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毕业生拉黑父母6年:为何在满满的爱里活成了孤岛

 

爱从不该走向伤害。...



昨天发的文章→真想让童年再来一次,告诉父母不要这样爱我

很多人留言说,看哭了。

似乎每逢说到原生家庭,总会勾起了一些关于童年创伤回忆。

正好最近网上热议的“留美北大毕业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也与原生家庭相关,于是有人特意留言问:这到底“是父母有错,还是孩子有病?”

其实,新闻刚一爆出来的时候,我就关注到了,不过,单凭一篇万言书,几篇报道去批判其中一方(比如甩锅原生家庭悲剧、比如说孩子是白眼狼),或者双方“各打50大板”都是太轻易的事情。

但在这个事件里,触动我的却不是这些。

让人哀叹的是:养育过程中的情感忽视,被摧毁的信任感,以及稀薄的亲子关系,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将最亲的关系走向了冷漠、背离、甚至“仇敌”?

更该引起关注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到底该怎样才能有好的沟通和足够的信任?

在谈论之前,我先简单捋一捋事情缘由。
父母满心是爱,孩子满身是伤?

好疼的中国式亲子关系
简单的说,这是一个孩子一直都在等父母的对不起,父母却不知道为什么的故事。

具体的说,王猛(化名)一个众人眼中的“别人家孩子”,在年过而立(已经34岁)后,写了一封一万五千字的信,控诉自己的父母“以自身意志肆意操控孩子”。

(原贴知乎地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024635/answer/288304477)

在这一万五千字的碎碎叨叨里,多是王猛年少时的事,已经隔了这么久,我们还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种日积月累的怨念:

“我认为我母亲没有完全接纳我”

“她多次陶醉地给我讲我两三岁时她把我打扮成女孩,并给我看我穿裙子的照片,大约我上学前班时,我母亲当着我的面对她想象中的女儿‘芽芽’说话(我是独生子)。”

“他们不是照顾我,只是想控制我”

我母亲喜欢让我穿很多,而且喜欢按自己的审美指定我的衣服。一年级或二年级初秋的一天全班文艺表演,前一天班主任让大家穿及膝短裤来,而我母亲不由分说地让我穿长裤,我提出带上短裤备用也不准许。

即使已经出国读研了,父母还要介绍“老朋友”要自己去交往。

“我向父母求助,却从未得到支持”

比如:小时候因为不会剥鸡蛋遭亲戚嘲笑,“这次父母依然没有保护我,也没有对亲戚说不。”

比如:在学校被欺负,想要换同桌时,被父亲大骂,“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你凭什么要学校优待你?凭成绩好?哼。”

比如:大学前去旅游,被导游开恶意玩笑,父母没有站出来帮忙,事后还骂自己,让自己习惯这种事……

王猛认为自己一直是在缺爱的环境里长大,是情感的孤儿,于是“攒够失望后,我把他们拉黑了”。

而对王猛的父母来说呢,故事却是另外一个版本:

关于控制:

“国内就不说了,国外是完全陌生的环境,我们介绍一个朋友,在必要时候也好有个照管,我们错了吗?这是要控制他吗?

关于支持:

“好比那次他耿耿于怀的旅行,如果当时真的站在他的角度,或者在现场对导游的话有所回应,他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在看了心理医生后,把所有的问题归结到了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上,迁怒于家人。

关于教育方法:

的确对孩子说了很多“不”,但这些也都是原则上的不。

从小教育王猛的方式没有打骂,而是“谈话”。

“大概从2岁时开始,我们就用这种方式跟他沟通。他知道,谈话意味着可能犯了错。即使我们轻描淡写地聊天,他也会一直恐慌。”
目前新闻报道后续里,王猛没有明确表达是否会与父母和解,只是说“会再考虑”。

而王父则表示:儿子选择决裂,他只能接受,“如果这样可以让他快乐,也好。”

一声叹息!

明明这一家人,孩子渴望爱,父母也赋予爱,爱一直在啊,爱一直是满满的啊,却为什么使得父母和孩子最终走到决裂这一步的?

这种“生离”才该是世间最无奈吧。
有多少父母和子女

一步步沦为最陌生的亲人?
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并非新闻里一家独有。

在相关微博下的评论里,这一条获得了2万多个人的赞同(这还是几天前的数据)。
而在一份有效问卷高达2万分的调查中,约80%的人一年一次给父母的电话还不超过5分钟。
(图据《2016中国成人亲子关系调查报告》)

一年365天,8760小时,525600分钟,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交流却少到如此可怜,或许不如地铁里擦肩而过的路人?

