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而不是曹操、孙权?真相让人不可思议

 

其实,“三顾茅庐”只不过是为了诸葛亮投奔刘备,司马徽、徐庶和诸葛亮施展的一计而己。东汉未年,天下大乱,群雄并...



大多数人都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会选择辅佐刘备,就是因为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感到,真相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三顾茅庐”只不过是为了诸葛亮投奔刘备,司马徽、徐庶和诸葛亮施展的一计而己。



东汉未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到了建安三年(207年,诸葛亮27岁),天下共有六大势力:曹操、袁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等,这里除了刘备,其它都不是诸葛亮的选项:袁绍优柔寡断,疑心太重;刘表、刘璋胸无大志;孙权手下谋士众多,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可见这群谋士并不买帐,况且孙权视周瑜为东吴之“屏障”,庞统和诸葛亮齐名,尚且在东吴不被重用,诸葛亮投奔也会是庞统的结果,而且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也在东吴;

曹操当时已拥有大半江山,手下顶尖谋士: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不在诸葛亮之下。其实诸葛亮“卧龙”之名只限于南阳,就连当地人士都不信服,何况曹操帐下众谋士?司马懿何等才能,曹操在世时都不能得其志,而且曹操本身就是文武韬略冠绝当世,曹操又如何能信任新加入诸葛亮呢?

投奔刘备是诸葛亮唯一的去处,诸葛亮知道刘备身上有一种王者之气。曹操曾称赞“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郭嘉也曾对曹操说过:“刘备雄才,不可留之。”刘备集合了关羽、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忠义之士,甚至刘备到最低湖时,也不曾负于他。

这些诸葛亮在卧龙岗都有所耳闻,如果诸葛亮直接去投奔刘备,当时刘备也不知道什么卧龙的名声,也会出现庞统在东吴的局面,关羽、张飞都不会服气。于是就由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徐庶、石广元、崔州平等诸葛亮的好友,上演了流传千古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首先由徐庶以“单福”的名字到刘备军营,虽是军师,实则试探刘备的志向和人品。经过一番试探后,徐庶认为刘备是可以扶助的人,走时便举荐了诸葛亮。其实就是曹操不抓其母,徐庶的任务己经完成也得离开,他和石广元等目标就是曹营,后来去了都是小官。

这时司马徽出场,司马徽乃高士,诸葛亮和庞统是其学生,由他举荐效果会更好。不过司马徽不太同意诸葛亮去刘备处,但诸葛亮目标己定也没有办法。司马徽见到刘备时把诸葛亮和庞统说的神乎其神,“卧龙雏风得一人,可安天下”,正中刘备下怀。便有了“鱼”和“水”的比喻。这期间诸葛亮已制定策划完了《隆中对》方略,刘备来了好一策定刘备。



其实为什么要“三顾”?一是诸葛亮想看看刘备渴望求才的诚心;二是故意营造这么个氛围,让刘备重用诸葛亮,并把诸葛亮看做是刘备的仰仗。因为庞统在东吴的教训是必须吸取的。当刘备见到诸葛亮,其醒来念那首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也颇耐人寻味。


    关注 史学界的9527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