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园语解说(91)清景无不有 领会从道义

 

嘯園叢書丨澄怀园语丨卷之四丨桐城张廷玉砚斋...





嘯園叢書

澄怀园语卷之四

桐城张廷玉砚斋

【原文】

王荆公《钟山官床与客夜坐》诗曰:

“残生伤性老耽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苏东坡《宿余杭山寺》诗曰:

“暮鼓朝钟自击撞,

闭门欹枕对残缸。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对萧萧雪打窗。”

《冷斋夜话》云:

“山谷尝言:

‘天下清景,

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

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观荆公《钟山夜坐》诗,

与东坡《宿余杭山寺》诗,

则山谷之言为确论也。”

余谓天下清景,无在不有,

但能领会,则似专为我辈设矣。

此从道义中来,不可强也。

【解曰】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

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1042),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神宗赵顼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罢相。一年后,神宗再次起用他,旋又被罢相,退居江宁。哲宗赵煦元祐元年(1086),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曾被宋神宗赵顼封为荆国公,故称王荆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字说》中的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文学成就突出,他的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所作《钟山官床与客夜坐》诗,又称《钟山定林与客夜对》,还称《示公佐》,诗云:

“残生伤性老耽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神宗赵顼元丰六年(1083),六十三岁的王安石住在南京钟山定林,与青年才俊公佐促膝夜谈,相与启迪,情投意合。该诗大意是说,自己暮年余生,伤心伤感伤性,晚岁终老沉溺书籍;有一位少年从东边来到,重新启发了我。两人依靠案几,同样都无睡意,碰巧听到雨点落到台阶发出的声音。

宋代或名或字叫公佐的人,有好几位,这个青年才俊公佐究竟是谁呢?

第一种可能是江公佐,此时约三十岁左右。

据宋人郑瑶与方仁荣撰《景定严州续志》卷五《建德县进士登科记》中所载,江公佐为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巳未科时彦榜进士。王安石曾有七言律诗《外厨遗火示公佐》,又名《示江公佐外厨遗火》,可知与江公佐交情非同一般。

第二种可能是钱公佐,此时约五十岁左右,年龄偏大。

仁宗赵祯至和二年(1055),王安石三十七岁撰《永安县太君蒋氏墓志铭》记载,“毗陵(常州)钱公餗、公谨、公辅、公仪、公佐,以皇祐六年(1054)三月戊子,葬其母永安县太君蒋氏。”钱冶(982-1033),字良范,常州武进人,钱宝七世孙。娶蒋氏,初封乐安县君,又封福清。子男五人,曰钱公餗、钱公瑾、钱公辅、钱公仪、钱公佐。蒋氏有贤行,自君之卒,日以君所为勖其五子以学。蒋氏后君二十年以卒。此中提及钱公佐。

另外还有两个公佐,苏公佐和朱公佐,不能确定有没有可能。苏寀(?-1079),字公佐,磁州滏阳人。宋进士、兖州观察推官、侍御史、度支副使、知杂事御史、兖州观察推官、大理详断官、审刑院详议、御史台推真官,知单州,知凤翔府,提点梓州益州路刑狱、利路转运使、入判大理寺,为湖北、淮南、成都路转运使,擢侍御史知杂事,判刑部、进度支副使,以集贤殿修撰知凤翔。知潭州、广州,给事中,知河南府、知审刑院。英宗赵曙治平三年(1066)使辽。朱公佐,真宗赵恒大中祥符进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朱台符(965-1006)子,以父荫赐同学究出身。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

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神宗赵顼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赵煦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徽宗赵佶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赵构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晚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启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著作传世。

苏东坡所作《宿余杭山寺》诗,又称《书双竹湛师房》二首,诗云:

“其一

我本江湖一钓舟,

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

一炷清香尽日留。

其二

暮鼓朝钟自击撞,

闭门孤枕对残缸。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听萧萧雨打窗。”

宋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苏东坡上书谈论新法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诋毁他,于是苏东坡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六年(1073)时年三十六岁的苏东坡,在余杭广严寺住持湛师和尚禅房写下了这两首诗。该诗描写诗人游宿山寺的情景,前一首表达了诗人羡慕寺僧的禅房清香,后一首展示出诗人夜宿寺院的平静心境。

