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送不停】磡头村,放飏灯,隔壁隔坞红彤彤!!!

 

放飏灯,为绩溪民间游艺活动,早年盛行于绩溪县登源河一带,近年来绩溪家朋乡十分热衷而火爆,现已被列...

放飏灯,为绩溪民间游艺活动,早年盛行于绩溪县登源河一带,近年来绩溪家朋乡十分热衷而火爆,现已被列为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放飏灯有"遍地积雪始放灯"的不成文规约,因为下雪天放飏灯可避免火灾。近些天,绩溪普降瑞雪,家朋乡一片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正是放飏灯的好机会。

昨日,又值家朋乡磡头村放飏灯,于是扛着相机走马上路,与群友们一起摄下了这浓烈的场面。
家朋大地,银装素裹,皓然一色
磡头人家,玉宇琼楼,粉装玉砌,
远眺饭甑尖,腾云驾雾,宛若仙境


飏灯制作过程中把棉纸用浆糊粘合成纸箱形状,以尖顶锥形体和平顶圆箱体居多。下设一圆形口,圆口处用铁丝、竹篾扎“飏灯络”,络上置放松明、猪油等耐燃多热量之物,点燃后,以油烟灌满飏灯,推动升空。大型飏灯用1开的整张棉纸100多张制成,通体高可达5米以上,由一只大灯和若干小灯组成,大灯上糊扎着用铁丝、篾片制成蜘蛛网状的灯络,用来盛放燃料,小灯即简易小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等距离系在细绳子上。放飞时,先将飏灯中的燃料点着,使浓烟熏入灯肚,大灯依靠浓烟熏腾,牵引小灯升空。小灯为直径10厘米、高20厘米的圆柱形,用棉纸和小蔑丝、细铁丝扎制,灯内安插蜡烛。当群灯冉冉升起在夜空时,灯光串串闪烁,情景蔚为壮观。飏灯可飘行数十里,引得远近村民仰头赏看,妙趣横生,青少年在冰天雪地中追赶飏灯其乐无穷。故有“磡头放飏灯,隔壁隔坞红彤彤”的谚语。

磡头村飏灯制作和放飞,历史悠久。其技艺靠师徒相传,近代以来传承谱系:许日金(1856—1913)民间飏灯大师、许灶全(1907—1968)、许传成(1938—今)在传统飏灯基础上携带烟火,增加了飏灯的观赏性。许传成为当代磡头村飏灯非遗项目传承人。
扎灯架
糊大灯
糊小灯
飏灯由一只大灯和若干小灯组成,大灯上糊扎着用铁丝、篾片制成蜘蛛网状的灯络,用来盛放燃料,小灯即简易小灯笼,里面插上蜡烛,等距离系在细绳子上,挂在大灯之下。放飞时灯络上置放松明片、废橡胶和猪油夹棉纱捣成的团子,将燃料点火,使浓烟熏入灯肚,大灯依靠浓烟熏腾,牵引小灯升空。
人们撑起大灯,准备燃点
开始点燃原先安放好的燃料(猪油、松明片等)
由几十人提着串串小灯,等待大灯的拉升
大灯即将升天
众人放开大灯,大灯开始飞升
夜空中,串串小灯在大灯的拉升下缓缓升空,蔚为壮观
        当飏灯飞升夜空时,磡头村民们看到了惊奇的一幕:月亮冉冉升起,飏灯徐徐降下,月亮与飏灯与飏灯交辉相映,千载难得一逢。
飏灯据说由诸葛亮发明,又称孔明灯。相传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后世在制作这种灯笼时就仿照诸葛孔明戴的帽子,中间有尖项,两侧有尖角。

孔明灯发明后大多用于军事,明代胡宗宪 的属将戚继光,便用孔明灯(灯笼)来指挥抗倭,史书记载:“夜营应备中军大将旗鼓,上各黄油纸、铁丝灯一盏,俱粗四寸、长一尺五寸;五方旗十面,十盏……”除黄色灯,还有白、蓝、黑、红等颜色,可组合出不同的指挥信号,“为莫测之巧也”,敌人根本搞不清楚什么意思。
貌似诸葛亮帽子的飏灯
飏灯的史料图
南宋诗人范成大有诗赞曰:“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而今,孔明灯完全失去军事意义,磡头人更赋于它庆丰收、保平安、睦家族、促和谐的现代意义。
       瑞雪兆丰年,放飞飏灯,蕴含了村民对幸福的寄托,祈祷许愿,来年更美好。








每日领奖时间

Show Time
获奖名单2018.2.2CJ小鼻涕泡小菲菲门票自选
每日送票环节

本期互动2018年的雪,你有神马话要说

精品留言点赞前三名一张景区门票

活动时间:还没想好啥时候结束

门票有超级无敌的多!







素材来自徽梦绩溪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长按关注宣城旅游

观光/休闲/度假/交通

安徽十佳旅游政务微信公众号


    关注 宣城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