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晚舞台上,本山永远是你大爷 十大笑星

 

虽然六年没有在春晚舞台亮相,但他毫无疑问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喜剧演员。...



这是虹膜「春晚十大笑星」系列第五篇。前四篇是:

虽然告别那个舞台二十年,但他仍是春晚喜剧之王

现在超生不犯法了,小品却正在死去…… | 十大笑星

尴尬网络梗之前,当年他可是春晚语言类招牌 | 十大笑星

她是春晚小品界当之无愧的女王 | 十大笑星

文 | 刘起

虽然六年没有在春晚舞台亮相,但赵本山毫无疑问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喜剧演员。他的小品,十几年来一直是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头号扛把子。一些幽默的台词,现在依然在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比如「要啥自行车呀」「我叫不紧张」又或者「小样儿,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都早已成为日常幽默语汇的一部分。

不夸张的说,赵本山早已超越「观众最喜爱的小品演员」这一身份,而成为东北文化的代言人。从赵本山开始,东北方言逐渐成为小品类节目的主要语言。「东北人特别幽默」这一地域印象,也成为全国人民的某种普遍共识。

赵本山是毋庸置疑的喜剧表演天才。喜剧表演比正剧表演更依赖演员的天赋,天生的喜感很难通过专业训练获取。

与陈佩斯、马季这类出身艺术世家的演员不同,草根性是赵本山区别于很多春晚喜剧演员的独特之处。他未曾经过正统的专业艺术训练,表演风格是在东北民间剧场的二人转与小品演出中磨炼成型的。
这种方式有利有弊,好处是他的舞台感特别好,可以准确把握观众的笑点,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喜剧效果,笑点密集度极高;缺点是他的喜剧表演层次不够丰富,制造喜剧性的方式比较单一,喜剧设计也不够复杂。但是,在长度15分钟、表演相对夸张的舞台小品中,赵本山的喜剧天赋、人物塑造能力,就占据了绝对上风。

赵本山的21部小品,根据其合作伙伴的不同,可以划分成几个阶段。他塑造出多样化的喜剧人物形象,从善良乐观的「赵老蔫儿」到精明狡猾的「大忽悠」,其作品的讽刺对象、喜剧形态也不尽相同,多少折射出某种时代潮流与风气。



早期作品描写善良幽默的小人物的情感、家庭和工作。《相亲》(1990)是赵本山初登春晚舞台的成名作,这个「夕阳恋」故事多少带有某种反封建的味道,三十岁的赵本山塑造了「老蔫儿」这个善良幽默的中老年农民形象,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原汁原味的东北幽默感。
《相亲》(1990)


《我想有个家》(1992)延续了《相亲》「追求幸福」的主题,但整体比较单调。
《我想有个家》(1992)


这些作品的喜剧形态、人物设置相对简单,没有巧妙设计的反转情节和明确的讽刺对象,主要以小人物的语言和肢体幽默、人物之间的会错意来制造笑料,但赵本山的喜剧形象与表演风格这时却已经异常鲜明——有点土气的中山装、老布鞋、歪带一个鸭舌帽,走路有种拘谨却显得很滑稽的僵硬感。

同时,他刻意使用一种扭捏、不够阳刚的语调,也成为喜感的来源。这种不阳刚,后来就夸张演变成小沈阳、小岳岳、周云鹏的「娘」。

95年,范伟作为配角开始与赵本山合作,几部作品《牛大叔提干》(1995)《三鞭子》(1996)《红高粱模特队》(1997)《拜年》(1998),都无一例外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讽刺原本就是喜剧的一种惯例,二人转中也一直有挖苦权贵、精英、缺德的人、残疾、傻子的深厚民间传统,特别是讽刺当官的。

《牛大叔提干》(1995)
但是,从民间剧场到春晚舞台,这种讽刺必然要根据主流意识形态,做出某种妥协和变形。讽刺对象肯定不能是人民的好干部,讽刺力度也不能太大。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聪明、顺应主流的民间艺术家的智慧。《牛大叔提干》的讽刺对象,从原作的乡长,变成春晚版本中乡镇企业的「马经理」和「牛秘书」。《三鞭子》里,乡长是体察民情、谦虚清廉的好干部,乡长司机则狗仗人势。
《三鞭子》(1996)


《拜年》中,乡长是替老百姓做主的人民干部,乡长小舅子才是作威作福的反面人物。这样反衬的人物设置法,突显出干部的光辉形象,但乡长司机和小舅子为什么能狐假虎威,其中折射出的复杂意味,颇值得玩味。

《拜年》(1998)


虽然这几部小品的讽刺中包含某种妥协,但依然是春晚三十年来多年来讽刺力度最大、最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喜剧作品。其中一些讽刺的幽默台词,现在看来仍生动传神。

比如《马大叔提干》的台词「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了胃下垂。」「马经理讲话我看过!人家拿着稿那相当有派呀!我说,啊!这个,啊……这家伙真是人才啊,‘扯蛋’‘扯蛋’,是不搁这来的?」《拜年》的台词「下来了,因为啥呀,腐败啊?」


《拜年》(1998)
99年,宋丹丹与赵本山成为喜剧搭档,赵本山小品的影响力和表现力进入巅峰时期,他们陆续合作了「白云黑土」系列——《昨天今天明天》(1999)《钟点工》(2000)《小崔说事》(2006)《策划》(2007)《火炬手》(2008)。
《昨天今天明天》(1999)


这组小品表现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对立,农民与变化时代的冲突、融合以及不协调,通过虚荣爱面子的「白云」大妈与实话实说的「黑土」大爷的错位对话,制造出喜剧效果。

