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博现场 “法老·王”展览,南博还做了哪些新尝试?

 

新展览,新尝试,南博都做了些什么?...



上期,我们介绍了南京博物院 “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展览情况,展览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以两种文明对比的方式呈现,文物从数量、规格、空间布局到文化内涵,基本都是对称放置。通过不朽、生活、权力、生灵四个部分一一对比,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比较,拥有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本期,一起来看一下展览配套教育活动、文创产品及其他新尝试。


展厅
教育活动


配合展览,南博推出系列教育活动,包括专题导览、公众讲座、主题活动、青年沙龙、第二课堂、文化考察等,按照目标人群分为幼儿组、青少年组、成人组,基本覆盖到参观展览所有观众群体。参观展览的观众会拿到一本《导览与活动手册》,记者注意到其中的教育活动成系列,而且能明显看出是经过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的,9月下旬之前的活动可以确定到具体的日期。所有活动以表格形式呈现,针对的受众及适合参加的年龄层也有清晰的标注。

“法老·王”展《导览与活动手册》
南博策展人制度:

据悉,自南博二期改扩建之后,随着临展不断增加,开始施行策展人制度。目前国内大多数博物馆的机构设置是展览部、藏品保管部、学术研究部、宣教部以及办公室、人事处等,展览基本上是以其中的某个业务部门为主来完成,其他部门起到配合作用。策展人制度是以对某个学术领域有研究的“人”为核心而临时组建的一个项目组,策展团队的成员来自于博物馆的各部门,全馆上下共同参与到展览工作中,这就要求“策展人”不仅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组织协调的能力。近年来,南京博物院的临时展览由办公室牵头,社教、安保、陈列、信息开放中心、文创部门等共同参与,做展览的每个环节要怎么做、各部门的工作如何开展,展览配套社教、文创如何开发,都是全院共同参与决定的,不再是一个部门只关注自己的工作。全院中级以上的职称人都有成为策展人的资格,可以自己报选题,经院里审核,通过后建立展览项目团队。

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郑晶说,在“法老·王”展览前期策划阶段,社会服务部就加入策展团队,展品挑选、展陈布置都参与其中,此次策展团队中的陈刚,是教育服务部的一员,他在教育服务部之前有在考古所的工作背景,展览中汉代文物的考古项目他本身也参与发掘,所以在做活动设计时更灵活、更利于活动操作和深入开展。展览的教育活动策划人员对展览文物、内容审定、导览词编写都有相当程度了解。记者也得知,社会教育部的工作人员是多种学科背景的,而向陈刚这样考古背景的博物馆人也不仅仅是在藏品研究等部门,他们分散于各部门,这种配置在保证业务专业性上也颇多裨益。
本次展览特色教育活动
相比于以往,“法老·王”展览的教育活动新增两项特色教育内容,文化考察第二课堂。南博和南京市内的一些学校历史、语文、美术教研室都在合作,共同开发初中阶段的博物馆教育课程。

郑晶也说道:“博物人的长处是对博物馆藏品的了解,学校的长处是对校本课程的比较研究,两者应该相结合,光靠博物馆去推动‘第二课堂’是不够的,博物馆教育课程还是要依托老师和学生。老师应该知道哪些课程、哪些章节是可以和我们的展览相结合的,馆中哪些实物是可以作为课程参考资料的,然后共同研发博物馆教育课程。所以此次展览配套教育活动增加了教师专场主题活动,邀请广大教师走进南博,从教育的视角欣赏展览,探索展览及文物内涵并发掘教学资源,用于学校各领域教学;同时我们也将在线为学校和学生提供课本素材。”

“法老·王“展出的汉代精美文物大部分出土于江苏省内的诸侯王陵,教育活动也特别增加了文化考察项目,将结合展厅文物,带领公众亲临诸侯王陵遗址现场,走进考古工地,聆听考古专家的现场解读,近距离感受汉代诸侯王的辉煌过往。


8月10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埃及方向资深策展人、多伦多大学博士生导师Krzyszt of (Chris) Grzymski带来《迷人的埃及——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古埃及的发现之旅》公众讲座
观众调查
郑晶讲,这次针对观众的展前调研会也开过两次:一次是针对普通观众,一次是针对中学历史老师的。而且根据调研会征集到的意见也确实为展览、活动、文创等带来了改变。比如,观众感兴趣的文物,在布展时会结合文物重要性,尽量放在重点的展柜中;教育活动的设计、文创的设计也都会注意围绕这些受欢迎的文物。

