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压缩胶片感,你不知道就OUT了

 

你以为看到的是真的,其实你早已被蒙蔽的双眼。是时候清洁你的双眼了。...



善于思考,有的时候真的是折磨人。对于小编来说,说好的,这个假期不打开电脑了,但是最近因为一个事情,还是没忍住,看来也确实是闲来生事,那就码码字吧!

后面藏着一个大话题(比外星人稍微小一点)哈。

我们开始了。
是 Linkin Park的粉,2003年第一次看他们的演唱会,刚好是Live in TEXAS。我印象很深,我买的是一张D5的DVD。看了之后才发现,整场的演唱会(70分钟)是由多台胶片摄影机拍摄而成。


面中粗粝且自然的胶片颗粒和让人舒适的层次过渡。那真的是让一个学习摄影人很High的事儿,再加上LKP的音乐风格,你懂得,那绝对让人血脉喷张。到今天已经15年了。


不是,过年期间闲来无事,想着再重温一把15年前的激情。DVD不在身边啊,走起,一路Youtube。很容易搜索,找高清,找官方版本,这是我平时的工作习惯。我找到了LKP官方发的版本,以及Apple Itunes的版本,但~~~~~~都把我下了一跳。难道是我的记忆力出问题了?这个演唱会哪有什么特别的嘛,不过是个普通的东西。我记忆中的颗粒和层次呢?


我意识到,有可能是压缩上传的问题的时候,我心想国内网站看看吧(也不是这是哪里来的逻辑,可能当时大脑发热了)。事实是,国内的版本更渣。当时一股莫名的“愤怒”。怀着一种难以描述的对于15年时光的责任感,我决定去全球的BT搜索引擎上找到15年前的这张DVD的完整镜像ISO。


天晚上下载到85%的时候,没有资源了,根据我对资源服务器的所在时区的分析,这货应该是去上班了。所以,对付老外资源,咱就得白天下载。(后面不能再这样吹嘘自己了,该严肃点了)


开ISO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久违的场纹。这叫要交给“反交错”处理了。OK! 15年前的图像再次进入眼帘。真实自然,令人感动。


今天我做了一个有心人,我们来对比一下网络版本质量最好的版本和15年前的实体DVD的对比。
不做公众号的人不知道,其实公众号上上传图片也是经过压缩的,就好像,你朋友圈发的图,别人看到的时候,已经模糊了,是一个道理。所以,正如我担心的那样,上面的对比截图,在经历了公众号的上传默认压缩后,DVD原生版的魅力看起来大打折扣。

我做了万全的准备。https://pan.baidu.com/s/1qZEXU8k

我为大家准备了,这个对比图的网盘链接,大家可以通过手机的百度网盘看到原图,去感受一下真胶片感 VS 网络压缩版的差异。我想只有少数人,看了文章到,然后还特别麻烦的去复制链接,去看原图,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当你去看了原图后,你会感慨,我们居然生活在一个被“压缩”蒙蔽双眼的世界里!想看个“真的”东西就这么难!


透过这个小事儿

我想到两点

?!
我们得了慢性病,却鲜有人发现

我们平时,不论是调色工作,还是日常的影像学习,大家还是不断的在提及胶片感,而如今,我们绝大部分的视觉经验和参考图都来自于网络。包括我们所谓下载的好几个G的电影在内,其实都挺鬼扯的。上面的画面对比,让我感觉我自己在过去这些年,对着网络视频截图,和客户说,和自己说,和同事说的一切的话,都挺扯淡的。在我看来上面这两张图的差异已经到了完全两张图的程度了。因为,对调色工作来说,以上两张图,如果我们以网络的版本为参考,我们会说他的风格是高光发闷。如果我们看看DVD的原生版,作为参考图,我们会说,我们要呈现高光和次高光的层次。

但,这并不是我们的错,网络的压缩,几乎已经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形式”,不妨叫它压缩电影感(Compress Cinematic)。这种“慢性病”在15年间改变了一代人。我自己是一个会把电影感、胶片感挂在嘴边的从业者,我想以后,我起码拿45G以上蓝光说事儿。如果客户下载有困难,我们公司可以提供超高质量的蓝光原版视觉参考提供服务。但,真的不希望,任何的两个人,包括我们的调色师在内,对着一张网络视频截图讨论胶片感!或者你们就简单一些,说:“哦,我就想要这个压缩电影感效果”。我也能接受。