这是一组非典型模式的「瞎捣乱」组合。「宋丹丹负责扮演一个自大臭美的没头脑,而赵本山负责扮演一个低调狡黠的不高兴。宋丹丹这种咋咋呼呼的人物设定在舞台上光芒四射,几乎抢走所有人的风头,可低调狡黠的赵本山才是负责解决麻烦、掌控走势的舵手。」(何亮《丑角与窘境》)
《小崔说事》(2006)


赵本山-宋丹丹是春晚中最旗鼓相当、配合也最默契出彩的一对喜剧搭档,两个人的喜剧天赋势均力敌,在互相碰撞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宋丹丹不是东北人,但却能模仿一口标准的东北口音。

《昨天今天明天》中,两人用幽默的东北话斗嘴,几乎每一句都能把人逗乐——「一笑像哭似的」、「老脸长的跟鞋拔子似的」、「走一走比较大的城市--去趟铁岭」。笑点密度之高,现在很少有小品能超越。
《火炬手》(2008)


这一系列小品中,依然有强烈的时代印记,每一年的重要时事都被编进台词。但这时不再有《牛大叔提干》《拜年》中的犀利讽刺,取而代之的是农民对于社会主义的歌颂——「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齐心合力跨世纪,一场大水没咋地」。

这些顺口溜一样的歌颂,有喜剧性衬底,也让人觉得不那么说教。而现在的春晚小品中,没了喜剧性,就只剩下这些空洞、尴尬的词句了。

2001年至2005年,赵本山-范伟-高秀敏这一铁三角组合,合作了《卖拐》(2001)《卖车》(2002)《心病》(2003)《送水工》(2004)《功夫》(2005)。其中的「大忽悠」三部曲,也捧红了范伟。一些对于赵本山小品的非议,比如丑化农民、取笑残疾人,主要就来自这组小品。
《卖拐》(2001)


其实,虽然轻蔑和嘲笑弱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道德和政治不正确的。但在喜剧传统中,取笑一直是一种重要的存在。从原始滑稽戏中取笑有生理缺陷的人(比如胖子、结巴、缺心眼),到现代喜剧中嘲讽有道德缺陷的人(比如吝啬鬼、胆小鬼、占便宜者)。

即便重视政治正确的美国,也有不少像《南方公园》《瑞克和莫蒂》这样怼天怼地,毫不留情嘲讽弱者甚至其他种族的作品。

《心病》(2003)
「大忽悠」三部曲,是一种「恶作剧」喜剧模式,需要两个以上的角色来完成对手戏,「一个是较为聪明的知情的施动者,一个是不知情的受动者,可以是坏人捉弄好人,也可以是好人捉弄坏人。恶作剧手段不能仅仅停留在固定的攻守关系上,而必然走向你来我往、斗智斗勇、互有攻守的更高级设计。」(何亮《丑角与窘境》)

《卖拐》《卖车》中,狡猾精明的骗子「大忽悠」赵本山,捉弄老实但有些愚笨的范伟,续集《功夫》中,学聪明了的范伟开始反攻,两人互相捉弄,互相设套,一招更比一招高。
《功夫》(2005)


虽然赵本山的角色是施动者,但所有的笑点,都来自倒霉蛋范伟——被捉弄的人窘态百出、出尽洋相。「我就纳闷了,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口子,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缘分哪!」「谢谢啊!」「忽悠!接着忽悠!」这些台词,在东北口音的化学作用下,成为中国百姓日常幽默的一部分。

这之后,赵本山的赵家班又演出了几部春晚小品,但除了《不差钱》(2009),其他几部都陷入创作、表演的瓶颈,没什么影响力。这几部作品,编剧质量明显下滑,情节比较乏味,《不差钱》完全是依靠小沈阳天生的喜感,制造笑料和流行语。

《不差钱》(2009)
一些人指责赵本山的小品装傻充楞,丑化农民和残疾人。其实,单就赵本山的春晚作品而言,并没有丑化农民,反而一直在塑造虽然有些小狡猾、但善良淳朴、正直爽朗的农民形象。

赵本山小品中也压根没有出现过残疾人,说嘲笑残疾人是无稽之谈。而《卖拐》虽然嘲笑被捉弄的老实人,但观众看后并不会认同大忽悠,因此,这种嘲笑并非恶意和残忍的,而是一种温和的「看人出糗」的态度。
《卖拐》(2001)


在喜剧表演、喜剧情境与情节设置上,陈佩斯的小品可能更接近正统喜剧(包括默剧),但并非所有人都觉得好笑。而赵本山的小品,是一种脱胎于民间二人转的喜剧表演方式,显然覆盖阶层和年龄段更宽,因此受众更广泛。

可以说,赵本山凭一己之力,对传统二人转进行了改良,剔除二人转中的脏口儿和粉词儿,使其有可能进入主流视野。对于传统民间文化来说,这些努力,都是非常可贵的。

另外,赵本山这种东北式幽默,在当下的许多喜剧电影里,依然有某种延续,东北方言在中国喜剧类影视作品中的统治地位,也离不开赵本山的功劳。赵本山的一系列乡村题材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刘老根》《马大帅》,也是非常有地域特色的喜剧作品。

《乡村爱情》(2008)
所以,赵本山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喜剧明星,虽然春晚不再是那个春晚,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合作邮箱:irisfilm@qq.com

微信:hongmomgs

往期精彩内容
《西游记女儿国》主要不是难看,而是尴尬

陈思诚最大的优点,是脑子好使

这部电影想要打倒「电影之神」,却没黑到点子上
二〇一八「迷影手账」一位资深电影记者设计的电影节神物

如果电影不是记录,那么就是梦
预售正式开启

精美书签、贴纸赠送
扫描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关注 虹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