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养育:为何孩子的情绪容易失控

 

帮助孩子,看见他们自己。...

上一篇我在《孤独时,请你把自己当成信念》这篇文里,提到一点孩子的情绪问题。这一篇我想接着深入探讨孩子的情绪根源。

我是特别惊讶于孩子们肆意汪洋的情绪。有一次回乡下,见到两岁半的侄子,他奶奶不知道说了什么不顺他心意了,只见他头一拗,小嘴一撇,把搁在屋里的一盆水掀了一地,接着对奶奶“拳打脚踢”。茶馆阿佳的孩子也和他差不多大。每天清晨,他爸爸偷偷走掉后,他就会痛哭流涕。今天早上,他直接扑倒在茶馆门口,“悲痛欲绝”。阿佳去抱他,小小的身躯就像一坨黏在地上的口香糖一样,瘫软无力。然后免不了又被他妈妈用电线打一顿屁股。

当我们看到孩子脸红脖子粗的哭喊或者乱发脾气打人,本能反应有两种: 如何转移注意力,让他忘掉感受,不再哭了;如何用严厉手段,惩治这种“坏习惯”。但这常用的两种方法,都是变相的压抑机制。对孩子健康的长远的性格形成存在巨大的问题。精神分析需慎重看待,但关于压抑机制这部分推荐一看。

最近翻阅了一本有关孩子养育的经典书籍,《全脑教养法》,作者是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丹尼尔—西格尔。
如何对待情绪,需要先弄清楚孩子情绪容易失控的根源。这本书里,作者认为,人类的大脑进化出两层来。可以想象一幢两层的小楼房。上面那一层,是大脑皮层。人类最复杂、灵活的精神活动发生在大脑的这个区域,负责高级思维决策。出现的时间较短,只有高级哺乳动物才具备。相反下面那一层,就是人类几百万年的采集狩猎史进化出来的动物脑。历史悠久,深远,主要负责人的基本功能、与身俱来的本能冲动和强烈情感。

作者认为当上层大脑和下层大脑一起整体运作时,才是最佳状态。学龄前的儿童,大脑这幢楼房的底层在他们一出生就很发达了,但上面那一层要到二十岁左右才慢慢成熟起来。负责情绪、记忆的杏仁核位于底层大脑,一旦它感到危险来临,几乎可以一瞬间完全劫持一个孩子的整个大脑。
茶馆里那只小男孩,每次父亲离开都哭泣不已,是因为悲伤。悲伤常常和失去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小小的婴孩来讲,最大的恐惧,是被遗弃。在他零星半点的经验世界里,认知非常不成熟。他觉得父亲一旦离开,就再也不会回来了。他会把一次失去扩大成永恒。我侄子那天,是因为我们把小布谷也带回去了。爷爷奶奶几个月没看到小家伙了,都围着小布谷打转,忽略了他。他很愤怒,觉得小布谷抢走了他的爷爷奶奶,再也不会爱他了。

这就是孩子真实的世界。几岁大时,极其情绪化。有时甚至让人感到害怕。这个时期的他们理智思考只有一点点萌芽。好的是,他们的各种情绪都在充沛蓬勃的发展。这同时也在奠定他们感受万事万物的基础。孩子都是最通透的。他们觉得悲伤,就真是悲伤,觉得整个世界都崩溃了。他们觉得生气,就真是生气。他们呈现出什么情绪,就是什么情绪。孩子的整个面容是流动的。
大人有时就“拧巴”了,明明是羡慕,却偏偏要装出一副不屑的样子来,越长大,面部表情越僵硬。这里就说到情绪和性格的关系了。情绪只是短暂的心理活动,对当下情景的短暂体验。但性格就是长远的了。大人的脸为何变得僵硬,走到大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淡漠毫无生机的脸。就在于一些被压抑进潜意识里的情绪得不到疏解。大脑的一个特征是: 经验带来改变。如果只是压制,就会逐渐失去感受的能力。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在他们情绪表现最为激烈充沛的时候,大人惯用的回避压抑会不自觉的施加在他们身上,这对他们以后的性格形成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童年情绪和人格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从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举止经常可以看到他家庭成长的影子。情绪本来是短暂的情境的感受,但是长期防御就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被压抑的东西并不会消失,因为你得花精力去控制去检查,会对思维和记忆都造成损伤。
对待情绪,能既不压抑伤己、也不发泄伤人,而是合理的表达出来的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更健康。我们大人意识到这些后,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他们的情绪。

对于大人来说,首先要站到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的行为表现,试着去看到他们脑子里看到的世界。小孩子一两岁开始认识自己,两三岁认识身边的世界,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他们而言,身边发生的每一件都是涉及到人生观、世界观的大事。他们磕磕碰碰的探知自我的范围和世界的冷暖。他们始终在问: 我有能力探索和改变吗?他们这时需要的回应,不是嘲笑,打骂,或者压制批评。他们需要的是鼓励的声音,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可以帮助他们理性认清自己的形象、认识周边世界的支撑平台。

在大人眼里,孩子们捣乱、破坏、挑剔。其实他们像小动物一样在尝试选择。各种让人头疼的表露无遗的情绪,其实正是他们拥有一个丰富舒展的内心世界的基本素材。
其次,要把孩子的“情绪问题”,当成是一个信号。一个提醒我们此刻正是通向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接下来一篇我讲讲父母还可以通过这些入口看见自己身上隐藏的问题)。注意,大脑是一个整体,从底层到上一层,之间有一个互相连接的楼梯。我们大人做的,是在孩子被情绪劫持时,帮助孩子恢复连接。

要注意人类的本能力量,忽视它们无异于想用意念空手端起杯子来。本能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单纯的能量。是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才有了差别。进化几百万年的底层楼房,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存在根基,并不是要唯恐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没有它,整个建筑都不复存在。我们可以怒不可遏,同时也可以冷静思考后,采取有益的行动。这才是人伟大的地方。
接下来两篇,我接着情绪,谈谈如何从孩子的情绪看见我们自身,以及当孩子情绪爆发时,大人具体该怎么做帮助孩子恢复大脑的连接。



【正念养育往期文章】

婴幼儿启蒙

谈谈养育的初心

生命故事

我的人生VS你的人生

分娩启示录

给未来的小宝

儿子你妈妈是一枚文艺女青年

为人父母我们只能做一件事:分享你的生命
文 | Rodin
图 | Unsplash
文字就是写给你们的

谢谢关注

随缘喜欢


    关注 RivaRodin的空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