该诗大意是说,我本是来自江河湖泊的一条钓鱼小船,自由自在,潇洒自如;内心意识嫌弃厌恶冷气飕飕的高大朝廷宫殿,勾心斗角,耍弄阴谋。羡慕湛师您这个小小的禅房,才一丈见方,大约十平米,一炷焚香的清香终日长留。晨钟暮鼓报时声响来自僧众的撞击,闭门独卧面对即将熄灭的油灯。拨开燃尽的灯芯白灰,立刻亮起通红火苗,躺在床上静听疾风骤雨吹打着窗户的声音。

黄庭坚弟子释惠洪所著《冷斋夜话》卷三,“荆公钟山、东坡余杭诗”条目,对此有所记载评价,黄庭坚曾经说过,天下清静光景,本来就不是按照富贵贫贱、贤良愚昧的差别,来选择是否与它相遇,然而我特别怀疑,清静光景到底是不是为我们这类人设计安排的。看王安石《钟山夜坐》诗,与苏东坡《宿余杭山寺》诗,那么黄庭坚所说的话,人们认为就是确切的评论。换句话说,有此品味境界的这类人,才能享受到如此清静光景,无论贵贱贤愚。

释惠洪(1071-1128),字觉范,后易名德洪,俗姓彭,北宋筠州(今江西宜丰)人。少年时尝为县小吏,黄庭坚喜其聪慧,教令读书。后为海内名僧。以医识张天觉。徽宗赵佶大观中入京,其得祠部牒为僧,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1111),因张天觉、郭天信得罪,释觉范被发配海南朱崖。著有《冷斋夜话》《天厨禁脔》《石门文字禅》《筠溪集》等书。

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蔡正孙《诗林广记》、魏庆之《诗人玉屑》、何汶《竹庄诗话》等书籍,对此均有类似记载。民国赵元礼《藏斋诗话》中说:“听雨,听雪,本寻常事,必如两公清超之笔以咏之,方不负此清景。”大意是说,听雨,听雪,本来都是很平常的事,必须有象王安石、苏东坡这样的两位高人,用清新高超、儒雅脱俗的笔调来吟咏歌唱,才能不会辜负如此美好的清静光景。王安石哀叹老病,苏东坡排挤外任,这样无奈的状况,尚能保持平和的心境,享受宁静的环境,并不是每个普通人都能够做到的事情。

张廷玉大学士说,天下清静光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如果能够心领神会,那么好像专门为我们这类人设计安排的呀!环境清静优雅以致于心宁神安,这是从求道中得来,从取义中得来,从境界中得来,从修炼中得来,不可强求啊!

【参引】

附1:宋代李壁《王荆公诗注》卷四十三

示公佐

残生伤性老躭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庄子《天运篇》:“傥然立于四虚之道,倚乎槁梧而吟。”

梁元帝读书事曰“凭几据梧”。

柳诗:

“髙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余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附2:唐代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附3:宋代王安石《外厨遗火示公佐》

