像资料通通装进去,然后,锁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这样一个带锁的盒子。
你饶不了父母,良心也饶不了你
我看过王猛父母接受采访时的陈述,不为人父母,很难读懂其中的凄凉。

比如,每年春节前,无论儿子能否收到,王猛的母亲都会给儿子发去短信,询问他是否回家过春节。然而几乎都没有回应,几年来仅有的两次回复也极简极冷,分别是“有事,不回”和“不”。我难以想象,12个春节,王猛的父母是如何在别人的热闹里煎熬过来的!

又比如,王猛不曾回来的这些年,父母搬了四次家,他们丢掉了所有与自己大学相关的书籍或笔记,但唯独没有丢弃的是王猛从小到大的所有物品,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手工,都视若珍宝。

听得出,渐渐老去的父母,在用所有的寂寥时光等他归来。对于他们,没有任何一种囚禁之苦,比得过被儿子冷落12年,又拉黑6年!

其实,父母子女,到了最后,都像王朔作品里的那句话一样简单——马锐对爸爸说:“我想告诉你,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别的想是什么也不成。”

归来吧王猛!你若饶不了父母,总有一天,良心也饶不了你!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加入“学做更好的父母”


    关注 萍语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