之前去日本参观东映的时候,看到他们有不同的终检室,网络终检,DVD终检,影院终检,就是针对不同的最终放映环境和介质有对应不同最终检查的环境。简单的说,你要做电影,就在具有标准影厅(10米以上荧幕)的后期公司做电影的调色,你要是做了一个网络播放的短片,最终就在一个iphone上最最终的色彩检查。如果说,压缩带来的问题短期解决不了,那我们是不是在制作网络影片的时候,可以把压缩带来的图像变化,做成一个效果器,调色的时候通过OFX挂载在时间线上,输出的时候把这个模拟器关掉。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在压缩环境下,最好的影像表现。

互联网,数字,模拟之间的悖论

当数字革命模拟的时候,讲的是制作效率高,保存时间长,传播快,成本低。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加速这一切,并且去中心化。一时间,那些喜欢胶片,喜欢黑胶的人沦落成了边缘人士,搞金融的人绝对认为这种情怀是才是地球上最大的泡沫。

没错,数字+互联网,加速了世界,但是留下了什么?就是那个让我失去了感动的图像?把好的东西传输成一个普通的东西?我想说,快只是个过程,结果是不是好的,才应该是被关注的!但这个简单的道理,正在不断被扭曲。这并不是否定互联网,而是说互联网公司不能只是科技基因,应该还要有你所在行业的相关基因,否则很可能最后就扭曲了。

互联网讲去中心化。比方说,一帮人去听音乐会,这是典型的中心化。而我们在家里下载一个演唱会的视频就是去中心化的结果。我并不是去绕一些词儿。中心化,会让一些事儿进行的挺难的,同样他会让人感觉很有意思,不论是消费者还是制造者都会保有更多的情感,投入其中。在数字取代胶片之前,能够拍胶片,冲胶片的那些人就是制造的中心,这样的中心化的仪式感,让人们去投入,去追求,起码是严格要求。数字取代胶片,互联网影业取代电视,并和传统影院拼杀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高速的生产!准确的说是,高速(文化垃圾)的生产。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的作者)一生只有一部作品,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并没有在一百年间突飞猛进,我们无法创造一年2000个优秀的电影剧本,这不是说中国人不行,是人类现在就不行,没这个能力。而互联网的投资人不管这个,他们相信的是孵化。有钱就有蛋。

我们的科技一路往前冲的时候,都是打着科技改变生活,让你的生活更美好的旗号开始的。但背后更多是经济利益。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画质不好,要压缩,无非就是带宽不够嘛,都明白的。而带宽的投入需要多少成本呢?那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投入。谁买单呢?如果全世界的观众都是影视专业人士的辨识标准,那就好说了,但大部分人不是,所以呢,科技资本就很顺畅的顺从了更多消费者的民意。好了,悖论出现了。我们的科技资本在顺从更多消费者民意的同时洗掉的是知识分子精致的羽翼。留下的则是大量趋同的审美和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如果仅从网络画质这点上来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 Youtube,Vimeo,Netflix已经算是良心进化了。国内的互联网视频公司,在这方面简直就是刽子手。

我甚至怀疑,这算不算人类进步中的堕落。那两张截图就是一个形象的例子。

最后,我大家和我一起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互联网是平台作用,帮人们牵线搭桥。不论是电商还是社交,都是一个原理。那么我们试想,如果制造业越来越少,专心做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好的货越来越少,互联网又能做什么呢?牵的线也没啥价值。如果有一天人类变的很邪恶,再好的社交平台,也不再有真善美。所以,你觉得今天,互联网被炒得那么热,估值那么高,正常么?我的答案是,从发展阶段来说,是正常的。但是,未来,也许很快,就将回落。大家很快会回归商品本身品质的关注!

所以, 我们在模拟时代对于制作品质的追求,对于美的理解和传承,在未来随着消费者对于品质的回归,将再次成为工作中的讨论热点。重点并不在于模拟时代的技术本身,而是强调对待影像的态度。所以,咱们做影视的就好好做影视,别老把眼睛盯着隔壁做金融的。不然,消费回归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好好做影视了,就可惜了:)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homeboy调色学院


    关注 影视工业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