题注:张本题作示江公佐外厨遗火

刀匕初无欲凊人,

如何灶鬼尚嫌嗔。

翛翛短褐方炀火,

冉冉青烟已被宸。

邂逅焚巢连鸟雀,

仓黄濡幕愧比邻。

王阳幸有囊衣在,

报赏焦头亦未贫。

附4:宋代王安石《外厨遗火》二首

其一

灶鬼何为便赫然,

似嫌刀机苦无膻。

图书得免同煨烬,

却赖厨人凊不眠。

其二

青烟散入夜云流,

赤焰侵寻上瓦沟。

门户便疑能炙手,

比邻何苦却焦头。

附5:宋代王安石《临川集》卷九十九

永安县太君蒋氏墓志铭

毗陵钱公餗、公谨、公辅、公仪、公佐,

以皇祐六年三月戊子葬其母永安县太君蒋氏。

方是时,太君年七十矣,

公谨为郑州新郑尉,公辅为太常丞、集贤校理。

五子者卜明年之三月壬午,

祔于皇考府君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讳冶之墓,

而具书使图所以昭后世者。

叙曰:
蒋氏常之宜兴人,世以财杰其乡,

而其族人有以进士至大官者。

太君年二十一归于钱氏,与兵部君致其孝。

兵部君没,太君进诸子于学,恶衣恶食,

御之不愠,均亲嫡庶,有鸤鸠之德,

终不以贫故使诸子者趋于利以适己。

既其子官于朝,丰显矣,

里巷之士以为太君荣,而家人卒亦不见其喜焉。

自其嫁至于老,中馈之事亲之惟谨。

自其老至于没,纫缝之劳犹不废。

子妇尝谏止之,曰:“吾为妇,此固其职也。”

子妇化服,循其法。

呜呼,不流于时俗,而乐尽其行己之道,

穷通荣辱之接乎身,而不失其常心,

今学士大夫之所难,而以女子能之,是尤难也。

女六人,皆有归。

孙七人皆幼云。

铭曰:
《诗》始《关雎》,士莫不知,

孰能其家,内外无违?

闻岂在多,善成于好,

于惟夫人,孰辅而告?

妇功之修,母道之行,

宜休而劝,不耄以明。

绍良配淑,式谷尔后,

勖哉其兴,以克有庙。

附6: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三

荆公钟山东坡余杭诗

山谷云:

“天下清景,初不择贤愚而与之遇,

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荆公在钟山定林,与客夜对,

偶作诗曰:

‘残生伤性老耽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东坡宿余杭山寺,赠僧曰:

‘暮鼓朝钟自击撞,

闭门欹枕对残红。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听萧萧雪打窗。’”

人以为山谷之言为确论。

附7: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三十三

《冷斋夜话》云:

山谷尝言天下清景,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

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荆公在钟山官床,与客夜坐,作诗云:

“残生伤性老躭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东坡《宿余杭山寺》诗云:

“暮鼓朝钟自击撞,

闭门欹枕对残釭。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听萧萧雪打窗。”

人以山谷之言为确论。

附8:宋代蔡正孙《诗林广记》卷二

钟山官床与客夜坐
残生伤性老耽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冷斋夜话》云:

“山谷尝言:

‘天下清景,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

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观荆公此诗与东坡《宿余杭山寺》诗,

则山谷之言为确论也。”

【附】东坡宿余杭山寺

暮鼓朝钟自击撞,

闭门欹枕对残缸。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听萧萧雪打窗。

附9: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一七

清景

山谷尝言:

天下清景,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

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荆公在钟山官床,与客夜坐,作诗云:

“残生伤性老耽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东坡宿余杭山寺诗云:

“暮鼓朝钟自击撞,

闭门欹枕对残釭。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对萧萧雪打窗。”

人以山谷之言为确论。

(冷斋夜话)

附10:宋代何汶《竹庄诗话》卷十七

《与客夜坐》王安石

《冷斋夜话》云:

“山谷尝言:

‘天下清景,初不择贵贱贤愚而与之,

然吾特疑端为我辈设。

荆公在钟山,与客夜坐,作诗云云;

东坡《宿余杭山寺》诗云云。’

人以山谷之言为确论。”
残生伤性老耽书,

年少东来复起予。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宿余杭山寺》(集中云:书双竹湛师房)苏轼

暮鼓晨钟自击撞,

闭门欹枕对残缸。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听萧萧雪打窗。

附11:民国赵元礼《藏斋诗话》 

荆公在钟山官床,与客夜坐,作诗云:

“各据槁梧同不寐,

偶然闻雨落阶除。”

东坡《宿余杭山寺》诗云:

“白灰旋拨通红火,

卧听萧萧雪打窗。”

听雨,听雪,本寻常事,

必如两公清超之笔以咏之,

方不负此清景。

【影印】



【往期】澄怀园语解说(90)世外桃花源 避乱隐居地

澄怀园语解说(89)责子贵慈祥 期望休甚切

澄怀园语解说(88)皇上赐帑金 臣下知宠恩

澄怀园语解说(87)理政贵有恒 更张须谨慎

澄怀园语解说(86)恩怨尽论定 疆危难见才


    关注 有义方家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