还有一份调查显示,近60%的“95后”在社交网络上屏蔽父母。或许他的朋友圈可能连送外卖的小哥都有权限查看?“你有没有那种一年只见两三次面,平时只在网上聊天的人?”

“有啊,我爸妈。”

这不只是段子,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父母和子女正成为最疏远的亲人。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6年前,王猛拉黑与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家”彻底告别;

6年后,王猛在面对记者时,还感慨,走到决裂这一步充满无奈,“这期间有太多的机会,但凡有一次他们抓住了,就不至于此。”

而这些“机会”就在养育孩子的细节里。
父母爱孩子从尊重和理解开始

从看见孩子开始
王朔在致女儿书里写道:“我说孩子最需要什么,需要理解和尊重,把他当个人。

我深以为然,以理解和尊重出发,这样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需求,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而不是一切由自己做主。

父母和孩子亲密关系的建立好维护可以从这几点开始修炼:
1
真正倾听孩子

这是建立连接的第一步。

记得看央视纪录片《镜子》时,家明的案例特别触动我。

跟王猛的经历有点像,家明也会控诉父母控制自己的生活

永远都是他们说了算,买衣服鞋子都是他们买,什么都要听他们的,我有时候说都没说完,他们就直接拒绝。

我喜欢猫狗,买回来他们就丢了;我小时候买很多东西,他们都直接丢了。

所以,当他父亲想让他继续上学,考大学;而他想去当流浪歌手,想去四川做背包客时,即使父母承诺要改,可是孩子已经不听父母的了。

因为自己的需求被敷衍、拒绝了太多次。彼此信任感已经彻底丧失掉了。
2


关照孩子的情绪

我们一直说,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然而很多时候父母会过于急切教孩子什么是对的,反而会忽略到孩子当下的情绪。

事情曝光后,如今王猛的父亲面对记者,无奈又懊恼:

他说,以前总觉得孩子的一些负面情绪——生气、愤怒都无大碍,过几天就会好,孩子也许就忘了。但没想到儿子会一直记着。

“我想他生几天气、嘟囔几天嘴,这事就过去了。如果早知道我们的一句话、一个脸色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影响,那绝不会那样做。但哪来‘早知道’呢?又怎么会‘早知道’?”

王猛的父亲遗憾缺失“早知道”;庆幸的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可以做到“早知道”,避开这些坑。

看见孩子当下的情绪,才能真心理解孩子,做出合适的反应。孩子才会因为这份理解,心和父母贴的更紧,不然只能是盲目的爱,自以为是的爱,反而会把孩子推得更远。

在《@所有人》的一期节目中,小陶虹曾说起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女儿打翻了整杯的牛奶,她冲过去吼了女儿,“你怎么回事啊”。女儿没哭,只是打了个哆嗦,然后就用很恐惧的眼神看着她。陶虹立刻“觉得我错了”;

她说:“我看到了她的恐惧,就是如果连妈妈都不能包容她的错误,那这个世界上谁能包容她?”
于是这件事第二次发生的时候,陶虹给了女儿一个拥抱,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正如陶虹自己总结的,不能让孩子记忆里面留下一个“妈妈不允许我犯错”的观念,因为“你越说她,她就会越远离你。”
3
和孩子站在一起

就如同王猛抱怨父母的一个点是,在自己受挫的时候,



五六年级时,自己对奥数很有感觉,而一开始母亲并不乐意让自己去,一次在外参加奥数考试回来后,发现携带的文件夹不见了,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回到家后,母亲不但没有安慰我,反而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同情,而父母送上的却是嘲讽,暗含着“你看,谁要你不听我的话”,生生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了对立面上,而原本两方可以是最亲密的战友啊。

看过一句话,说得特别好,“请和孩子在一起打败问题,千万不要和问题在一起打败孩子!”

还记得两年前张靓颖结婚前的闹剧吗?自己的母亲发公开信,称“不想让女儿再错下去”。别人的家事,外人难评判是非。但在公众面前,站到孩子的对立面,最难过的那个一定是孩子,即使做母亲的有再充分的理由。

有时候,孩子或许只是需要一个陪伴的姿态。

《朗读者》中,作家麦家曾分享和自己儿子之间的故事:青春期的儿子,突然封闭了自己,除了吃饭、上厕所,几乎不离开一步,而“房门一关就是3年,上千个日子都没打开过”。这种父子之间比决裂也不差什么了。

后来,节目播出后很多人问他怎么帮孩子走出困境的,麦家说,“就是当好旁观者,你阻止不了他,但你还是守望着他,做一个麦田守望者。”

