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姆勒发文点赞李书福,与新股东吉利展开讨论留“深意”

 

戊戌年春节假期刚过,吉利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就“刷屏”了中德汽车圈,而继吉利发布了声明确认了投资之后,戴姆...





戊戌年春节假期刚过,吉利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就“刷屏”了中德汽车圈,而继吉利发布了声明确认了投资之后,戴姆勒随即也发布了官方声明。1月24日,戴姆勒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其对于这则重大投资的表态。

2月23日,据外媒报道,李书福和吉利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戴姆勒股票总额占到了9.69%之多,涉及的金额或高达90亿美元!这意味着戴姆勒这家汽车行业举足轻重的德国车企迎来了新的中国投资人。

那么,戴姆勒集团对于吉利和李书福的大量买入股票到底是什么态度?未来两者究竟合作的空间有多大呢?从这份寥寥数百字的短小声明中依稀可以看出背后的“深意”。

在官方声明中,戴姆勒正式确认了李书福和吉利的投资事宜。“戴姆勒股份公司确认李书福已经成功收购了本公司9.69%(总计103,619,340股)的股份。戴姆勒很高兴宣布,我们一定能将李书福先生吸引成为长期投资者,因为他相信戴姆勒的创新力量、发展战略以及未来前景。”

而戴姆勒官方也点赞了李书福,称其“戴姆勒了解并赞赏中国企业家李书福先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对行业有深度洞察的创业家,我们期望能与他就针对未来行业变革带来的机遇进行建设性的讨论。”



与此同时,声明也在结尾不忘提及目前中国的合作伙伴——北汽集团。“北汽也是我们友好的合作伙伴”,但对于比亚迪并没有在声明中提及。

汽车头条APP认为,这无疑是第一时间回应了李书福谈及的“协同效应”,而声明中关于“未来行业变革的机遇的讨论”也给外界留下了比较大的想象空间。

众所周知的是,在吉利的入股戴姆勒声明中,李书福特别谈及入股戴姆勒的原委就是要在未来的产业变革中协同作战,抢占先机。

其强调,“21世纪的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巨大创新机遇,也面临来自于非汽车行业公司的挑战,各个汽车企业单打独斗很难赢得这场战争。为了主动抓住机遇,我们必须刷新思维方式,与朋友和伙伴联合,通过协同与分享来占领技术制高点。对戴姆勒的投资正是出于这种战略思考。”



在入股尘埃落定之后,戴姆勒和吉利隔空“默契”地进行了互动,表明了两者对于未来汽车产业变革大方向的认同。令汽车头条APP印象深刻的是,早在2015年,李书福在出席一场活动中曾经谈及,谷歌、苹果、特斯拉和沃尔沃是未来互联网汽车的领导者,这其实表明了他对于汽车互联网化的深入观察和持续思考。

在汽车互联网+的产业变革下,传统汽车产业应该如何抢占主动权?如何去融合互联网技术趋势“为我所用”促进产业转型,是当下汽车行业转型的根本命题,对未来抱有危机感的李书福用数百亿的投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无独有偶的是,蔡澈也一直对汽车行业的新敌手保持高度的“警惕”。在今年年初的底特律车展上,其对汽车头条APP表示,“目前正处于行业的转型期,我们不能只关注现在的竞争对手,因为有很多新的竞争对手已经出现在我们视野范围内,我们并不会减少对现有竞争对手的关注和尊重,而是会进一步扩大视野范围,关注更多这个行业中出现的新兴品牌和企业。”。

欢迎新的长期投资者是戴姆勒这则短小的声明传递出的最大信号,那么,为何这家近年来销量高歌猛进的德系豪门需要“新的长期投资者”呢?李书福和吉利对于戴姆勒会有哪些价值呢?

戴姆勒近年来在豪华阵容可谓是风头正劲,在年度销量、营业总额以及利润等方面均创下历史新高。

2017年,戴姆勒集团全年净利润为109亿欧元,约合135亿美元,相较2016年提升24%;每股收益由一年前的7.97欧,增长至9.84欧;收入较上一年增长7%,达到1643亿欧元;包括轿车、卡车、客车在内的所有车型销量突破330万辆,涨幅在9%左右。仅第四季度,戴姆勒的净利润就攀升49%至33亿欧元,总收入436亿欧元。



那么,身为新的长期投资者,李书福和吉利对于戴姆勒的价值是什么呢?

彭博社在最新的报道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认为作为新的长期投资者,吉利对于戴姆勒并非仅仅是财务投资者的财务价值,而是一名能够有着战略定力和眼光的支持者。

文章提到同宝马和大众(奥迪)这些德国车企相比,戴姆勒的蔡澈在销量上能够成功逆袭,但同样也有劣势,即宝马背后有匡特家族、大众(奥迪)有保时捷家族的坚持力挺。而戴姆勒目前最大的持股人是科威特主权投资基金(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这种非常明显财务投资风格的投资人在汽车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否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是蔡澈和戴姆勒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风险。

彭博社评论认为,李书福在收购沃尔沃之后的表现,证明他是一个有着比较强烈愿景的坚定战略投资者,这对于面临着包括自动驾驶和电气化重大挑战的汽车行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他清晰地知道汽车产业挑战的艰巨,也能够洞察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戴姆勒面临重重转型挑战和风险之时,需要这样的力挺者和“协同伙伴”。




    关注 汽车头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