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不如“freestyle”,看这位作家妈妈如何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

 

单凭这一点,是不是就不该阻止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去发展呢?...





小编的话


写作是孩子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课,很多家长通过让孩子记日记、写作文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学校的语文课上也会有专门的写作训练。当孩子不想写、想不到写什么时,就会给他们布置命题作文。殊不知,这样可能会扼杀孩子对写作的兴趣,削弱他们文字表达的欲望。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来自《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来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对写作的兴趣的吧。
因误会而起的日记旅程,其实大女儿记录得断断续续,碰上感兴趣的事情,她倒可以写上满满几页。我深知,文字是发自肺腑的声音,是另一种表达方式,所以我并不急着让她写,免得让这样一个好端端的兴趣变了质。

大女儿常见我坐在电脑前写文章,有时来了兴致就会搬张椅子坐在我旁边,时不时发出一些小感慨:“妈妈,你打字好快哦。”“妈妈,你怎么不写了?还在想主题吗?”

如果我思绪正浓,我会啪啪地敲完脑海里已经想好的情节,等写完了再跟女孩聊聊天;如果我的思绪正处于一片空白,我很乐意停下来,跟她聊聊关于“主题”的话题。女孩们可以给我很多建议,她们的想法天马行空,活泼新鲜,稍做转换就可以成为一个很有趣的情节。往往在热火朝天的畅聊之后,女孩心头也会涌起记录的念头,此时她就会回到她的书桌前,拿着纸笔安静地写起作文。
女孩的第一篇作文,标题是《我的家人》,在她的笔下,爸爸像太阳,是可以给予她温暖的人,每一天都照亮她;妹妹像只调皮的小猴子,因为她活泼可爱,一刻都停不下来;我的父亲,即女孩的爷爷,她形容爷爷像大熊,因为有非常结实的臂膀,可以随时保护她,她非常爱她的爷爷;介绍完爷爷,奶奶自然是要登场了,奶奶在女孩的笔下变成了一只母熊……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询问:“为什么奶奶会像一只母熊呢?”

“因为爷爷是大熊呀。”

如果照女孩这样的理论,爸爸像太阳,那我又像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继续看下去,她写道:“我的妈妈,她很亲切,她是一个厨师,她会煮很多很多好吃的给我和妹妹吃。”

我有点失望地问:“为什么你把其他人都形容成动物或太阳,唯独妈妈还是‘人’的状态呢?”

“厨师的工作是人来做的吧,而且妈妈煮的菜比厨师煮的还要好吃……”女孩突然眼睛一亮,继续说,“哦,你不像是厨师!”

我以为女孩想到了更好的形容词,满心期待地问:“那是什么?”

“你是魔术师,因为不管冰箱里有什么菜,只要我跟妹妹想吃,你就有办法帮我们变出来!”

我点点头:“写得很棒。”虽然嘴上这样说,但我的心里颇为介怀,为什么我不是挂在星空中的皎洁月亮,不是给予她温暖的大熊,不是给予她温暖的太阳呢?

我知道我很幼稚,但我无法不在意,我为这件事情闷闷不乐了好几个小时,最后实在憋不住了,我看着大女儿说:“你再写一篇描写家人的作文好不好?”

“可是我已经写了呀。”

“宝贝,全家人都在那一篇日记里,我们朝夕相处,每天都发生那么多有趣好玩的事情,光靠这一篇怎么写得完呢?”

女孩对我的话丝毫没有兴趣,她摇摇头:“可是我不想写了。”

因为钢琴一事对我造成的影响巨大,我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将女孩的另一个兴趣扼杀在摇篮里。我虽然没有再用言语或行动“逼迫”女孩,但心里一刻都没有安分下来,我在等待机会。
不久后,我带女孩们去公园玩,我们原本说好了绕着公园散步五圈,但是小女儿临时耍赖:“五圈,好累啊!我不要!”

我悄悄跟大女儿说:“你现在观察一下妹妹,看她像什么?”

“像一只赖皮又会撒娇的猴子。”

我故意诱导:“你可以用别的词形容哦,不一定非得是猴子吧?”

女孩却将身体蹲低,紧接着迈出步伐,她竟然跑步去了!