近年来,南博的很多展览都开过观众调研会。观众的征集和选举往往采取的是网上自主报名加一定程度的选取方式,博物馆会根据展览选择不同人群开展调研。比如获得上一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温婉”展就做了女性观众调研;本次“法老·王”展教育活动设计时在普通观众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历史老师的调研,强调馆校结合,不单单是送展到学校,希望能真正让学校更深入地参与到博物馆活动中来。



这次专程从多伦多赶到南京参加“法老·王”展览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沈辰副馆长也对南京博物院的策展人制度十分赞赏,认为南博的观众调查和ROM也有同工异曲之处,他们在策划展览之前,也是做大量调查,才确定要不要做,以何种形式呈现,从展览的命名到展品挑选、展览陈述、宣传策略、活动设计等等。不仅如此,部门调整也是基于大量的观众调查后的结果,这是主导诸多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系列文创
得益于策展人制度的不仅仅有教育活动,还有文创产品的开发。南博文化创意部副主任封蕾告诉弘博网记者,到展览开幕时,配套文创产品开发了211种,约21100多件,其中小商品有190种,书籍类有31种,围绕埃及文物开发了63种,围绕汉代文物开发了127种。其中针对莎草纸、木乃伊猫、印章等开发的文创产品是比较被看好的产品。



印章与贴纸
展品元素的发掘、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也都是基于对展览的深度参与和了解。南博半年前就开始筹备展览配套文创的开发工作,但在更早的挑选展品期间,已经在考虑哪些文物可以做文创,哪些文物不适合。封蕾以金缕玉衣来举例,虽然知名度大、规格高,是焦点文物,但难开发,其文创衍生品不太受欢迎,所以并没有做,而是选择了其他有文创意义的文物来做衍生品。

这次开发的文创产品还有一个特点在于与社教活动配合,为社教活动的演示而开发,同时也会推动文创产品销售。


莎草纸
南博文创部经营场地包括:特展馆、艺术馆、历史馆商场部、江苏省博物馆商店联盟总店、书吧、民俗茶社、特展馆五层茶餐厅、老大殿等,面积近9000平方米,工作人员近百人。其中餐厅、茶社等是交给第三方来运营的,其他直属商店都是由服务部门自己运营的。在南博的文创十年发展规划(2015-2025)中也明确写道:要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创产业发展体系,使文创产业成为南博的一大支柱产业。“法老·王”的展览也试图通过门票、出版和文创产品开发等方式实现收支平衡,我们且看文创产品的表现。



“法老·王”展览配套文创
实时数据报送
这是南博自免费开放以来,第一个自收自支展览,所以此次他们要实时掌握门票收入、文创销售等数据,通过统计数据进行调整。院里希望做到知道每天走进博物馆的两万人中有多少会花钱买票,真正走进这个特展的展厅。

所以南博也在做一个实验,有点类似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用视频的方式来进行人数的统计。在展厅入口处的顶部装了个类似摄像头的装置,每个人进入展厅时从上往下看都是一个阴影,电脑根据阴影来统计人数。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告诉记者,这个系统可以自动设定往前走是进来多少个人,往后走就是出去多少个人,两者在同一个时间段里的数据相减,就得到了在展厅里的人数。但是这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制约,首先是光线,展厅较黑,计算机的识别会有误差,针对误差,要人工进行调整,要靠我们的经验和统计概率去调整,还要进行两组数据的匹配;其次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孩子跟大人一起进来,如果两人搂在一起的话,系统很容易把他们记为一人,这就是阴影粘连问题,也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

所以他们也做了红外的统计。这种试验是基于每个人都是发热体,如果展厅里面没人的话,发热的就是灯,灯的发热是比较稳定的,把这个数据减去就是人的。人进入展厅就是一个红点,系统就可以根据这个红点来分析。


左:阴影计数   右:红外计数
其实卖出的票数可以统计展厅里一天的人数,但南博还是在基于阴影和红外做统计,一方面带有试验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期望能准确地计算单位时间里展厅的聚集量。比如展厅里一天进来了1000个人,但可能14:00-15:00这个时间段人是最多的,这时的聚集量达到7、800。聚集量的问题密切关系着文物的安全和观众的安全。

当问及市面上企业的有没有相关产品和技术时,张小朋表示他们也考察了不少产品,但基本都达不到企业自己所称的百分之八九十的准确率,所以南博信息部做这个测试和调整对博物馆和企业都有意义。

以上这些,既有得益于南博近年来实行的策展人制度,也有尝试收费展的运营模式而做的事儿,相信“法老·王”展览及配套会为行业带来一些新东西,我们共同期待。

作者:W

编辑:City


    关注 弘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