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之医缘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朿,木芒也。象形。凡朿之属皆从朿。”朿,即树木的荆刺。从构字来看,“枣”的古字强调的是枣树带刺的形态。另一个与“朿”有关的“棘”字与“枣”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棘是丛生灌木,多刺。棘结实少,小而酸,也称山枣、野枣、小枣、酸枣。枣其实是由“棘”培育而成的。“枣”与“棘”皆从“朿”。

清代桂馥在《说文解字义证》的“棘”字下引证宋人沈括语:“枣、棘皆有朿。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木芒也。朿而相戴立生者枣也,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观文可玩。古人制字之妙义如此。”此处认为,“棘”表述的为横生样态,“枣“则表述的是枣树的竖长样态,并惊叹先人形象精准地反映出两者区别特征的造字之妙。《说文解字》中解该字为:“枣,羊枣也。从重朿。”

枣很有可能起源于中国。据考证,枣树在中国的培育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相传,黄帝曾在中秋时节带领族人到野外狩猎,行至山谷时,甚感饥渴疲劳。就在此时,突然发现半山的几棵大树上结着诱人的果实,连忙命属下采摘下来。谁知此果味道酸中带甜,分外解渴,吃完也觉得疲劳顿消,大家都连连称赞。品尝结束后,大家请黄帝为此无名之果赐名。黄帝说:“此果解了我们的饥劳之困,一路找来不容易,就叫它找吧!”后来仓颉造字时,用刺的偏旁叠起来,创造了“枣”字。

“枣”不仅在我们的饮食生活中非常普遍,还在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特殊意义。古代文献中关于枣的传说更多的是与延年长生的成仙“遐想”联系在一起的。《史记·封禅书》记载,方士李少君对汉武帝称,曾经在海上见过一位叫安期生的神仙,他“食巨枣,大如瓜”。而在专门收录先秦至北宋初年笔记传奇的《太平广记》中更是有不少故事反映出大枣具有“不死”“成仙”之妙用。在《西游记》第七十九回中也有载:“寿星笑道:‘我因寻鹿,未带仙药。欲传你修养之方,你又筋衰神败,不能还丹。我这衣袖中,只有三个枣儿,是与东华帝君献茶的,我未曾吃,今送你罢。’国王吞之,渐觉身轻病退,后得长生者,皆原于此。”除此之外,《水浒传》第四十二回中也有大家熟知的九天玄女赐宋江仙枣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有关枣的“仙气”传说主要在古代的渤海湾之地蔚然成风,而此处也正是求仙访道文化的集中地,如蓬莱、秦皇岛等(张华松《枣与方仙文化》)。抛去枣中所蕴含的方仙文化,可以肯定的是,从生活实践经验中获取知识的先人们对大枣的食用价值是非常认可的。

除了枣的食用价值外,古人们也很早就发现了枣的药用价值。《山海经》中就有巫医用野枣或枣治疗病痛的记载。《山海经·西山经》载:“不周之山……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花而赤,食之不劳。”书中另一处则有“符禺之山……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日本学者伊藤清司说:“六朝以来,枣就作为主治耳聋的药物,这在六朝以后的医药书中屡屡出现,如《名医别录》《药性本草》中,都记载茱萸(蜀酸枣)能治疗各种听觉障碍,《食疗本草》也列举甘枣为治疗耳疾的药物。”(伊藤清司《山海经中的鬼神世界》)从秦汉时期《尔雅》《内经》中对枣的记述,到北魏《齐民要术》中所论述的枣,都提及其药用价值。而唐宋时期的医书中也对枣有详细记载,如《备急千金要方》《本草衍义》等。明代《本草纲目》则更完备地将枣作为中药的性味和疗效予以了界定。
      在《太平广记·二百七十八卷·崔万安》条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与枣的药用有关的神仙故事:“江南司农少卿崔万安,分务广陵。常病苦脾泄,困甚。其家祷于后土祠。是夕,万安梦一妇人,珠珥珠屡,衣五重,皆贝珠为之。谓万安曰:此疾可治。今以一方相与,可取青木香、肉豆蔻等分,枣肉为丸,米饮下二十丸。又云:此药太热,疾平即止。如其言服之,遂愈。”诚然,中医中的“枣”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养脾气、平胃气,对于消化系统有着独特的补益作用。

在这里介绍两个食疗方。将适量红枣去核,用文火烘干研末,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就能治疗如前述神话故事中的“脾泄”,即脾虚引起的大便溏泄之症。此外,红枣还有补气养血的功效,气血虚弱之人可以取干红枣3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至水干,放凉后加点冰糖,早晚食用,口感和疗效俱佳。同时,大枣也可以与补气的黄芪、人参或补血的当归等做成药膳服食。

总之,带刺的“枣”已从“仙”境遗落凡间,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颗闪光的“红宝石”。
本文选自《字缘中医》
主编:任宏丽 彭卫华
副主编:薛辉  颜彦
( 陵游 半夏 忘忧)


    关注 上海中医药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