我不死心地慢跑着跟上女孩:“你要不要考虑我的建议呢?如果你不想写妹妹,你可以写写我呀。你觉得我像什么呢?”

“蝴蝶!”女孩尖叫着。

正当我得意忘形地陶醉时,女孩已经蹲下来观察在草丛中展翅的蝴蝶,原来女孩说的根本不是我,而是真的蝴蝶。

“妈妈,我想好今天回家要写什么主题了,我要写蝴蝶!”

既然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那就按着她的天性成长吧,由着她的喜好去记录,会不会更好呢?我决定不影响女孩,让她自己拿笔记录。
从公园回家后,女孩进入书房,不久就拿着她写好的作文《蝴蝶》给我看。在她的笔下,蝴蝶有了各种颜色,不管是展翅飞翔,还是停留在草地上,女孩都用她自己的感受去描写蝴蝶的心情,她写道:“绿色的叶子看起来很美,形状却是尖尖的,蝴蝶的翅膀好脆弱,我很担心它会受伤。”

此时,我庆幸自己没有鲁莽限制女孩记录的主题,也是从那时起,每当女孩想要提笔记录的时候,我都以鼓励为主,让她自己寻找主题,自己记录经历的事情。

不久后,女孩又写了一篇关于蝴蝶的作文,这一次,她自己化身为蝴蝶,在花丛中与勤劳的蜜蜂嬉戏和对话,甚至把自己描写成一个被蜘蛛网捕获的蝴蝶,最终冲破重重难关,重获自由……

“那篇作文写得好吗?”我在心底问过自己,我的回答是:“生动、活泼、有趣、有画面感,让人浮想联翩,创意无限。”我觉得,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思想去记录事件,是多么难能可贵。
在女孩不断记录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的词汇远比我想象得更丰富,因为不受限制,她的想象愈发天马行空,语言表达水平也长进了很多。

有一天,我在房间叠衣服,大女儿有一件白色T 恤,衣服的中间有一个用粉色绣片拼成的爱心形状,绣片已经开始脱落,在爱心的中间出现了一条白线,我跟女孩相约,彼此都找出一句话来形容这颗爱心。

我说:“我的心破了一个洞。”

大女儿却颇具巧思地说:“我的爱心在笑耶!它的牙齿好白!”
单凭这一点,是不是就不该阻止她用自己的语言去发展呢?

我们不仅要给予她们爱,让她们看到自己的爱心在成长,还要给予她自由的爱,让她在学习的路途上,思想和创意都呈现出飞跃式成长……

——本篇文章摘自青版新书《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如需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


作者简介

王双双,作家、编剧,江苏人,现居台北。2007年开始创作小说,出版小说逾十部。《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是王双双老师陪伴两个女儿十年成长之作,书中收录65篇温情文章。作者倾听两个女儿的心声,陪伴她们阅读,给她们爱和自由。




内容简介

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 ——倾听 胜过 说教

倾听的最终目的不是说教,更不是批评,而是理解。倾听是运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快速抓住孩子想要对你透露的关键词。

只有倾听,才能看见孩子的内心世界;

只有理解,才能实现与孩子的有效沟通;

只有爱和尊重,才能给予孩子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一本能让妈妈学会倾听、让孩子敞开心扉,顺畅沟通的亲子书。

一本能让孩子学会尊重、换位思考、感恩,收获满满正能量的家教书。

一本能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享受厨房料理和旅行乐趣的温情之作。

一本让孩子爱上阅读和亲子写作的指导用书。

本书已输出繁体版权,简体版已第二次重印,一年内总印量1.4万册。作家王双双老师用细腻温婉的笔触,分享对一双女儿的用心陪伴教育,让人感动钦佩折服!堪称《朗读手册》实践版。
这里“阅读原文”,欢迎购买《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



妊娠分娩育儿微信公众号由全国孕产育儿类图书销售第一名的超级畅销书《妊娠分娩育儿》专家作者团队精心打造,悉心为妈妈和宝宝服务,提供体贴周到的孕产育儿知识和先进的早教启蒙知识,为妈妈的孕产健康和宝宝的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关注我们:

点击标题下方我们的微信昵称:

青岛出版社妊娠分娩育儿(mamastarbaby),期待您的加入。


    关注 妊娠分娩育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