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常言:"经一事者长一智。"7岁男孩2次走丢后,又是如何长一智的

 

学习《易经》,我们要懂得一个字——x26quot;同x26quot;;x0a学习《诗经》,我们再懂得一个字——x26quot;宜x26quot;;x0a学习《道德经》,我们还要懂得一个字——x26quot;随x26quot;....



人有常言:"经一事者长一智。"7岁男孩2次走丢后,又是如何长一智的

2017年6月下旬搬家到济南,和城禹把淄博的东西收拾完毕后,坐火车去济南。

在济南站下了火车后,步行去公交站牌的路上,路上,回头一看,居然不见城禹。。。

赶紧掉头,回找。

找到了,城禹正在一超市门前站着,左看右看,哭着呢;

旁边还有几位宾馆的阿姨看着。

到济南的新家后,就白天在火车站走丢这事情,晚上跟城禹交流。

城禹说,太馋了,路边很多好吃的,好看的,这光看好看的好吃的,就走丢了。

城禹这么一说还真应了老子的那句话,五色令人目盲啊。

我们的大家长赖老师针对此类现象在2013-09-24也提到过风景说。

原文如下:

风景说

我们不管选择什么路,都会有不同的风景.

如果我们被风景迷住了,而忘记了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是永远也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的.

有的人,看到社会上一些大师讲话,觉得很有道理,然后就跟着这位大师了.

他不知道,在这个大师身上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目标.

比如一个和尚,他没有孩子,却到处谈儿童教育,跟着他,你能实现目标吗?

那个真正有孩子的,并且把孩子教育成优秀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

也许,这个人不善言辞,不假辞色,

也就是说,这个人的风景也许不如那些大师,但是,我们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初心,如果忘记了,随便走到一条路上,看着满目而来的风景,我们的生命能找到归宿吗?

这是非常深刻的道理,但是无数的人不懂.

我们可能会进到别的一些团体里,那些团体的人可能会点评我们,说你们如何如何,育心如何如何,并且从他们的观点分析似乎很有道理.

这同样是一些风景,甚至是扰乱我们视线的伪风景.

比如曾经就有一个"大师",在他们的交流群里,大肆说他如何忽悠赖老师,让赖老师给他的朋友送教材.

这个朋友帮助我们写了书法,这个本来是一件朋友之间很简单的交往,出于尊重,我们主动让他提出报酬方式,他提出要一套教材,为了体现尊重,我们加送了一套口袋书给他.

结果,因为这位"大师"与那个朋友是朋友关系,那个朋友就把那套口袋书送给了此"大师",这个"大师"就在他们群里,把本人贬得一文不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我们是实践者、力行者和付出者,一切都是在行动着,而这些所谓的"大师",除了吹牛,什么也没做,自己说自己是忽悠大师,专门忽悠别人.他们还把我们的教材复印,翻录录音,把137换成其他数字来糊弄家长,非常可笑!

吹牛是可以的,但是理论、方法、教材和道德学问,是不可能吹出来的.

我们自己不要被这种伪风景所迷惑,我们要做的事,很多.

我们继续上路.我们创新不断,让他们在后面模仿吧.

对事业有用的风景,才是真风景;

对事业无用的风景,是伪风景.

尽管形式上,真风景与伪风景可能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本质,我们要区分清楚.

不在我们的事业道路上的风景,都是伪风景.

如今算来定居济南已经有8个月。

自城禹上次在火车站走丢和买菜走丢2次后,其他时间也没有走丢过一次。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准确的说是城禹是怎么做到的呢?

因为父母的任务:

1、帮助孩子在你离开后能够独立生存;

2、帮助孩子和其他人融洽地沟通;

3、帮助孩子学会跌倒后自己爬起来;

4、帮助孩子欣赏自己和他人;

5、帮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任何事情;

6、帮助孩子学会珍惜幸福、懂得感恩;

7、帮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而是德行具足后的虚心、包容、自信和格局。

成熟:不是由单纯到复杂的世故,而是由复杂回归简单的超然。

觉悟:不是对所有世事的无所谓,而是对无能为力之事的坦然接受。

成功:不是追求别人眼中的最好,而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最好。

所以我们交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剩下的解决问题嘛,扔给城禹自己去解决,城禹自己实在解决不了,我再动动脑子帮他一起解决。

这也是《易经》告诉我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懂得时和位。

尤其是《易经》家人卦和无妄卦里面提高的育儿小细节,很受用。

那城禹是怎么解决的呢,为此,我总结了几个并拍照。









没有手提袋,没有背包外出的时候,城禹选择拉着我衣角,我羽绒服腰部的松紧带等等。

总之,城禹为了不和我走丢,想的办法和方法,超过我的想象。

因为上2次走丢后,我们都会总结走丢原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往往最后我扔下一句,再遇到类似情况,要怎么做不会走丢?自己先想想。

等他想完了,要和我说的时候,我就看着城禹,仔细聆听,发现不足帮助完善。

这也是老子说的,不足者补之。

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读过《易经》的育心家人都会明白,这是乾坤之道,也是乾坤定位。

关于什么是乾坤定位?

