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腻的青年人

 

~...



摘要:如果你是人才,无论你在哪里,东方还是西方城市还是乡村,最终你必定会流向与你匹配的地方做着与你匹配工作拥有与你相匹配的权利、财富。

关键词:科斯定律  社交自由
安排志军这些天每天设计一张海报并发布。有两日不见动静,我在微信里催他。志军回复:这两天都是出去喝酒,工作给忘了。我说,小心变成油腻青年男。其实志军是个清新帅小伙,也爱学习工作。我这么怼他更多是调侃,然后稍带点提醒。

油腻这个词近之所以火,是因为一个叫冯唐的作家写的一篇爆款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冯唐在文中对中年男提出10条忠告:第一不要成为一个胖子;第二不要停止学习;第三不要呆着不动;第四不要当众谈性;第五不要追忆从前;第六不要教育晚辈;第七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第八不要停止购物;第九不要脏兮兮;第十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在冯唐看来,年青人虽然一无所有,但充满好奇,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们不怕失去,他们眼里有光,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们下身肿胀,他们激素吱吱作响,他们热爱姑娘,他们万物生长。他们尽管有时二逼,但不油腻。油腻的是中年男人。后来有诸多网络文章总结出中年油腻男的种种特征并广为传播。

在我看来,油腻并不是中年男的专利。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都各有各的油腻。只是油腻的特征会有所差别。另外年青人也并非如冯唐所说他们都眼里有光,他们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实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在我这个大学老师看来眼里是没有光的,他们沉缅于游戏上课时睡眼惺忪完全没有一丝朝气和神采。另外一些人热衷东奔西窜、吃喝玩乐,还美其名曰:社交需要。但在我看来,一个学生太社会,也是一种油腻。今天想说的就是这类青年男。

人天性好吃懒做。但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人愿意克服自己的惰性去努力奋斗,从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可惜一些青年人总是惯着惰性,像一只猪一样快乐生活。可怕的是他们还有自己的理论:人生苦短,不如不管。于是一群这样的青年人三天两头组织各式酒局,猜码吹啤酒各种欢乐。所以不用等到中年,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会在这样无节制的拼吃喝中油腻起来。不用等到40岁才穿不了18岁时的牛仔裤。20岁他们有些就穿不进19岁时的裤筒。

他们当中的有些人说,真不是爱吃喝凑热闹,我们这是在社交。这个理由比较高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就认为人作为群居动物天然有社交的需要,需要有归属,渴望爱渴望被爱。更重要的是人想通过社交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上、各类书籍上也充斥着这样氛围:朋友多了路好走。你跟对人了吗?如何找到生命中的贵人?少呆多动,哪怕出去乱撩也好如此等等。好像通过别人就可以让自己的成功变得更加容易。甚至有个别学生会在课间跑到讲学堂向我请教如何迅速有效建立自己的人脉。人脉真的那么重要?

有一个小伙子跟一个经济学家诉苦:暗恋一个姑娘,此姑娘漂亮又性感,而且还很有才华,真的好想去追,但是这个姑娘现在有男朋友,该如何是好?经济学家反问:你懂得科斯定律吗?小伙子一脸懵逼。

科斯定律是一个叫Ronald Coase的经济学家提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雷托最优。简单来说就是社会上的一切资源,最终都会向效率最大化,或者是让这份资源产生最大效果的地方聚集。也就是说谁最匹配这个资源,最终这个资源总会归谁所有。如果用最短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谁用得最好就归谁。比如富人家的女孩,总是会嫁给相同家境的男方,因为只有相同家境的男方家庭才能让相同家境的女子得到最大化的幸福。回到追姑娘这个事上,不管这个姑娘现在跟谁谈对象,她最后都会跟最匹配她的人在一起。所以小伙子能否得到姑娘,最大的问题不是这个姑娘现在是否有男朋友,而是现在的小伙子是不是比他现在男朋友更配得上这个姑娘。如果配得上,你可能会追得上。配不上,即使这个现任男友不存在,也轮不到你。

同样按照科斯定律,如果你是人才,无论你在哪里,东方还是西方,城市还是乡村,最终你必定会流向与你匹配的地方,做着与你匹配工作,拥有与你相匹配的权利、财富。所以以其忙碌地去社交,不如把时间用来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价值。冯唐忠告中年人的第二条就是:不要停止学习。吹牛逼能让我们有瞬间快感,但是不能改变我们对一些事情所知甚少的事实,不能代替多读书和多学习。这句忠告同样适用于青年人。

当然我不是反对社交。我想表达的是社交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人脉也没那么重要,特别是与自身的学习提升相比,更显微不足道。人脉这种东西更多是吸引来的,而不是寻找来的。如果你有能耐、有用处,别人自然会找上你。反之,自己没有点干货,你送上门去,别人大概率也不会理睬你。所以青年人不能用社交忙为自己的考试挂科开脱,为自己的工作不到位开脱。这是错误的思维。另外,就算社交,也要有所选择。呼朋引伴去大排档跟相邀去图书馆,两个圈子的性质完全不一样的。

他们当中又有些人说,也不是爱出去社交,不就是身不由已嘛。树要皮人要脸。人应该说没有不爱面子的。甚至有的人会因为面子不要命。媒体上不是有过报道吗,本来自己不胜酒力,却经不起别人劝,不喝好像不给别人面子,自己也没面子,结果就喝进了医院,差点丢命。更多的时候因为爱面子,本来自己不想参加的那些活动,却不好意思拒绝,怕显得自己不够合群不够意思不够哥们,于是一场一场地参加,把自己喝得油油腻腻,却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他们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有一个写文章很厉害的年青人叫六神磊磊,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个词:社交自由。什么意思呢,一句话说就是,不想参加什么饭局,基本就可以不参加;不想搭理谁,基本就可以不搭理;你社交的人,基本都是你喜欢的人。其实这很难做到,一你可能有求于人,二总要给别人面子。在这个社会上人要做到社交自由谈何容易。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方法,就三个字:“不要脸”。你如果做到,是可以抵挡大部分无效社交的。其实这个方法也是中年油腻男冯唐说的。冯唐是学医的而且是医学博士,他说如果能做到三点,人可以免于得癌症: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引用到我们的社交当中来,很多时候确实需要点“不要脸”的精神。不想参加的活动,直接拒绝好了,不能喝的酒直接不喝好了。你慢慢会发现,其实你不参加别人也拿你没办法。但因此你却得到更多的自由

最后用管理大师查理·芒格的话收尾:想得到某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所以,志军小伙子请继续好好学习。

(文章写于2017年12月20日)
end
有你想看的精彩



电车满格的幸福

愚蠢并不是最可怕的

但熟手尔

生死边界(二)

生死边界(一)

难在拿捏好分寸

一些有意思的数字

你还是原来的你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掷果投瓜哟 




 长按二维码,关注老陆,关注生活套路。

喜欢老陆的文章,赞赏一杯绿茶。




iOS 用户快速赞赏通道

长按二维码赞赏






    关注 掷果投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