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明朝深巷卖杏花

 

阴雨时分,百事辍罢,x0a闲留斋中,心宁气和。x0a此时的听觉、嗅觉也愈觉敏锐,x0a耳收雨声,鼻纳香氲,闲淡中生出百味。正应了是心清则明的道理。...



不  为  无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君语

+

元人吴存的《踏莎行》,里面有这样几句:倚杖孤吟,焚香默坐。春衫莫把春泥涴。

春雨可贵,贵在有闲情来赏玩。鸿儒与白丁,同处一片天,共听一场雨,然而得趣迥异。


是日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节气到了雨水,江南总是多雨的,淅淅沥沥,也不适宜出门,宜读书,宜听雨,宜焚香。对于品香者而言,下雨天也更能感受到香中丰富的韵味和气息。

阴雨时分,百事辍罢,闲留斋中,心宁气和。此时的听觉、嗅觉也愈觉敏锐,耳收雨声,鼻纳香氲,闲淡中生出百味。正应了是心清则明的道理。
二十四节气中有四个节气是反映降水现象的,分别是: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前二者生于春季,后二者处于冬季——冬去春来,冰融雪化,气温回升,降水增多。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春属木,水生木,雨水来得顺应天时。
【 雨水三侯 】


一候獭祭鱼,此时水獭开始捕鱼,常将鱼陈列水边,有如祭祀;



 二候鸿雁来大约五日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三候草木萌动再过五日后,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



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我们课本里的名篇,他是这样描写春雨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庄稼人眼中的春雨就没有这么文气,他们的农谚很接地气,比如“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春风春雨特别珍贵,《易经》中多次提到“遇雨则吉”。在古代,求雨的仪式于朝廷、于民间,都是肃穆重大的事儿。

【 女婿节 】
古代雨水也叫女婿节,做了女婿的男子都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节之物通常是两把缠着红带的藤椅,称为“接寿”,或是送一罐用砂锅炖好的猪肉用红纸封口,以示对岳父岳母养大妻子的感谢,如果是新婚女婿上门,丈母娘还要回赠雨伞,让女婿在外奔波能遮风挡雨,旅途平安。

【 李开树白 】
李花素雅清新,虽小却十分繁茂。相传李白七岁时还未取名,因做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忽然心想这句诗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最后白字用得极好,于是就给儿子起了名字。

【 春雨杏花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传统文化里,杏花正是十二花神中的二月花。其花有变色的特点,含苞待放时如胭脂万点,随着绽放色彩渐转淡,到凋谢时已是雪白一片。

【 炒米占稻 】
这是流行于华南稻作地区的习俗,即通过爆炒懦谷米花来占卜这年稻谷的色。“花”与“发”语音相同,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这年稻谷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这年稻谷收成不好。





雨水一到,意味着寒冷的季节过去,温暖的春天到来。但此时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感冒。雨水养生要注意防“倒春寒”,以及养肝护脾。

【 健脾护胃 】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随着雨水增多,脾胃易为湿气所困,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此时饮食应以汤、粥为主,养护脾胃,固本培元。也可多以芡实、薏苡仁等搭配健脾祛湿的食疗方,例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 上薄下厚 】
要防“倒春寒”,就要“春捂”。雨水春捂原则是“上薄下厚”,保暖重点在于下半身。人体的阳气根于肾,随着气温回升,肾阳也会逐渐升发,这时若受寒凉,就会出现腰膝酸软、关节疼痛等症状。因此,腰腹和腿脚部位要穿得偏厚一些。



【 应对春困 】
俗语说“春乏秋困”,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可有效应对春困。一是可外出郊游、爬山,到野外感受万物的勃然生机,或是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可振奋身心;二可吃些有刺激味道的食物,如苦的、酸的、或辣的,使身体从冬藏中慢慢过渡出来;三可选用一些提升的香水、精油,降低疲惫感;四可听些节奏明快的音乐。几种方法可交替搭配使用。









本文「中式精致生活」编撰,文源月印池文化,版权归原作者。
往期热文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

这一抹中国红,醉了华夏民族几千年这些宋词,是线装的酒,醉了中国人几千年 (赠:历代诗词律论)

转载须知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朋友圈。
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
请后台需回复“转载”二字,获取授权。




▼ 戳这里,查看文房清供


    关注 中式精致生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