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停药都有哪些误区

 

乙型肝炎患者停药都有哪些误区?首先的误区是抗病毒要终身服药,误区二是停药越早越好,误区三希望能按时停药。...







乙型肝炎的知名度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甚广,因为乙型肝炎的高度传染性以及极其难治愈的情况让大家都对它比较的熟悉和了解。大家都知道一旦患上了乙型肝炎后就需要进行抗病毒的治疗,这也就导致了乙型肝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观念在大家的心中根深蒂固。但是关于抗病毒治疗的疗程以及什么时候停药或者说需不需要一直服药等问题,大家还都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以及迷茫和疑惑。现在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乙型肝炎患者停药都有哪些误区这个问题。

误区一:抗病毒要终身服药

抗病毒治疗不等于终身服药。“根据最新的《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亚太指南》),e抗原阳性病人治疗后,如果实现了所谓的‘双达标’,即血液中的HBVDNA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都达标,就可以考虑停药。”近年来的临床数据表明,确实有一些抗病毒药物,例如替比夫定等,在抑制HBVDNA和促进e抗原转换方面均有优势,更有助于患者实现“双达标”。

误区二:停药越早越好

许多患者有决心和乙肝病毒打一场“持久战”。但对于这场战斗究竟要坚持多久,缺乏科学认识。有的人甚至希望,半年之内结束战斗。能够停药当然好,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足够的疗程,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据我国2015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的要求,e抗原阳性病人抗病毒治疗至少坚持4年以上,而《亚太指南》则要求,实现“双达标”后至少治疗1年,并定期复查。至于e抗原阴性的病人,按照我国的指南和国际上大多数指南的建议,基本疗程应坚持两年半。

误区三:希望能按时停药

上述疗程只是针对理想状况。事实上,不同的病人,病情各异,治疗的效果会不同,停药时间也不能一刀切。临床资料显示,转氨酶在正常值上限两倍以上、HBVDNA水平小于10的9次方的病人更容易实现停药标准,这类病人如果接受替比夫定治疗,2年时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机会可达47%,进而实现停药。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人,临床上可通过“路线图”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以上的内容就是专门针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停药都有哪些误区这个问题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大家通过上面的内容介绍就会很快的清楚和明白了这个问题。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不是一条顺畅的道路,但是只要能选择一个正确的药物和一个科学的治疗方案,而且同时也要能够坚持到底的决心那么就能一定实现最终的停药。


    关注 肝病频道2016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