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学童自杀如何成了全国性问题?

 

在印度,每55分钟,就有一名学生自杀身亡;每24小时,就有约26名学生自杀过身。...



近来印度政府一直希望能打造世界级的大学,致力鞭策各大学府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大学却忽略了学生福祉,尤其是情绪支援方面,大学们都缺乏有关应对机制。很多时候,学校职员都以错误的方法处理学生情绪,再加上印度社会主流都视"情绪病"为禁忌,大家都对问题避而不谈,视而不见。

印度的学童自杀问题日益严重。根据印度内政部(Ministry of Home Affairs),自2014年起,3年间,印度有多达26,476名学生自杀身亡。单单是2016年,便有9,474名学生自杀。

换言之,在印度,每55分钟,就有一名学生自杀身亡;每24小时,就有约26名学生自杀过身。

其中,在2017年5月,印度中学的十年级和高中十二年级公开试(相等于香港旧制的会考和高考)放榜,至少有12名中央邦的学生,因为成绩不如意,郁郁寡欢,自杀身亡。事件也获多间外媒转载。

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和西孟加拉邦,学童自杀问题最严峻。2016年,马哈拉施特拉邦有1350名学童自杀,占全国14%,西孟加拉邦则有1147名。

印度国会
内政部部长阿赫尔(Hansraj Gangaram Ahir)向印度人民院(Lok Sabha)汇报时,指印度学童自杀原因十分复杂,但考试场失意,是其中一个最大原因,超过四分一的学童自杀,都与考试压力有关。在2016年,便有2413宗学童自杀案与考试有关,2015则有2646宗,2014年亦有2403单。除了学业问题,家庭、社交、情绪病、感情问题也是普遍的原因。
印度初创企业Your Dost,专门在网上提供心灵支援和辅导服务。他们在2016撰文,认为印度学童自杀原因,远比学业失意复杂,当中包括个人的心理因素(例如对失败的恐惧)、家庭因素(例如印度家长常把各种职业分等级),加上社会普遍对情绪病有很大歧见,种种因素加起来,令学生们走上绝路。

印度社会学家迪舒嫚妮(Samata Deshmane)则指出,印度社会正不断变迁,人们感到自己难以应对社会变迁;人们是社会动物,但今天的人们变得愈来愈个人主义,且互相争逐,因此人们很抑郁。

印度政府一直希望打造世界级大学,致力鞭策各大学府的研究发展。过程中,大学却忽略了学生福祉,尤其是情绪支援方面,大学们都缺乏有关应对机制。很多时,学校职员都以错误的方法处理学生情绪。在辅导时,他们可能用上一些主流、保守的说法(例如叫学生不应浪费时间和父母金钱,于学习以外的事上)。

现时,印度社会主流都视情绪病为禁忌,大家都对问题避而不谈,视而不见。然而,根据世卫于2015年的报告估计,印度有5700万抑郁症患者,3800万焦虑症患者,分别占总人口4.5%和3%。可是,印度每年仅投放0.06%的医疗开支于精神健康服务。现时,印度全国13亿人口,却只有少于5000名精神科医师,大约2000名临床心理医生。
印度政府已开始进行改革。去年,印度国会通过精神健康医疗法案(Mental HealthCare Bill 2016),保障情绪及精神病人可得到医疗的权利。另外,还有地方精神健康计划(District Mental Health Programme),鼓励地方政府提供防止自杀支援服务、工作压力管理班、生活技能班,以及加强学校的情绪辅导支援。去年三月,印度总理莫迪(Modi)更破天荒,于他的电台节目,谈及印度精神健康问题,并强调印度政府有决心解决问题。
浦那市(Pune)


印度的一些教育团体,也投入支援心理健康的工作。在浦那市(Pune),115间的学校开办"健康间"(Wellness Cell),服务有情绪需要的学生。

印度最著名的工程学院之一,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校区(The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Kharagpur),更采取了一个特别政策:故意每天关掉电源一小时,以鼓励学生停一停,互相交流。
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校区


根据世卫资料,2015年自杀率最高的头三个国家,分别是斯里兰卡、圭亚那和蒙古,平均每十万人,分别有34.6、30.6和28.1人自杀。

已发达国家之中,南韩自杀率最高,每十万人平均有24.1人自杀,位全球第十。印度则位全球第24,数字为24.1。近年香港学童自杀问题,受各界关注,于2016年的自杀率为每10万人有8.9人,稍低于全球平均10.7的水平。

本文来源于自由时报。


    关注 社会学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