当你守望孩子的时候,孩子知道起码你们是一个战壕里的。
4
从小事开始练习放手

父母子女一场,最终也只能目送其背影吧,就像最近很多人痴迷的《旅行青蛙》游戏一样,很多时候,父母需要给孩子做的并不多,只需要帮他储备能够远行的必备物,就好了;至于孩子最终会去哪里,带回什么,都不该是父母可以掌控的事情。

而这种放手,可以从小事开始练习,比如穿衣服。

某次,我的一个闺蜜就吐槽说,孩子开始慢慢有点自己审美了,每天早上家里都会为穿这件衣服,不想穿那件衣服小小闹一场风波。老人家觉得他们太顺着孩子了。

但闺蜜并不这样认为,她说:“如果他现在连穿哪件衣服都不能自己做主,还能指望他以后有什么主见?还是某一天就会自己做主了?”

父母的这种信任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说的话是有人听的,下一次有需求就敢提出来,而不是埋在心底。



关注“拉黑父母”这件事的时候,刚好发现原来豆瓣“父母皆祸害”小组成立距今恰好整十年了。

从2008到2018年,正是80、90后们身份开始转变的十年,很多人升级做了父母,开始理解父母,或者开始认识到自己当年经历意味着什么。

我一直认为原生家庭并不是所有人的掌舵者;也认为与其抱怨,不如疗愈创伤,让伤害到此为止。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或许没有生活在最好的时代,却可以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我们不避讳爱,也不冤枉爱。

我们可以给爱更好的出口。

文 | 妍心

  萌芽的话  

刚好昨天在微博收到私信,是一个刚怀孕的准妈妈,她向我诉说自己的妈妈在童年时带给她的特别多的痛苦,以致于妈妈刚刚给她打电话,关心她怀孕了饭有没有吃好,她内心也会很抵触,不想听到妈妈的声音,这个声音让她很紧张心情很差。

我听了特别心疼啊,为什么好好的母女会走到这一步呢?特别是很多的父母一直释放很多的爱,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养育过程中,丝毫不觉得这种爱有什么不妥,竟会引起孩子在成年后的一次次冷眼和回避。

我一个好闺蜜,时不时会到我家蹭饭,每次来,她都笑说:“能这样一家人一起吃饭,多好啊!”这笑里藏着几多酸楚,我很清楚,但从不过问。

她的妈妈从小也是对她各种控制,她童年里听到最多的话是“不许”“不可以”“你是女孩子”,直到她成年二十几岁了,她才第一次夜晚与朋友出门,才第一次不在家睡觉,才第一次知道女孩子可以打耳洞、涂指甲油……

她的世界一直在我们几个中学时候的好闺蜜之间打转,再无更多的朋友。几年里交的男朋友都比他小特别多,她说“我总是很想照顾他们,但一定会用让彼此都舒服的方式”。

她也会有开头说到的微博里那位准妈妈的感觉:对母亲很厌倦,很害怕,不想跟母亲说话,每次说都忍不住吵架,最好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一想到糟糕的亲子关系会伴随孩子一生,我总是唏嘘不已。我的闺蜜现在还单身,以后她也注定要带着母亲的影响抚育下一代,她也许会对爱的定义有更深的理解,也会比其他父母更加警惕,我更希望的是,她能在养育下一代的过程中,彻底自愈。

这两天,哥哥发高烧了,昨天带去看的时候,才知道是流感,昨晚弟弟也发烧了,估计是被传染了。当妈最焦心的时刻莫过于两个娃一起病,纵然看再多的书,做足了功课,也难免紧张、不安,也注定无眠。

希望大家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保重身体,开开心心过年啊。

喜欢请转发支持,便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小芽好物2017绘本精选榜TOP4
颜值超高的认知启蒙绘本
扫码即可购买↓
◆  近期好文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 母女对峙视频:为什么父母一次次“耐心”的说教,却引来孩子愈演愈烈的反驳?
  • 看父母脸色长大的孩子,未来有多苦
  • 小男孩电梯内猛亲小女孩视频,我看完笑不出来 | 我们要如何教会孩子界限感?
◆  更多专题文章 后台回复关键词查看
孕期 | 产后 | 母乳 | 断奶 | 辅食 | 湿疹 | 睡眠 | 牙齿 | 儿科疾病 | 家居安全 | 收纳 | 出行 |  情绪管理 | 语言发育 | 买买买 | 玩具 | 性教育 | 绘本 | 早教 | 英语启蒙 | 隔代教育 | 亲子游戏
本文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转载合作请回复关键词 转载 获取详情


点击购买萌芽关于妈妈和孩子情绪管理的成长课程

留言区见,顺手点个赞呗!


    关注 萌芽研究所BU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