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 南堂,北京最早的大教堂(大量老照片)

 

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基督教堂建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欢迎关注“大美科学”
导语

西方文化向中国的传播,从一开始就由传教士为主要媒介。教堂,是天主教的一种物化,随着传教士的到来和基督教传入的同时,也把西方雄伟辉煌、精美绝伦的教堂建筑艺术传入北京。自此,一座座西式的天主教教堂在东方文明古城的四合院群落中安家落户,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教堂文化。

今天,带大家了解北京最早的教堂建筑,无关信仰,只为美丽。

欧洲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最早见于元初,西洋建筑第一次在中国出现,即是在北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基督教堂建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准许进京传教, 天主教耶稣会在北京先后建起南堂(1605年),东堂(1655年),北堂(1703年),西堂(1723年)四座教堂,“四堂”在历史上因地震、火灾和“禁教”,多次遭到毁坏和重建。
“四堂”在北京的位置地图


目前我们能看到“四堂”最早照片多为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或重建或修建的。
1900年被毁坏的南堂


自1721年(清康熙五十九年)因“礼仪之争”开始禁教,历经雍正、乾隆、嘉庆、到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传教开禁,长达一百多年时间内,外国人只有自愿终身为朝廷服务的才能留京,并且只能居住在“四堂”范围内,对他们的生活起居出行有严格的限制,在“四堂”内可以保持自己的信仰和习俗,严禁外出传教。这个时期的“四堂”只是供教堂院内教士作祈祷弥撒用的“小礼拜堂”(Chapelle),不是公开对外供教徒使用的“教堂”(Eglise)。
鲁本斯为金尼阁作的画像(1617年1月上旬)

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是第一位来华的法籍耶稣会士,对中西文化的直接交流和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做出了贡献。


要想寻找1860年之前的“四堂”几乎很难,如果以1860年和1900年特定时期教堂建筑“超越规制”的标准去想象以前的“四堂”肯定是错的:毕竟大清王朝的规矩是很多的,教堂主人身份和等级不高,他们的教堂建筑如果不是“敕建”,其规格尺寸是不能逾越雷池半步的。

正因如此,“四堂”的各堂在某段时间得以保留。今天,给大家接受北京历史最悠久,也是北京的第一所教堂——南堂。
南堂,又被称为宣武门教堂,它的全名是“圣母无染原罪堂”(The Cathedral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位于北京宣武门的东北街口。南堂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始建于1605年(明万历33年);今天我们看到的南堂,是1904年重建后的样式。
南堂,位于宣武门的东北街口


南堂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教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批准允许意大利耶稣教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在京留居,传教。

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在自己的住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较小。
利玛窦 (Matteo RICCI 1552 - 1610)
欧洲人刻的铜版画:利玛窦和徐光启

带着西学而来的利玛窦开展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和徐光启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不仅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而且许多中文词汇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此外,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


1650年(清顺治七年)德国耶稣会神父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在宣武门利玛窦所建礼拜堂基址上修建南堂。两年后大堂建成,是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主教座堂。但仍“按中国式样而造”。
1668年手工上色版画《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与星盘》
俯瞰信众正在举行仪式的北堂;绢画;

绘于十七世纪下半叶;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

如果依照这幅画的说明,那么画中的内容很可能表现的是顺治九年(1652年)到康熙三年(1664年)之间北堂的情况,从绢画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教堂建筑是“中国风格的大教堂”。由此推断,这一时期的南堂建筑也是这样的中国风格。


以后,南堂经历了历次浩劫与重建:

1664年,汤若望被弹劾入狱,南堂也因此被毁。汤若望获释出狱后不久于康熙五年在南堂去世。继汤若望之后,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Verbiest Ferdinand)深得康熙皇帝的恩宠。

康熙帝亲政后为汤若望平反,还将所占用的教堂,墓地全部归还给天主教。南堂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完成,历时十年,建筑风格开始呈现欧洲式。
南怀仁画像

从明末开始来中国传教的西洋教士大约有万余人,其中能够在死后被皇帝赐予谥号的,仅南怀仁一人。在南怀仁逝世一年后,康熙皇帝派人祭奠,并赐予谥号“勤敏”。
由南怀仁主持设计重建的观象台

现存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
康熙画像

中国历代皇帝中,唯一一位能够虚心向西方学习的,就是清代的康熙皇帝玄烨。康熙皇帝在政务之余,努力学习天文和数学。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京师地震,南堂被毁,第二年,即1721年重建,重建的南堂采用了当时在欧洲非常流行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

雍正八年(1730年)京师地震,南堂再次被毁。雍正特颁库银一千两赐传教士,“以资修葺”。这是南堂的第三次重建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南堂遭火灾,“画栋雕梁刹时俱成灰烬”。乾隆赐一万两以资重修,还特意御笔亲书匾额对联,令悬挂堂中,以复其旧。这是南堂的第四次重建
  宣武门南堂(1860年);水粉画
宣武门南堂(1873年);英国摄影师 Thomas Child。

修整后的石牌坊去掉了戗柱,坊门安置了木栅栏,中门坊额有字。二门上方可清楚地看到“敕建天主堂”。二门后面的小院里,东西两各一座碑亭。这是南堂1900年烧毁前少有的清晰照片。
宣武门南堂(1874年-1875年)

图片来源:中国之旅.俄国科学贸易考察团.Boiarskii.Adolf-Nikolay Erazmovich.摄影.1874-1875年


1900年南堂被义和团焚毁。1902—1904年又重建,这是南堂第五次重建,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南堂。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八国联军曾乘坐热气球对战火后的北京城进行了航拍。下图就是被义和团烧毁的宣武门南堂后的状况。
1900年被毁坏的南堂


1900年被毁坏的南堂
1900年法国《世界报》的“画版”中,有一幅“1900年北京义和团事件-火烧圣母无染原罪堂”的画图。图中的建筑还是原南堂火烧前的模样。
1904年南堂主堂和附属建筑修复竣工,这也就是人们今天看到的南堂样貌。
今天,当我们走进南堂,已经见不到更早的历史信息了,感受到的只有安静与祥和。

南堂,这座北京最古老的教堂,见证并经历了太多的历史。今天,它静静的伫立在宣武门的东北角,愿南堂永葆如诗如画。
如今的宣武门南堂
由北向南的南堂景象
教堂南立面建筑细节
南堂的玫瑰花窗
宣武门南堂教堂内部
往期精彩:
人文志丨漫步西城,重拾胡同记忆
人文志丨诗解大观园
编辑

6000
作者/设计

淼淼
策划编辑

小薛薛


    关注 大美科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