育心经典大家长赖老师曾在2011年提出过乾坤定位说。

乾坤定位说

(一)

我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问题,无论做什么事——当老师、当公务员、做企业,

首当其冲,要明白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乾坤定位,要明白自己的位置.

女性要明白自己做为妻子、母亲的角色,这个足以实现家庭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应用易经的思维方法,我们还可以推广开来,

比如在我们的网络课堂上,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没有乾坤定位的问题?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老师要做什么?学生要做什么?

许多人的群,推崇什么人人平等,个个可以发表不同的观点,结果呢?

个个是老师,吵成一团,终于不吵了,这个群也就没有消息了.

有几个群像我们这里,能够历久弥新、天天精彩不断?

相信大家都有群,大家有比我们这里气氛更好的群吗?

前天,有一个家长朋友到中心拜访我.本来沙龙后,已经六点了,没有多少时间,结果他一进来,不是提出问题,听我引导,而是滔滔不绝,讲他对经典的领悟,讲了十几分钟,因时间珍贵,我没听完,打断他说:请问你读了几部经典?他说只读过《菜根谭》.

这样的人,他懂得乾坤之道吗?

可以想象,他的学习能够进步吗?

他还提问,请问我如何理解深圳的繁荣?

请问我如何看待南水北调工程?

令人哭笑不得.

生活中,不懂乾坤之道的人太多了.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同样的道理,我们父母是乾,孩子是坤,但是满中国,有几个孩子能够懂得这个定位?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认识"这是个话题,大家仔细思考.

如果我们有做公司、企业的,你的企业是什么定位,你清楚吗?

如果是乾位却行坤道,如果是坤位的却行乾道,这样岂有不败之理.

(2011-04-11)

(二)

一个人到一个地方,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如果是来学习的,就应该放下,要行坤道.

即使自己有一些理解与老师不同,也要先顺从乾道,"含之以从王事",协助老师完成讲课.

而许多人不懂这点,进来听不惯老师的话,或不习惯老师的风格,就指指点点,插嘴打断.

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学习到、收获到呢?

乾坤之道,无处不在:

在他人群,则行坤道;

在自己家,则行乾道;

在孩子前,自成乾道;

在老公前,则是坤道;

你是领导,你是乾道;

如是员工,又在坤道.

(2011-01-20)

熟读一根六经等经典100遍以上的基础上,带着孩子外出,是件很快乐又很享受的事儿。



因为学习经典,就是用来指导生活的,我总结的城禹2次走丢事件,看似简单,却是经典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应用.

原文如下:

经典妙用说

经典是用来指导生活的.

我们提倡早起、写日记、分享,这就是经典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一个不能早起的人,他的经典学得如何,很难评价.

写日记,或通过其他形式总结自己的经验,与人分享,不仅在群里,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见人就讲解自己学习经典的心得.

这些小事,看似简单,却是经典的真实应用.

也有许多学习经典的人,并不去实践的.

育心经典,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不断地引导大家成长,把这些小事做好了,我们就是圣贤.

谁说我们不是圣贤呢!

圣贤难道天生就是圣贤?

不需要在生活中做到点点滴滴的吗?

我们学习每部经典,只要懂得一个字,就足以丰满我们的生命.

学习《易经》,我们要懂得一个字——"同";

学习《诗经》,我们再懂得一个字——"宜";

学习《道德经》,我们还要懂得一个字——"随".

同人,同天下可同之人;

宜人,宜亲人,宜同事,宜朋友;

随人,不仅能随人,更能随规律,则学习经典之妙,自然受用无穷矣.

(2011-03-22)

至于学习经典的好处嘛。。。具体的在《大易教育》《大智慧教育》《大易归来》中有非常全面系统的介绍。

亲们,可以跟随着学习。

“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

只是没想到从小用经典养育出来的孩子,经一事,能长N智。

我是比之不足,毕竟是跟着孩子一起学经典,自我成长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速度。

俺小时候没读过经典啊。



不过,听过《三字经》里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这位苏老泉,就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三苏”之首的苏洵。

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后终成一代名家!

苏洵一生虽短,却与其子苏轼、苏辙同列“唐宋八大家”,为文学史上的一大美谈!

再看育心经典大家长赖老师也是快40岁才学经典,如今家庭幸福,教育成功,事业有成。

这么多榜样在前,有学习的对象。

比比建林邦。《易经》大易诗。


    关注 育心经典张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