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的治疗 :应该归为爱的疗愈

 

有的因为一次“事件”触发,有的是因为邪气触发。...



近来门诊接诊了很多被诊断为抽动症、秽语症的儿童、大多都是在3到7岁这个年龄阶段,常见的问题是:会做怪动作,不专心,经常做一些大人们觉得不礼貌的行为,甚至说脏话,打人摔东西。

到医院就诊,临床医生会说这孩子抽动症。



这样的诊断多半家长都会感到恐惧。家长问:治疗方法呢?严重的话吃药(精神类药物)其实这个也侧面反映了国内心理医生治疗的普遍匮乏。

在国外临床心理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儿童行为心理治疗医生都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在国内我们通常去看的心理医生都是精神科的临床心理医生,多半是用量表进行评分然后用精神药物解决问题,然而很多并未实际解决问题。这一部分患者常常诉诸于中医治疗,然而,不得不说中医处方的用药也存在比较多的过度治疗。

现代医学对于抽动症,有相关的判断标准。可以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有的会发展成抽动秽语症,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然而从临床诊治实际来看:症状的初发可能是,孩子的某一次生病、或者家庭关系的紧张,或者父母的严厉训斥以后之后。深入认识“抽动症”这样的疾病,我们首先要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3-7岁的儿童自我观念开始建立,如果刚出土的嫩苗外界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这个时候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去判断外界事物时有害的还是无害的,从而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以称之为有样学样,他们对事物的态度敏感,然后会对事物的顺序敏感然后会建立自己的审美观,会主动的向外界寻求信息、知识以及安全感。

行为上来看家长之中,如果有一位特别严厉喜欢通过训斥解决问题,另一位纵容孩子对孩子的管束不够严格就容易出现抽动的问题,因为孩子会在两个极端之间游移不定,这样做到底是合适还是合适,会建立不了一个比较强的秩序感,会觉得一切都比较混乱,他们会用一些过激的手段来尝试大人们的底线,或者在某些时候表现出讨巧来获得认同和存在感。以上是行为心理方面。另一方面是疾病的原因,一些患有呼吸道疾病、消化机能下降的儿童更倾向于得“抽动症”。这属于中医常说的肺病及脾,子病及母,已经阐释了这样的问题, 肺的功能下降,进而影响消化,会出现机能能力的下降,不自主的活动或者疲劳感,如果不能迅速的回到健康状态,往往会出现痰、咳、排便困难、腹痛等问题,从而加剧了家庭的焦虑以及儿童的不适感。



在中医诊断上来说这个是肺脾气虚,虚了就容易生痰,痰这样的病理产物,可以变生各种疾病,比如眼睛瘙痒,鼻炎,咽痒,这些疾病最大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痰,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能将吸进的清新空气布散到全身,同样也可以将痰邪推到一些身体的腔隙,很多儿童在某次感染以后的惊厥、梦游均有联系。抽动症也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一定应该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就是儿童在学习和自我意识以及知识体系建立时的一个过程,如果孩子的家长能够从孟母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则可以有效的通过行为的干预来治疗抽动症。

下面是现代的一些科学知识:

1-3岁的幼儿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向向外的秩序感,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欲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如若遭到挑战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激烈反应。这可以称之为执拗敏感期。



3-4岁执拗敏感期过后,在3-4岁,会出现追求秩序完美的关键期(有时也会同时出现),可称之为完美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对待事物总是近乎苛刻的完美,比如,吃的苹果上不可以有斑点,不可以把苹果切成两半,拒绝接受妈妈刚刚剥开但是咬了一小口的鸡蛋等。接着,幼儿对秩序的敏感会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无论在什么地方,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规则,人人都要遵守规则。并且逐渐从服从规则转变为能把一些生活常规内化。

5岁以后,到了5岁之后,由于幼儿对秩序关系的感受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深人,会对时空秩序感和具有美感价值的秩序感即秩序美感特别关注。当他们画画时,会注意结构比例是否合理,比如近大远小等;当他们搭建时也会注重空间结构的美感,等等。因此,这一阶段也可称为审美的敏感期。(摘录自《家庭教育》)

中医在治疗抽动症中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

在咨询或者因抽动症就诊的儿童父母中,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诉求,就是能不能不吃药解决问题?

本文的中心就是为了帮助父母提供一些思路,达到不吃药,或者少吃药,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所谓善为医者万物皆为药,我们耳濡目染的外界环境同样有很强大的治疗作用,比如在一个空气好,树木繁茂,鸟语花香的山林很多疾病就自愈了,比如在一个喧闹嘈杂的街道上无数汽车的机器声音和尾气扬尘,人就不知不觉生病了。对于抽动症的儿童而言,父母共同营造的良好环境可以堪比于自然界的阳光雨露。



中医角度看待儿童抽动症总结如下三点:

第一,及时的情绪疏导,多做行为的引导,要多激励会胜过语言说教。更不要强制和威胁。所谓言传身教。

第二,尽量不使用精神类药物。因为抽动的行为,多数是因为一些疾病导致的,解决了疾病的问题剩下的就是行为的引导和良好习惯的建立,这个和父母的审美趣味、知识结构,为人处世的态度有莫大的关系。

第三,中医的知识结构包括哲学,心理,药物,所采用的方式是多位一体的。在解决如抽动症这样的问题上有优势。这个优势是来自于中医理论体系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中正平和”社会观,以及整体平和是治疗原则。

家庭关系不协调,儿童疾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治疗,病后身体虚弱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都可能会为抽动症的发生埋下伏笔。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对小儿抽动症上,临床可能会常用一些息风止痉的中药,如蝎子、蜈蚣、蝉蜕,尤其是时间使用较长,剂量较大的情况,需要非常谨慎。不可以限于风动之说。

在抽动发病原因虽有因为“风痰”所导致,但是并非仅此而已。孩子如刚破土的小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随着风而动,喜欢动是正常孩子的特点。脾胃是功能的中枢,抽动是肌肉运动的不调,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在脾胃受到不良刺激后则容易引发肌肉病变,临床的药物治疗以抑制或兴奋神经为主,因为肌肉虽然由神经控制运动,但肌肉自身的状态在治疗中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所以仅仅调控显然存在很大的短板。

而对于家庭而言,首先需要进行爱的教育,行为的引导,饮食的节律,避免关系冲突,及时治疗急性疾病,都是治疗抽动症中需要关注的方面,选择中医治疗应当不离中正平和。

文 | 邝浩丹
编辑 | 郭莎拉
相关阅读
病案 | 一次情绪积食的发烧
如何不让情绪成为障碍?
静止脸实验告诉我们: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关注 羊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